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三代瓷器各自的特点,清三代瓷器釉面特点与图片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1 21:19:56

(张永珍以2.5亿港元买下的葫芦瓶 不问天价 只求物美)

这让人很容易联想到2008年12月由香港佳士得特别呈现的清乾隆御制粉红地粉彩轧道蝴蝶瓶。此粉彩瓶属放山居旧藏,并且亦运用了“轧道锦地”的完美工艺。曾志芬介绍到:“这件蝴蝶瓶在1971年伦敦佳士得放山居专场拍卖中拍出,当时的价格只有4000美元,买家是二战后新一代中国古董商中的翘楚戴润斋。”在传世的乾隆御制瓷中,此花瓶为孤品,未见其它相同器物。它瓶身修长,粉釉底子暗刻花纹,其上用各色珐琅彩绘出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蝴蝶。在金融风暴让全球艺术市场惨遭重创的那个冬季,此蝴蝶瓶仍创下5330万港元的高价,成为当年不多的亮点之一。

清三代瓷器各自的特点,清三代瓷器釉面特点与图片(5)

(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盌 哥哥张宗宪卖的 妹妹张永珍以1.5亿港元买下)

珐琅彩拍场三十年

回首上世纪80年代,有据可查的成交价超过百万的珐琅彩瓷仅数件。最著名的是1985年5月21日在香港苏富比成交的乾隆珐琅彩花鸟纹题诗碗,当时估价70万至100万港元,最终以110万港元被张宗宪竞得。这只碗的拍卖开启了清代珐琅彩瓷高价成交的序幕,为此后珐琅彩屡创天价奠定了市场基础。21年后的2006年11月,当这只碗再次出现在香港佳士得上时,定名为“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被张宗宪的妹妹张永珍以1.5132亿港元竞得, 21年时间增值了130余倍。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珐琅彩瓷继续风光,价格甚至突破千万港元。1999年,香港佳士得春拍的清雍正珐琅彩月季绿竹诗意小杯,以1,784万港元被香港藏家庄绍绥竞得,创下90年代香港拍卖珐琅彩瓷的最高价。小杯直径仅6.4厘米,原为香港藏家徐展堂珍藏。

2005年,亿元纪录在香港诞生了。当年香港苏富比推出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就飙升至1.1548亿港元成交。此瓶高16.5厘米,瓷胎精亮,色彩绚丽,图案颇具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的风格,被香港大古董商翟建民代内地藏家以过亿港元竞得。

清三代瓷器各自的特点,清三代瓷器釉面特点与图片(6)

(珐琅彩“古月轩” 题诗双耳瓶 香港大古董商翟建民以1.15亿港元代内地藏家竞得)

这般的市场热度,蔓延至2007年,由一件清乾隆御制料胎画珐琅西洋母子图笔筒再次掀起小高潮。此笔筒仅有8.6厘米高,却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上卖到6,753万港元,被台湾著名企业家、收藏家曹兴诚收入囊中,创下了当时的中国御制料胎珐琅世界拍卖纪录。

所谓“料胎画珐琅”,就是用珐琅彩在玻璃胎上作画,乃是清中期御用匠师们的创新之作。此笔筒四面皆绘有《西洋母婴图》,清丽艳美。工艺上来说,玻璃胎画珐琅的技术要求是极高的。玻璃与珐琅熔点非常接近,在反复绘画与焙烧的过程中,若温度低了,珐琅釉不能充分熔化,导致颜色不佳;若温度高了,玻璃胎体则会变形,即成废品。

拍卖后半年,“5•12”汶川地震的噩耗传来。曹兴诚临时决定捐出此笔筒。在5月27日的抗震救灾慈善拍卖上,它以6,500万港元成交。其半数善款捐赠给四川抗震救灾,余款则分别捐给台湾地区其它非营利机构。为支持此次善举,佳士得也没有收取此慈善拍品的任何佣金。

清三代瓷器各自的特点,清三代瓷器釉面特点与图片(7)

(台湾企业家曹兴诚为赈灾 捐出料胎画珐琅西洋母子图笔筒 义拍)

像这样热心慈善的企业家兼收藏家,当然不止曹兴诚一人。早在2002年香港苏富比推出清雍正粉彩蝠桃橄榄瓶时,经过哥哥张宗宪“长眼”,张永珍以4150万港元竞得,创下当时清代瓷器最高纪录。一年半后,张永珍把此尊天价宝瓶捐给了上海博物馆。当有人问她是否后悔,她回答道:“这肯定是我一生离后悔最远的决定。花瓶放在上海博物馆,它一定会被厚待,一定会被珍惜。一人独乐不是乐,大家齐分享,才不辜负这绝美的宝贝。”

的确,以珐琅彩、粉彩为代表的清宫御制彩瓷,工艺登峰造极、纹饰精美绝伦、数量极其稀少。这样绚烂的珍宝,与收藏家博大的胸襟,交相辉映,善哉美哉。

彩瓷“三姐妹”

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中国制瓷工艺的顶峰时期,珐琅彩、洋彩和粉彩就是在此期间出现的,并成为清代宫廷艺术的光辉典范。尤其是珐琅彩,自产生以来一直是皇帝御前独享的珍玩,制品不多,故异常珍贵。

珐琅彩是在已烧好的素胎上涂珐琅彩料作底,在底色上加绘纹饰,再经炉火烧制而成。按工艺不同,珐琅器可分为掐丝珐琅、画珐琅等。其中与瓷器有关的只有一种,即画珐琅,其正式名称为“瓷胎画珐琅”。一般称之为“珐琅彩瓷”或“珐琅彩”。

原清宫收藏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共约400件。其中的300多件于1933年古物南迁后离开故宫,1949年被运往台北。剩下的40件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零散收藏在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私人手中的珐琅彩瓷应是晚清流散出宫或被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掠走的。

对于国人较为陌生的“洋彩”,苏富比资深瓷器专家康蕊君(Regina Krahl)介绍说:“1741至1744年间,乾隆皇帝敕制的珐琅彩瓷,除由宫廷作坊承做外,也有由景德镇御窑负责烧制的。奉旨于景德镇御窑烧制的珐琅彩瓷雅称“洋彩”,御窑场大规模烧制的则称“粉彩”。其时,粉彩瓷器多饰淡雅纹样,因而得名。洋彩瓷器严遵宫廷规格,足以与内府珐琅作所制珐琅彩瓷媲美。”

清三代瓷器各自的特点,清三代瓷器釉面特点与图片(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