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老民居经历了上百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大明帝国、大清帝国、民国的兴衰荣辱,也见证了新中国从无到有的发展奇迹。
年轻一代的居民中,有能力的都已经离开这些老房子,在一些现代化的高档小区里居住,剩下的多数都是一些老人,住了一辈子的地方,舍不得离开。在古城的巷子里常会看到一些老人,坐在土墙的阴影下,就那么静静地坐着,有时会坐上一个下午。他们在想些什么呢?是在遥想祖先当年的辉煌,还是回忆小时候的自己。
会泽古城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了城墙,曾经是有的,只不过在那个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年代拆除了。雍正八年(1730年)底,崔乃镛被任命为东川府知府,当时府衙所在地就是会泽,他走马上任后,觉得会泽当时的土城墙不够牢固,如发生大的战乱,难以防守。于是上奏朝廷同意,从各地招募大批能工巧匠,用五面石支砌,建造会泽石城,耗银3万余两,历时一年半建成。石城呈长方形 ,方圆三里 ,分为内城和外郭两部分,东西南北分别修建了四座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