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为什么要秋后问斩,而不是其他几个季节呢?
这个问题,大概有几个方面原因。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最大的影响就是来自影视方面了,看古装戏里面都这么演,就以为中国古代历史中都是“秋后问斩”,其实并非如此。
在早一些的时代,一旦定了死罪,基本上就是“斩立决”,没有这么多手尾。不过随着法律、制度的完善,冤假错案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就会出现今天的上诉,一审、二审、终审。即便是在古代,也会出现对死刑犯再三复核的情况,毕竟人命关天。所以后来就慢慢出现了一段缓冲期。而这个缓冲期开始也并不一定就是把死刑犯都集中到秋后处斩,而是集中到一个大家都比较空闲的时间里来进行重审、复核,最后确定死刑的那就自然是集中问斩,并不是简单地把死刑犯人都累积到秋后处理,这其中还是有不同的喊冤、各级干扰、上方抽查之类的工作要做。
所以“秋后问斩”实际上对死刑犯来说,相当于判决前的上诉期。
为什么不是其他季节呢?
因为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古代防寒技术一般,到了冬天,基本上都是躲在家里不出门的,所谓之“春出冬藏”,并非单指动物冬眠,人的活动轨迹也差不多。春天出门或者开始耕种,秋天外出的就回家,家里也开始收割,春耕秋收。到了秋后,就是劳动人民最空闲的日子了,春耕前虽然也无事,但是天气好,可以到出去玩。而秋后初冬的闲,是真的闲。
我们不还有个成语“秋后算账”吗?很多劳资物品,生活用品,年初起就是挂账消费,到了年尾,秋收之后,手上有钱了,就把一年欠的钱都结了,这就是“秋后算账”。这个时节,手上有钱,家中有粮,时间大把,最适合做什么呢?
官员们开始清点复核今年的工作,该定罪的定罪,做好一年工作总结前最后的数据报表。所以“问斩”中的“问”——判定——就在这个时间段集中下来了。
而“斩”,是*头,是公开行刑。为什么要有法场公开行刑?为了给老百姓——这些潜在的犯罪分子以威慑。而在秋后,正好是老百姓闲得发慌的季节,这样发动老百姓去“观礼”就更容易。
在古代,确实是要求去参观*头的,必须去,接受法律威严震慑是老板姓的义务。
*鸡给猴看,如果猴子要么种田去了,要么经商去了,*鸡也就没有了意义。
而这些意识,于统治阶级而言,其实也是慢慢悟到并形成了这种集中*头的惯例。选择秋后*人,社会影响是最大的,不是到了后来,很多无知百姓把砍头当热闹看么?还流行人血馒头治肺痨?
愚民和吓民的工作是同时进行,卓有成效的。
至于那些历史根源文化说法,如《礼记·月令》记载: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还有董仲舒所编造的: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
这些东西呢,其实只是一种理论参考,是将人的自身感受随着天气变化带来的萧瑟之气和*伐进行关联,让我们都觉得有道理,其实并没有必然联系。
很简单的一点,那就是这些理论在西汉初就完成了,真正将“秋后问斩”常态化的朝代却是千年之后的明、清二代。
在残酷的时代中和早期王权下,统治阶级要办你,根本不在乎是否秋后。
明清二代,是人文、法律、包括刑犯的部分权益都相对地得到一点点重视,法制开始往完善的方面一点点进步,才出现了一个比较长的复审、上诉期。
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对老百姓进行威慑,所以才会有大操大办、类似于集体婚礼的“秋后问斩”这种办事形式的慢慢形成。
法制不完善的时候没有,法制更完善的时候也没有。
今天的死刑犯顶多也就是有法定的上诉期,该在春天注射的绝不会给你拖到秋天。
不要因为满屏幕的清宫戏,就以为中国历史都是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