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任天堂还真在1985年发行了一款FC游戏就叫《足球》,属于是时代红利了
于是,这一阶段诞生了不少以「形容词 名词」形式命名的运动游戏,比如《大众高尔夫》、《劲爆美式足球》、《热血篮球》等等,似乎不止表达了游戏种类与玩法,还有种连游戏难度也剧透了的感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可能若干年后的运动游戏标题会是《欢快的、轻松的、在家躺着也能玩的高尔夫21》,《暴力的、看着都疼的、可以用火箭筒的美式足球》。虽然确实是足够直观,但也有点忒长了。
名字长倒也能成为特色,这款白字全是名字的克苏鲁游戏荣获吉尼斯最长游戏名(英文)记录
靠叠加形容词的办法来力求直观地表达游戏内容与特色当然不是一个长远的办法,随着游戏及厂商数量急剧增加,想要自己的作品在瀚如星海的游戏列表中被玩家一眼发现,一个短小精悍又足够有辨识度的名字就显得尤为重要。
于是,今天我们越来越难从一款游戏的名称之中窥探关于其内容和玩法,「奥德赛」、「无限」、「崛起」、「帝国」、「联盟」这类不明所以、宽泛模糊的名词开始大量出现在各类游戏当中,因为玩家群体对这些词已经相当熟悉,自带流量,游戏还未发售就能先混个脸熟——而当游戏名本身就已经足够「不着调」之时,良莠不齐的翻译很多时候更是雪上加霜。
游戏名称翻译的「学问」
按照我们上一部分所说的游戏命名方式,早期和中期的游戏名都可以用音译和直译的办法简单搞定。但随着游戏名称越来越不明所以,游戏发行的地区越来越多,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偏差更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在这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案例便是《真·三国无双》。《三国无双》本来是光荣1997年在PS上发行的一款3D格斗游戏,因不受欢迎才在2000年变成了我们如今所熟悉的割草游戏《真·三国无双》——光荣可能会对于自己的聪明才智沾沾自喜,这一个「真」(Shin)字既可以表示延续前作的神髓,同时又作为一款新系列的开始,实在是超凡脱俗,高山仰止。
《真三国无双》(2000)
但欧美发行商表示:我真的会谢。《三国无双》这个名字就已经足够意义不明难以翻译了,他们被迫将其翻译成了朴实无华的《Dynasty Warriors》(王朝勇士),结果你光荣又在前面加了个更蛋疼的「真」字,在万般无奈之下索性破罐破摔,将《真·三国无双》翻译为《Dynasty Warriors 2》,这也导致了直到今天美版和欧版真三永远多一代的尴尬局面。
一些不明真相的国内玩家:啥时候出的真三9?
那你可能会问了:汉字博大精深外国人不好理解也算正常,把英文游戏名直接翻译成中文总不会出岔子了吧?不,也会。在国内发行商觉得你的原版英文名不够炫酷有吸引力的时候,他们会选择不直接翻译,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杜撰」,让人家好好的游戏名变得南辕北辙、趋于雷同。
1996年,tri-Ace公司发行了一部科幻探险游戏《Star Ocean》,直译成《星之海洋》其实丝毫没有问题,但当时的国内发行商大概觉得这个名字不够霸气,于是赋予了其《银河游侠》之译名,虽然看上去更具吸引力,但还是跟原标题有些差距的。结果2005年,SCE公司发行了一款相同题材、相似背景的游戏,人家名字就叫《Rogue Galaxy》(银河游侠),正主来了总不能重名吧,于是国内发行商只能硬着头皮把后者翻译成了《侠盗银河》,这种鸠占鹊巢的谬误在国内存在了很多年,直到近年来游戏媒体逐渐专业化才慢慢扭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