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地沙坦酯有哪些作用和用途?
坎地沙坦酯是一种前体药,在吸收过程中迅速、完全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坎地沙坦。坎地沙坦是选择性血管紧张素II1型受体(AT1)拮抗药,通过与血管平滑肌AT1受体结合而拮抗血管紧张素II的血管收缩作用,从而降低末梢血管阻力,发挥降压作用。坎地沙坦也可以通过抑制肾上腺分泌醛固酮而发挥一定降压作用。此外,坎地沙坦还具有明确的心血管和肾脏保护作用,并可改善糖脂代谢,尤其适用于伴有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用,还可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怎样服用坎地沙坦酯?坎地沙坦酯通常剂量为一次4-8mg,一日1次,必要时可增加至一次12mg,一日1次。严重肾功能不全如过度降压,有可能使肾功能恶化,因此应从一次2mg开始服用,一日1次,慎重用药。肝功能不全者服用坎地沙坦酯可能使肝功能恶化,并且活性代谢产物坎地沙坦的清除率也可能降低,因此肝功能不全者也宜从小剂量开始。肝、肾功能正常的老年人起始剂量为4mg,用于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时,建议起始剂量为2mg,根据病情调整用量。
坎地沙坦酯有哪些不良反应?- 心血管系统:发生率小于5%的有头晕或起立时头晕、蹒跚、心悸、发热、心律失常。
- 精神神经系统:发生率小于5%的有头重、头痛、失眠、嗜睡、舌部麻木、肢体麻木,过度降压可能会引起晕厥和暂时性失去意识。
-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胃部不适、胃痛、腹泻、口腔炎,发生率小于5%。
- 肝脏:肝酶升高,有报道,在合并慢性肝炎的患者中,可出现肝功能恶化,发生率为0.1%-5%。
- 血液系统:贫血、白细胞减少或增多、血小板降低,发生率小于5%。
- 泌尿系统: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出现蛋白尿,发生率为0.1%-5%,可能会出现尿频及急性肾衰竭。
- 皮肤:可见湿疹、皮疹、荨麻疹、瘙痒、光过敏等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1%-5%,此时应停药。有时可出现以面部、口唇、舌、咽、喉头等水肿为症状的血管神经性水肿。
- 肌肉骨骼系统:可能会发生横纹肌溶解,表现为肌痛、虚弱、肌酸激酶升高。
- 呼吸系统:可能会出现伴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部X线检查异常等表现的间质性肺炎。
- 其他:可见倦怠、乏力、鼻出血、水肿。血钾、总胆固醇及尿酸升高,血清总蛋白减少、低钠血症,发生率小于5%。
- 双侧或单侧肾动脉狭窄患者、肝功能损害者、严重肾功能损害者、主动脉或二尖瓣狭窄,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高钾血症、严重低血压、手术需要全麻者应慎用坎地沙坦酯。
- 用药时监测肾功能,包括电解质,用药后4周,以及调整剂量后2周复查血肌酐和血钾。肾功能不全患者,每次调整剂量前后监测血钾和肌酐,如肾功能恶化应及时停药,一般每3-6个月监测肾功能。监测血压,调整剂量初期应较频繁,包括必要时给药后24小时侧卧位血压。
- 对于高龄患者,宜根据其状态慎重用药,从小剂量开始。
- 出现头晕、蹒跚、起立时头晕等不良反应时应减量或停药。
- 降压强度:与替米沙坦相比,坎地沙坦阻断血管紧张素IIAT1型受体的位点更多,在沙坦类药物中阻断位点最多,可与AT1型受体紧密结合,缓慢解离,不可逆地阻断AT1型受体,与受体的结合力更强,结合时间更长,降压作用更强。
- 降压作用持久性:谷峰比可以反应降压药降压疗效持续时间的长短,比值越高证明降压作用越持久。与替米沙坦相比,坎地沙坦的降压谷峰比值更高,降压持续时间可超过24小时,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清晨高血压。与坎地沙坦相比,替米沙坦的半衰期更长,体内分布容积更大,代谢时间更长,降压作用持续时间也可达24小时,故两药降压持久性相当。
- 服药时间:替米沙坦吸收受饮食影响,因此空腹服用疗效最佳,坎地沙坦吸收不受饮食影响,因此餐前或餐后服用均可。
- 相互作用:替米沙坦需要经过CYP450酶系统代谢,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较多,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比如替米沙坦可抑制地高辛代谢,导致地高辛血药浓度升高,增加地高辛中毒风险。坎地沙坦不经过CYP450酶系统代谢,药物间相互作用相对较少。
- 肾脏保护作用:体内99%替米沙坦经肝脏代谢,只有1%经肾脏排泄,故替米沙坦具有良好的肾脏保护作用,与坎地沙坦相比,替米沙坦更适用于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替米沙坦在体内绝大部分经肝脏代谢,对于轻、中度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替米沙坦每日用量不得超过40mg(1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