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 鱼尾帽(图源网络)
在饮食上,赫哲族以“*生鱼”为特色,以刚捕捞上来的新鲜活鱼为原材料,添加调料直接凉拌着吃。京族人则会用鱼做成“鱼露”以便长时间保存。苗族人喜好腌制,有咸、麻、辛、辣、酸、甜六味,刺激人的味蕾,使人食欲大增。侗族与苗族相近,但腌制原料和味道也不尽相同,苗族正宗腌鱼一般用的是稻田放养的鲤鱼,侗族则有“侗不离酸,酸不离鱼”之说,侗族“酸宴”大部分用的是酸草鱼。黎族的食鱼方法更特别,要把煮好晾冷的干饭与腌制的鱼混合在一起发酵成“鱼茶”,半个月后食用。傣族善烧鱼,其一包烧鱼讲香,鱼混着盐等调料用芭蕉叶包起来放在火上烧,香味透过芭蕉叶飘香四溢,其烧鱼讲鲜,在砍来的竹筒里加水、油、盐在火上烧开后将鱼和野菜一起放入竹筒烧,鱼的味道十分鲜美。
水族 鱼包韭菜(图源网络)
“鱼包韭菜”是水族的第一名菜,相传居住在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早期水族先民,因洪水、疾病、贫困、饥饿而采集了九种当地蔬菜和鱼虾合制成一种包治百病的良药妙方,治好了许多人。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药方失传了,为表达对先辈的敬慕和怀念,水族人民便用韭菜代替九菜,从而创造出今天的鱼包韭菜。其做法大致是:首先要将鱼沿背部剖开,但腹部相连,除去内杂后清洗干净,将宽叶韭菜、广菜填充在鱼腹内,再将两半鱼合拢,用糯米稻草扎牢,放入大锅内清炖或清蒸,几小时后食用。“鱼包韭菜”有着独特的烹制工艺、特殊的风味和食疗功能,常在隆重节日里款待客人,或在丧事作为祭品以表示对先辈们的怀念。
鲤鱼灯舞
我国清代就有以灯为道具舞出文字的“灯舞”记载,逢年过节或在祭祀之时,宫廷和民间往往都会进行灯舞表演。因鲤鱼寓意美好、令人喜爱,民间常以鲤代表鱼,在舞蹈时手持鲤鱼形状的彩灯,称为鲤鱼灯舞。鲤鱼灯舞作为民间传统舞蹈,寄托着人们“年年有余”“鲤鱼跳龙门”等美好愿望。
鲤鱼灯是鲤鱼灯舞的重要道具,尽管各地鲤鱼灯舞稍有不同,但鱼灯制作过程却较为相似。鱼灯的制作是一项涉及竹艺、剪纸、绘画、装裱、雕刻等多门工艺的综合技艺,包括选材、扎架、绘刻、裱糊灯身等环节。在选材上,鲤鱼灯以竹为原材料,需2-3年生长,且生活在潮湿而有阳光照射地方的上等竹子。扎骨架时,材料要削得细腻而光滑,特殊部位用蜡火弯曲定形,保证头、尾、鳍的灵活性。绘图时色彩对比要夸张,雕刻讲究变化性,如刻龙头时头随珠转,身随势旋。最后裱糊灯身则讲究绸布或棉纸的尺寸与框架大小相吻合,不留痕迹,再装上灯,这样做出来的鲤鱼灯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在舞蹈时有章法地挥动,再配以打击乐伴奏,非常具有欣赏性。
我国江西、广东、川渝等地均有展现地域特色的鲤鱼灯舞。
大足万古镇鲤鱼灯舞是重庆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传产生于唐朝,唐朝末年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人们对过去的安稳生活怀念不已,于是每逢年过节便制作几个寓意美好富足的鲤鱼灯挂在家门口,以祈求幸福的到来。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到清末,鲤鱼灯从最初的挂灯发展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据传,大禹在巴蜀地区治水时,曾得到一尾鲤鱼的帮助,鲤鱼送了大禹一幅河图助他治水成功。世人为了纪念大禹和帮助他的鲤鱼,便在农历正月初四祭奠神明时,舞弄起鲤鱼灯表示谢意(宋杨川子《重庆大足地区鲤鱼灯舞舞蹈特征研究》)。由民间自发形成、用于祈福朝拜的宝顶香会节形成后,鲤鱼灯舞也成为其最具特色的一项风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