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莱坞大片《战争之王》里,主角用远洋货轮运送武器,结果在大洋上遇到了国际刑警。虽然该船只紧急改名称,换国旗,但最后国际刑警还是要登船搜查。
这段剧情并不是导演大开脑洞的幻想,而是有海洋法依据的。
在公海上,一旦发现有船只参与国际性犯罪,国际刑警和各国军舰都能拦截进行检查,这在海洋法上叫“登临权”。
该法律历史悠久,但是在现代世界,除了联合国维和部队和国际刑警,美国是使用登临权最多的国家。
美国海军遍布全球,动不动就在海上拦截外国商船检查。1993年,美国就在阿拉伯海拦截了中国商船“银河号”,闹出了震惊中外的“银河号事件”。
“银河号事件”在今天可能名气不再,可是在90年代,这件事是中国外交事业的一道伤疤。
“银河号”在正常商业运输中被美军无理拦截,并要求登船检查。此后中国和美国斡旋一个月,最后还是无奈让美军登船。
虽然美军没有查到违禁商品,但是该行为本身已经损害了中国外交尊严,被视为国耻。
当时负责“银河号事件”的外交部官员沙祖康回忆此事时,连用17个“窝囊”来评价,足见此事在那一代人心里的巨大影响。
那么在30年前,“银河号”为何横遭美国刁难?中美围绕“银河号”又有着怎样的博弈?
一、“银河号”驶向中东,遭遇美国拦截1993年夏天,中国远洋运输商船“银河号”正航行在阿拉伯海上,这艘船常年跑在中国到波斯湾的航线上,从中国运走轻工业制品和原材料,再从中东进口农产品。
截止1993年时,“银河号”已经在印度洋上航行了几十次,没有出过任何意外。但是在7月的这次航行里,“银河号”遇到了一场横祸。
当时,“银河号”从天津港起航,沿途经过中国香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阿曼,最后到达迪拜。
在这趟航程中,该船装满了塑料玩具、文具、金属配件、染料等商品,每一个集装箱都有编号,每一笔货物都有报备。
但在7月23日,美国通过外交官告诉中国外交部:美军得到情报,“银河号”上装有国际禁止的化学武器原料“硫二甘醇”和“亚硫酰氯”,要送往美国的大敌伊朗。
随即,美国要求中方通告该船只接受检查,否则美军将强制登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