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备考须更全面,科研实力排首位
一般而言,新传考博的报名材料由以下三部分构成:一是报考登记表;二是个人信息类材料,如身份证复印件,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三是学术背景和科研水平证明材料,如成绩单,硕士学位论文,个人陈述,专家推荐信,外语水平证明,科研成果代表作等。这就需要同学们对照目标院校的初审要求,逐个突破,全面备考。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年博士生招生报名材料)
其中,科研能力最为关键。特别是当就读院校木已成舟时,充分展示自己的科研能力是学术背景平平的同学们逆风翻盘的重要机会。一方面,研究计划能综合体现出考生对未来读博的规划、个人研究兴趣及科研水平,一份写作规范、体现理论创新的研究计划能让导师眼前一亮。另一方面,既有学术成果和科研经历也是衡量考生是否具备学术潜力的标准。鉴于国内论文发表周期很长,同学们越早着手准备越好。同时,大家也可多关注IAMCR、NCA、AEJMC等国际顶会。
当然,论文发表不能凭个人一腔孤勇,特别在备考时间紧张情况下,更需要赶紧找有经验的学术大佬抱大腿!
此外,需要注意是,大部分学校都对考生的外语水平有硬性规定,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甚至规定了获得成绩的期限。因此,同学们也需要提前准备英语水平测试,莫等到要提交材料时才发现英语要求不达标。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