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号”命悬海上,我国政府也心急如焚。
经过多方面的交涉,8月20 日,美军终于同意让一艘阿联酋船只为“银河号”送去淡水、食物和燃料。
此时的“银河号”已经被困海上18天,原本健康的船员们,此刻个个嘴唇干裂,面黄肌瘦,几近虚脱。
为了自证清白,也为了“银河号”上所有船员的安全,迫于无奈,中国外交部只能同意美军检查“银河号”。
但是中国外交部也提出,既然美军怀疑“银河号”上有运往伊朗的生化武器原料,那么美军就只能检查“银河号”上属于伊朗的24个集装箱,同时上船检查的不能只有美国专家,还必须有第三国的参与。
最终,在中国政府的坚持下,美国同意离“银河号”最近的沙特阿拉伯作为第三方,与和美国一起,前往“银河号”调查。
8月27日,时任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沙祖康,率领中国检查组一行16人,飞到了沙特阿拉伯。
看见祖国来人,张如德和船员们的心才终于安定了。
8月28日,由美国专家10人,沙特阿拉伯专家7人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登上了“银河号”。
为了这次检查,美国可谓精锐尽出,不仅有化工专家,还有海运专家和防暴专家,他们甚至煞有介事地穿上了防护服,戴上了防毒面具。
但是,美军检查完所有属于伊朗的货物,也没有发现亚硫酰氯和硫二甘醇的一丝踪迹,有的只是一些水粉颜料和五金制品。
原以为美军会就此罢休,可没想到,美军竟然又提出,要检查“银河号”上的所有货物,“直到华盛顿方面满意为止”。
什么叫“满意为止”?难道非要找到“银河号”运载违禁货物的证据才肯罢休吗?真是可恶至极!
但事已至此,当时的美国在全球肆无忌惮,我国只能忍辱负重。“身正不怕影子斜”,既然美军要全部检查,那么就检查好了。
9月2日,美军再次如愿登上了“银河号”。
“银河号”上可是有782个集装箱,要全部检查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沙祖康看着货轮上肆无忌惮的美军,又看着被饥饿和缺水折磨得不成样子的船员们,他心生一计。
沙祖康对张如德说,既然美军要检查,我们就让他们好好检查,你去把货轮上冷风机的电闸关掉,就说冷风机坏掉了。
那时候,海上的温度高达40~50度,身穿防护服,口戴防毒面罩的美军在船舱里热得大汗淋漓,在检查的时,每过几分钟就要跑到夹板上透气。
见温度异常,实在无法忍受的美军开始指责我方“不配合检查”。
沙祖康无奈地摆摆手道:“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冷风机的质量不好,也是正常的。”
9月4日,当美方检查完“银河号”上的最后一个集装箱,发现船上全是一些机械零件、轻工业原料、五金、文具等货物时,他们垂头丧气地走下船,早已没有了原来嚣张的气焰。
之后“银河号”也顺利返回祖国,张如德和船员们像英雄一样,受到祖国的热烈欢迎。
但是,沙祖康和所有人的心里,其实都很不好受。
落后就要被欺负,这次被美军无端扣留,不就是很好的证明吗?
9月4日,中、美、沙特阿拉伯三方一起签署了《银河号调查报告》,并召开记者招待会,向全球公布了调查结果:银河号上没有违禁物品。
原来一切都是“误会”。
“银河号”被美军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枉,困在海上22天,不仅我国船员们差点被饿死,还给我国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失,不是说一个“误会”就能算了。
事后,我国要求美方赔偿我国的经济损失并就此事道歉,但美方却只赔偿了104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至于道歉,美方却态度强硬地表示拒绝。
当时的我国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实力都远远落后于美国,美方拒绝道歉,我国也无可奈何,“银河号”事件最后也只有不了了之。
虽然在货轮上,沙祖康用高温小小地惩戒了美军,但当沙祖康后来谈起此事时,他还是愤懑至极,甚至连用了17个“窝囊”来形容。
沙祖康说:“就叫窝囊,窝囊透了,你说你让他查吧感到窝囊,不让他查吧也感到窝囊,就这么窝窝囊囊地发生了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