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用自己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去判断别人的对错、分析别人的心理、要求别人的行为。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曾对他的学生说:
“你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你要永远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拯救者。”
人之所以想要说服别人,无非是出于两种心理:一是想要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二是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
然而,当我们试图这样做的时候会发现,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这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除了涉及到大的利益或者大的纠纷,很多小事并没有绝对的对错标准,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
理解也是需要相互的,你感觉得不到理解、得不到认可的时候,对方的感觉可能也是如此。
试图说服别人认同你,是一种徒劳而又招人厌烦的行为。
一个人的表达,大概可以分为四种:
事实, 观点, 立场, 信仰。
举个例子。
今天很热,是不是事实?
这不是事实。
今天34度,这才是事实。
热,只是你的观点。
事实,是独立于人的判断,客观存在的。
然而,现实世界有时又复杂到你无法判断事实。
比如,你俯视一个圆柱体,看到的是一个圆形,而当你正视它的时候,看到的却是一个矩形。
你看一座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鱼在鱼缸里看到这个世界是球面的,而你看到的却是三维的。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事实是最不容易有争议的部分。
一个人观点,是他对一个事实的看法。
由于每个人自身经历、经验、成长环境、所接受的教育或被灌输的观念不同,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就不同。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或当下扮演的角色,形成自己对某件事或某个人的看法。
这个世界看起来很大,事实上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圈”里,这个圈,就是我们的认知系统。你的认知限制着你对事物的看法与想法,认知也在最大程度上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水域;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拥有同一个水平层次的认知。和同一层次的人争论,是为了寻求真理;而和不同层次的人争论,就会演变成无意义的人身攻击。
不要和认知水平不在同一层次的人争论,强求别人改变原有的认知来赞同自己的结果,必然是引发对方强烈的抵触心理,让别人不满的同时,也让自己备感受挫。
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 你说自己的工作轻松有趣,别人说还不是挣不到几个钱;
● 你说结婚不着急不能将就,别人说再不抓紧找就没人要了;
● 你说生活要有仪式感,别人说普通老百姓瞎讲究……
的确很令人气愤,很想与之争论一番。但是冷静思考一下,认知不在一个层次,说再多有用吗?争辩只会生出更大的嫌隙甚至是灾难。
就像两个同去参观博物馆的人,一个人赞叹古代工匠手艺的精湛,另一人却在估算着这些东西值多少钱。
本质上,这两个人都没有错,只是由于他们的认知水平层次不同,所以不能够聊到一块去。
讲个故事。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弟子在门外扫地,一个过路人上前请教。
“既然你是孔子的弟子,我向你请教一个问题,一年有几个季节啊?”
弟子回答:“春夏秋冬四季。”
那人摇头,“不对,只有三季。”
两个人争吵不休,决定打赌向孔子请教,赌注是输的人给赢的人磕头道歉。
他们找到孔子来理论,孔子听罢,让弟子给对方磕头道歉,那个人兴高采烈地走了。
弟子大惑,请教老师:“一年明明是四季,为何老师评判为三季?”
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是都是绿色吗?他是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有见过冬天,你说一年是三季,他就会同意,你说一年是四季,吵到晚上都讲不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碰到那些讲不通道理的人,你就把他归为“三季人”。如果你不“说谎”让步,他势必无休止地和你争吵下去。这是一种无益的损耗,白白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关于这一点,庄子早已用一句话道出了本质: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意思就是不要试图和生长在井底的青蛙谈论关于海的事情,这对于它来说太虚幻;不要试图和只在夏天存活的虫子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这并不在它对时令理解的范围内。
你不能用自己的认知去说服他们接受超出固有认知的事物。否则,对于夏虫或井蛙们而言,你就显得很不可理喻了。
相较于被人说服,人的内心深处更倾向于认同自己。这也是为什么争辩没有胜利的一方,输了的人不一定是心悦诚服,很可能是词穷说不过只好作罢,赢了的人也不见得就有多开心,因为他并没有获得输了的人的真实认同。
观念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它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建立并不断强化的。观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改变是循序渐进的,也同样需要漫长的过程。
如果想尽快解决问题,我们不应该尝试去说服别人,而是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考虑,提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可能是更理想有效的方式。
如果必须提出自己的观点,那么,应该明白的是,出发点不是说服,而是信息交换。
什么是立场?
立场就是被位置、角色和利益影响的观点。
今天34度,你觉得很热。
但如果你的身份是工厂老板,你一旦说热,厂里就要开空调了。
这时你为了省钱,哪怕额头冒汗,也得说我一点都不热。
这显然就没有争辩的意义了。
除非厂长和工人有相同的位置、角色和利益,否则双方是不可能达成共识的。
在辩论场上,这叫“持方”。
双方无论是否认同自己所持观点,都能争个面红耳赤,拼命强调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如果主持人突然说,现在暂停,交换立场。
双方稍微整理思路,还是能站在刚才与之对立的观点上继续争论。
这就是立场。
所以,不要和有位置、角色和利益相关立场的人争论,因为那根本不是观点认知差异,而是利益之间的博弈。
能够想明白这一点,输赢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怎么和不同立场的人达成利益最大化。
信仰,是一套完全自洽的逻辑体系。
只要我相信,信仰就都是对的,因为你无法证明它是错的,这就是“逻辑自洽”。
我信科学,你信基督教,她信佛,他信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不要攻击别人的信仰。第一,你不可能获胜;第二,你会失去这个朋友。
事实有真假,观点有高下,立场可转变,信仰永不破。
《圣经》中有句话:“尽快同意反对你的人。”
峨眉山上有位得道高僧,据说已经参透世事。
有人慕名拜访,向他请教快乐的秘诀。
高僧平静地说:“永远不要和愚者争论。”
那人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于是说:“大师,我不太同意你说的这一点。”
高僧听罢,笑呵呵地说:“是的,你说得很对!”
真正的智者,不将时间花在无意义的争辩上,可以做到既能保留自己的独立性,又接受得了他人的不同,让自己从对差异的包容中获得了圆融处世的能力。
放下一时之争,你会发现,人生要比想象的辽阔的多。
说服别人这件事,我们做不到,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发自内心地接纳自己,欣赏自己,走好自己的路。
不与烂人纠缠,不跟愚人争辩,不被蠢人消耗,才能卸下包袱,轻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