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刀郎去达坂城采风,一位维吾尔姑娘给他讲述了古老而美丽的艾里甫与塞乃姆的传说。刀郎被主人公的爱情深深打动,创作了歌曲《艾里甫与塞乃姆》,并在他第一盘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中编入了《艾里甫与塞乃姆》的故事背景,引起听者深深的共鸣。歌曲中“为了爱,我被放逐到天涯”,让多少人回忆起了自己的青春和爱情!
在歌曲《披着羊皮的狼》中,刀郎又采用拟人的手法,以“狼”和“羊”为主角,完美演绎了一段几乎不可能的爱情。“我真的好爱你,我愿意改变自己,我愿意为你背负一身羊皮。”歌曲中对狼和羊心理的诠释,使听者禁不住对这份爱而震撼,也跟随刀郎一起,发出“天地之间回荡的那一声爱的嚎叫”。
刀郎的声音很特别,他把维吾尔族音乐里的粗犷、豪放与川剧高腔里的细腻组合到了一起,略带沙哑的音色与他高亢饱满而极富深情的行腔完美结合,使他的演唱趋于完美。有人说,在王菲的歌中能听到 “遗世而独立”,在刀郎的歌里,你听到的却是“入世的热忱”。
刀郎火了。所谓“人红事非多”,刀郎也一样。刀郎火了后,,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刀郎"都粉墨登场了。他们中比较出名的有"走出大漠的刀郎"艾尔肯,以及"西域刀郎"潘晓峰,甚至还出现了所谓的"女刀郎"。"刀郎"似乎成了一只免付邮费的邮戳,谁盖上都能畅行无阻、风光一把。
"西域刀郎"潘晓峰是所有“刀郎”中最高调的一个,不仅在短短几个月间连续推出两张专辑,还跑遍全国大肆宣传。他还抢注了"西域刀郎"商标,说“我的专辑更精致,听我粗犷带冲击力的声音、耳熟能详的旋律、糅合摇滚和新疆民歌等元素的编配,一切拿捏得恰到好处,不光是好听,还能让人觉察到音乐的个性。”
对于这个人,刀郎自然忍无可忍,一纸诉状将他告上了法庭。这场官司虽然打赢了,但本就不喜欢抛头露面的刀郎也感到心力交瘁,甚至第一次产生了退隐的念头。
让刀郎真正无法接受的,是一些主流的乐坛“大佬”们对他的评价。刀郎自己说过,可以理解不喜欢他的歌的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人不喜欢很正常。
但是刀郎大红后,有人一边哼着刀郎的歌,一边说他俗,这让刀郎无法接受。那英指责刀郎君的音乐没有"音乐性",到底什么是音乐性?音乐有激越、明朗、舒缓等等不同风格,刀郎的歌是直白的,伤感又沧桑,像西北旷野的老狼。和其他歌手相比,各有各的滋味,喜欢不喜欢,就看个人的爱好和品位,凭什么说人家刀郎没有音乐性?
不过在中国流行乐坛上,那英的地位是刀郎无法相比的。虽然刀郎给歌迷奉献了《2002 年的第一场雪》、《冲动的惩罚》等经典好歌,而那英除了一首《雾里看花》以及同王菲合作的《相约九八》之外,并没有什么有传唱度的歌曲,但那英还是出任了"音乐风云榜十年盛典"的评委会主席,说话的份量在乐坛是很重的。
我们不知道那英为什么那么不喜欢刀郎,但做为评委会的主席,她的言行代表了一种“官方”的声音,代表了音乐圈里一部分人的态度。尽管刀郎的专辑销量达到 600 万张,这个数字是某些歌手一辈子也达不到的。
不过乐坛主流人士的看法,也改变不了人民群众对刀郎的喜爱。正如许多歌迷说的那样:刀郎歌声中的质朴,比那些矫揉造作的歌手强多了;刀郎歌词中的纯真,比那些莫名所以的故弄玄虚强多了;刀郎编曲的简单明了,比那些没有原创的歌手强多了!有位网民说:“不给老百姓写歌,不唱老百姓爱听的歌的歌手,你凭什么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