富春山居图的创作背景,富春山居图的时代背景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1 19:00:08

画中的富春江是中国很美丽的一个地方,那里没有残酷的战争,在画中,富春江上的水光是用非常淡的墨色扫过,这并不是什么技巧,但只有黄公望敢这样画,也是因为他心中有一条江水,并能够凭着意象把它画出来,东方的诗和画讲究的就是一个意境,如何把浓淡、轻重、干湿、顿挫画出,凭借的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他的情绪。

黄公望居住在富春江,是画富春江的一个理由。他一幅画用了三四年都没有完成,说明他的想法很多,画家将作画的过程,看做是一种修行的过程,再加上黄公望晚年是一位道士,所以他更加懂得什么是修行,在他心中的富春江,并不是一条简单的江水,而是一条富有深刻意味的江水,他在构思整幅画作的时候,一定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沉淀和准备,不断的寻求最理想的表达方式。

富春山居图的创作背景,富春山居图的时代背景(9)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在艺术领域发展中都有着“书画同源”的一种说法,因此无数文人*客在传统山水画创作中都会努力追求着诗意般的美妙境界。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是《富春山居图》创作的历史背景。绘画随着历史的进步不断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逐渐开始将自然景观作为表达的主题进行描绘。也是在借着画作来抒发自己内心远大的包袱和迫于现实的惆怅。

富春山居图的创作背景,富春山居图的时代背景(10)

有句古话说:人生有三个境界,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其实用这句话来形容中国画的已经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山水画的与时俱进是值得人们学习的,而作品中山水意境和作画人之情感,却不是凭空而来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从唐代诗人李白《把酒问月》中能够看出,文人们的审美对象从未改变,而审美之人已经流传千年。

富春山居图的创作背景,富春山居图的时代背景(11)

千年之后,我想他们也不想看到自己的传世经典与“烂片”之名连接,大众文化的媚俗性使得大众认同许多简单而程序化的东西,但过度媚俗会让大众厌烦,当然电影导演经验不足,欠缺编剧能力也是影片失败的原因,但这些都不是本文的重点,就不过多阐述了。

虽然现在听到《富春山居图》总能让人想起那部电影,但真正的《富春山居图》作为中国山水画名作的代表,也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绝伦的艺术享受,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中国意象美。

富春山居图的创作背景,富春山居图的时代背景(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