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南龙飞陈氏族谱,上洋陈氏族谱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2 11:08:48

见之地方志书的记载,澄海境内明清共兴办七座书院,即冠山书院、景韩书院、尊育书院、敦化书院、凤山书院、绿波书院、蓬砂书院。而据笔者调查,在澄海东里溪边,清末也办有一座书院,称“文范书院”,志书没有记载,也很少有人知晓。

文范书院,又称狮山书院、三君书院。称为狮山者,是指书院所在的地址。为何又叫“三君”呢?

汉代陈姓出了一位名人,叫陈实,任过太丘长,深受民众拥护,其长子元方,四子季方均有很好的名声,称“三君子”,故名书院为三君书院。根据当年曾在该书院读书的李泽沾(原澄海侨联主席,已退休)的回忆,书院占地共八亩,座落的具体位置为:今溪南镇仙市村西端,韩江支流南溪与北溪的交汇处,即南溪东堤转入北溪南堤的弯角。近期笔者发现民间有一本书,书名为《念祖录》,系民国十六年溪南岱美村陈氏文康祖系裔孙陈舜所编,从书中知文范书院兴办于光绪甲辰十月十五日即公元1904年。文范书院开办后,曾盛极一时,存在时间达十多年之久。后因战乱频繁,被迫停办,至上世纪四十年代日本侵澄时,日寇将其拆除,取下建筑材料用于在狮山上建炮楼,整座书院被夷为平地。这是日本侵华的又一罪证。

溪南龙飞陈氏族谱,上洋陈氏族谱(1)

文范书院开办之时,正当全国大兴教育之际。书院由潮、澄、饶三地陈姓族人合建,既是联宗祭祖的祠堂,又是宗族办学的场所。这种做法在清末民初是很常见。例如广东全省七十二县的陈姓,在广州市合建陈氏书院,也称为陈家祠,即今广东省民间艺术馆。该书院用作联宗祭祖的场所,又具有办学的功能,全省各地陈姓子弟赴省考试还可在其中食宿。据考查,文范书院系由贡生陈占鳌所倡建,陈为樟林乡人,字海珊,光绪十七年即公元1891年拔贡。文范书院的堂号叫聚德堂,其产权共分为6股,即樟东片通智社、隆都片(注:时属饶平县)广仁社、秋东片(注:系潮安秋溪都的东部)淑圣社、秋西片秉义社、银砂片师中社、莲阳片保和社。各社的陈姓先祖神位设于正厅神龛上,每年轮流由一社负责祭祖。据上述《念祖录》一书所记,前期六社祭祖的值年是:辰、戍、丑、末年,由樟东片通智社、隆都片广仁社负责:寅、申、已、亥年,由秋东片淑圣社、秋西片秉义社负责;子、午、卯、酉年,由银砂片师中社、莲阳片保和社负责。民国十六年起对值年作调整,即樟东片通智社、隆都片广仁社合为一组,负责民国十七年、二十年、二十三年、二十六年的祭祀;秋东片淑圣社、秋西片秉义社合为二组,负责民国十八年、二十一年、二十四年、二十七年的祭祀;银砂片师中社、莲阳片保和社合为一组,负责民国十九年、二十二年、二十五年、二十八年的祭祀。据陈姓后人回忆,文范书院建成之后,还制定了上述潮、澄、饶三地陈姓统用的世系辈序,共80个字。

即:

文范先生颍川循吏

政箸汉朝法遵妫氏

时号三君昌占五世

太丘露甘高阳星聚

垂裕后昆贻徽奕冀基肇光州沛衍潮地

翼望云仍继述志事逮(建)学明伦居仁由义

期报亲恩(思) 永敦和气瓞绵椒蕃凤祥龙飞

至1911年,即书院建立的七年后,书院开始招生授徒。当年书院招收的学生以陈姓子弟为主,但也接纳一些外姓儿童。办学过程有过三任校长,第一任为陈占鳌,第二任为陈府鉴,第三任为陈英宅。书院的教学设施齐全,教师的教学态度严谨,县学也经常派员前来检查督导,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较好。当时书院所处的周围环境优美而清幽,十分适合儿童念书。院中有一座藏书楼,上面刻有一副楹联,对此作生动的记述。

联曰:

平地耸层楼,收四周江山,聊供吟啸。

横空排书案,集千秋人物,籍拓胸怀。

联对语言朴素,立旨明晰,紧贴实际。

溪南龙飞陈氏族谱,上洋陈氏族谱(2)

“平地耸层楼,收四周江山”,指明书院前面是浩翰的大江,南北溪周围则一马平川,后面的狮山作为屏障,气势雄浑,丛林环翠。儿童在这种环境“聊供吟啸”,定可获得心身健康。“横空排书案,集千秋人物”,描写藏书楼藏书之丰富,知识之广博。书籍是学生积累知识的工具,优越的环境加上丰富的书本知识,莘莘学子得以饱阅千秋人物的故事,领略古今演变的得失,达到“籍拓胸怀”。学生的生活也很丰富多彩。曾任饶平县长,邑人陈署木,写过“三君书院回忆”诗一首:“宵寒早起诵诗书,耆宿依时即启予,课罢溪边观散网,大家欢笑获银鱼。”文范书院与现溪南大新村关系密切,新埠村的形成是文范书院兴办的结果。据狮山附近前辈陈楚开、陈年纲反映,文范书院开办一段时间之后,书院的陈姓绅耆决议利用建设书院所存的款项,在东里溪墘兴建一座商埠。一方面是考虑到溪南的十多个村的陈姓族人,往东里赶集须乘渡过河,十分跋涉,在东里溪的南面这一边兴办新埠,可以方便乡民就近贸易;另一方面,通过出租铺间,收取租金,可以解决书院祭祖的经常性资金问题。选择建埠的地点在现溪南镇新埠村,原来是一块溪边地。现保存于溪边的天后宫里的碑记,对此有所记载。石碑长160公分,宽60公分,碑文共六行,楷体,下部附刻二枝竹叶。

溪南龙飞陈氏族谱,上洋陈氏族谱(3)

石碑位于大新村天后宫内

碑文为:

创建东溪新埠董事芳名

禀贡生陈鳌职员陈树勋职员陈步銮

职员陈孝天职员陈维翰恩贡生陈步墀

生员陈钟镛生员陈藩翰生员陈典彩

监生陈书荣职员陈景崇生员陈鉴

职员陈三光附贡生陈林泉职员陈捷安

职员陈耀南监生陈兴汉职员陈鸿基

宣统二年庚戍年阳月吉日立

从上述碑文可知,新埠开工的具体时间是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即文范书院开办后的第七年,创建董事会的董事是潮、澄、饶三地陈姓六社族人的代表。工程计划建二条街,共四十二间铺面,街名分别称为“文范第一街”、“文范第二街”。

溪南龙飞陈氏族谱,上洋陈氏族谱(4)

溪南龙飞陈氏族谱,上洋陈氏族谱(5)

但是,由于东里溪近埠河段的河床过浅,上下往来的船只难以靠岸,商埠因缺乏交通条件而最终没能形成。于是,商埠变成村落即现溪南大新村,迁入定居的商人或手工业者也变成当地农民。以上就是大新村建村的的过程。后来,近河第二街的北面行铺因扩大堤防需要而拆除,地基垫高后成堤面。第一街行铺已成为居民住宅。今街门首上的“文范第一街”的字迹还清晰可见。

注:上述辈序文括号内的字是另一种说法,有待考证。

声明: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