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丞相和右丞相的分工有什么不同,左丞相为什么比右丞相大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2 04:14:32

左丞相和右丞相的分工有什么不同,左丞相为什么比右丞相大(1)

自明太祖朱元璋因胡惟庸案废除丞相之后,君主专制集权达到了高峰。在其之前千百年来的丞相制度,可谓是有效的分化了权力致使皇帝在很多时候不能一家独大。丞相的地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与皇权在朝堂之上分庭抗礼。

《史记》记载,秦始皇称帝后便在中央置左右丞相。两位丞相,这也是防止其权力过大,架空帝王的主要手段。“左”和“右”,在我国古代不仅仅是代表方位的词汇,而是大有讲究。

一、 变化万千,因时而异

左右所代表的管职尊或卑,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历朝历代的情况而定的。同时,左右在官场和日常生活中的含义即使在同一朝代也不尽相同。在春秋战国时期,往往是以“右”为尊。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完璧归赵以后“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的廉颇眼看这个费口舌之劳的人居然在攻城略地的自己之上就非常气恼,这才有了后来的“负荆请罪”

但每个国家的风土民情不同,左右尊卑的秩序自然也因国而异。比如《老子》中的“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这就说明,在老子的时代或者是国家中,就是以左为尊的;比如《左传》中的“楚人尚左”。可见,春秋时期的左右在尊卑方面不完全相同。但纵观历史,还是以右为尊的时期较多。

左丞相和右丞相的分工有什么不同,左丞相为什么比右丞相大(2)

1.秦汉时期,尚右盛行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而礼指的是四书五经中的《礼记》。它代表的是春秋时期的一种尊卑有别的制度,而孔子所感叹的“礼崩乐坏”自然也是之礼教制度荒废。在崇礼尚德的春秋时期,左和右在官场上所代表的含义已然形成。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实行“分食制”。《战国策》记载“天子飨宴,面南而王;假使左为西右为东,臣工据官职由尊至卑而坐,使官位尚者于东,左先右后”。古代实行分食制,周天子宴请群臣及诸侯时就是按照“尊左”的原则安排座次。自己坐王座,其他人按照官职大小依序而坐。

《史记》中记载“秦惠文王九年,爵樗里疾右更,使将伐河东”。右更乃为商鞅变法后的,第一大爵位,位居十二爵之首。这是说嬴驷派遣他的弟弟去河东攻打以魏国为首的五国联军,共计斩首八万余人。而在樗里疾的侄子秦武王继位之后,便直接将其封为“右丞相”。足以看出对其的重视。

到了汉朝,高祖刘邦曾经长期生活在秦朝的统治之下自然对以右为尊的观念也没有改变。

在《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乃以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每。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讲述的是辅佐刘邦,大败项羽的陈平之事。因开国有功,他被封为丞相而到了汉文帝时期又主动将自己相位让给周勃,自己为左丞相。

左丞相和右丞相的分工有什么不同,左丞相为什么比右丞相大(3)

周天子之筵,位高者于右;樗里疾大战前嬴驷犒赏他为右更;陈平退居二线之后自己则成了左相。类似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汉书·田叔列传》中“无出其右者”,意思是没有人能超过他。皇亲国戚也被成作为“右戚”。

可见,直至汉朝时期古人都是以右为尊的。单就左右丞相而言,它与如今我们讲究的正副职制度,非常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古代二者只是分工不同右相管辖范围大而左相相对较小。而正副职,则是正者对副者拥有绝对的管辖权,副职更像是正职的副手,对正职直接负责。而左右丞相,两者都是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也是为了制约相权,防止其势力膨胀而设定的。

2.隋唐宋时期,出现变化

《隋书》中记载“以柱国、相国司马、渤海郡公高颎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这里的左右仆射就相当于丞相的意思,高颎是隋文帝时期的第一权臣;可见隋朝的官制应当是以左为尊的。

唐承隋制,在唐初期行政区划以及官僚体系都是基于隋朝的基础上进行的。历史课本中的千古名相房玄龄,以敢于直谏著称,他和杜如晦被称为“房谋杜断”。《旧唐书》记载,“太宗继位,迁尚书左仆射、司空”。可见在唐朝,仍然以左为尊。

但到了武周时期,为了彻底的掌握权力她将中书令设为右相,侍中为左相。在此时期,右相的地位要高于左相。这是因为,她必须经过改革才能显现出自己新朝代的特点。而李隆基登基以后,又设立了左右仆射以限制相权的发展,为了表明自己与先祖一脉相承左仆射的地位自然是要高过右仆射。

左丞相和右丞相的分工有什么不同,左丞相为什么比右丞相大(4)

前段时间大火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林相,其原型为玄宗时期的权臣李林甫。“口蜜腹剑”的原型人物,便是他也。据《新唐书》记载,李林甫的巅峰时期担任右相兼左仆射。右相为武周时期最高官位,而左仆射则是当朝最高官位。可见玄宗对其之信任,以及权势滔天。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他担任过的最高官职是右丞相兼任少保。宋朝是承接唐制,同样是以左为尊。因而,文天祥的右丞相不过是皇帝为了拉拢他和他的军队所封。在地位上还要矮左相一头,所以才有了《宋史》记载的,士大夫和百官都聚集于左丞相府而他的府宅则门可罗雀。

除了这三朝之外,作为外来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朝改变了宋朝的做法,而是沿袭了“以右为尊”的传统。比如伯颜就是右丞相,而他们许给文天祥的则是左相。可见,古往今来左右到底谁为尊谁为卑。左右所承载的意义,也不仅仅局限于此。

二、 左右尊卑,层次分明

抛开丞相分左右之外,还有许多事情上也有左右之分。它们的含义囊括了古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既然标榜了自己是礼仪之邦,自然要拿出该有的姿态。封建时期,等级制度严明而左右之分也是其中的体现。

1.左迁右移,历史渊源

左丞相和右丞相的分工有什么不同,左丞相为什么比右丞相大(5)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这首诗是唐朝诗人韩愈被贬潮州时所作,全名为《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那时的潮汕地区还尚属蛮荒之地,满是瘴气。这首诗名又是“左迁”,可见当时的左迁是贬谪之意。值得一提的是,几百年以后同样被排挤遭放逐的苏轼,将韩愈视为自己的偶像。二人还同列唐宋八大家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是作者听说王昌龄被贬以后有感而发的作品,表达了对其的不舍之情。

这两首唐诗都被收录进了语文课本当中,可谓是人尽皆知。诗中都提到了“左迁”,而且都抒发了悲怨的心情。肯定有人心生疑惑,明明说唐朝是以左为尊那为何遭贬谪被放逐了还要用“左”呢?

首先写诗之人都喜欢引用典故,而“左迁”一词早在《汉书·周昌传》中就有所提及。释意为“是时尊右而卑左,故谓贬秩位为左迁。”引经据典是历代作者的习惯,这与唐朝尚左并不冲突。同时《史记·陈涉世家》中“发闾左谪戍渔阳”,也是代表同一含义。

而有左就会有右,北宋著名改革家王安石在其作《李端悫可东上阁门使制》中,写道“非专为恩,以致此位,积功久次,当得右迁”。表达了作者在对李端悫在党争中胜利后升官的祝贺。

唐宋虽皆以左为尊,但诗词文人在笔墨当中还是习惯于遵循旧俗。毕竟,尊右的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形成。而且汉朝时,最先对左迁和右移有了解释。这与当朝的习惯,并没有发生冲突。

2.表达尊敬,流传至今

左丞相和右丞相的分工有什么不同,左丞相为什么比右丞相大(6)

同样收入进语文课本的文章,《史记·魏公子列传》“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一门侯生”。从“虚左”我们可以看出,信陵君非常谦虚的将车上的左位让了出来以表达对侯先生的敬重。

《红楼梦》中,讲述的乘车方位为王熙凤居左,其余人则绕膝而坐。当然在是在没有老爷的情况下。可见,古代乘车的规矩是以左为尊。除非遇见值得尊敬之人,让出左位以示尊敬之心。

历经“酒场”的人,应该对酒桌上的规矩非常熟悉。宴请者居于冲门之位,而右侧为主宾,左侧为副主宾。剩余则为陪客。陪客则又有主陪和副陪之分,副陪背对门口主要负责劝酒事宜。从中可见,在现代宴席活动中是沿袭了以右为尊的传统。

结语:

左和右,这两个本意简单的词语因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赋予了它们多重的内涵,在时代变迁之中二者也历经沉浮,互为高低。但总的来说,朝堂之上还是尊右的情况较多。封建时期,提倡的是男尊女卑这自然就形成了男左女右。可见,它们对于日常生活之影响非常广泛,不能以偏概全。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