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东北方现代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南门,往北不远处路西有一个名为“格致苑”的平房院落,之所以如此命名,就是因为当年徐建寅曾在此处设“格致房”,用以检查产品质量。院中北侧的一排堂屋,就是“山东机器局”创建时修建的第一座建筑物,是当时的办公室,至今格局没变,保存基本完好。其中一间是“工务堂”,里面仿照原先的样子陈列着办公桌椅。据山东北方现代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党委办公室主任王勇介绍,这是山东机器局总办徐建寅的办公地点。丁宝桢在奏折中说,之所以选址此处开办“山东机器局”,是因为和城里比较近,便于稽管,可见他肯定经常来这里办公。
在“格致苑”门口北侧十几米远,有一个竖立起来的大石碾子十分醒目,古朴的造型,带着历史的沧桑感。王勇介绍说,这是山东机器局创建第二年(1876)制造火药的碾药器,用来碾压火药。碾药器中间的金属部位为铅锡合金制造,140多年了也没有生锈,这种材料有个特性就是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火花,生产火药有安全保障。
跨度14米百年老车间为当年济南之最
当年山东机器局的创办并不是一帆风顺,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解决。主要的是经费、选址以及技术人员问题。徐建寅到山东后,技术问题也就解决了大半。在山东机器局建厂选址的过程中,丁宝桢与徐建寅有着比较默契的配合。
山东机器局建厂的地址,既要考虑到局厂的安全,同时也要考虑到能源以及军品的交通和运输问题。丁宝桢原本有两处备选之地,一是在莱州,二是在昌邑、潍县之交的白浪河一带,但由于上述条件都不能全部满足,最终都被舍弃。经过徐建寅实地勘察之后,丁宝桢在光绪二年上奏的奏折中称“省城外泺口迤东相度形势高亢之区。”并派人就此买下民田300余亩。
《山东化工厂志(1875—1989)第一卷》记载,选址此地有三大有利条件:“设厂内地,不为彼族所觑觎,万一别有他事,仍可闭关自造,不致受制于人,利一也;附近章丘、长山等县,煤铁矿产素饶,民间久经开采,但就内地采料,已觉取资无穷,纵有闭关之时,无虞坐困,利二也;秦、晋、豫、燕、湘、鄂各省,由黄运溯流而上一水可通,将来制造军火有余,可供各省之用,转输易达,利三也。”
也就是说,山东机器局选址泺口东侧,主要就是利用黄河水运之便。当时黄河上溯豫、晋、陕,下通入海口。另外,附近的章丘和长山(邹平)有煤矿资源可以利用。后来,文格任山东巡抚后,又开挖了局内通往小清河的一条水运路线。光绪三十年(1904),又在睦里庄建设水闸,引玉符河之水入局,再经小清河流出。睦里水闸的修建使得小清河之源又增加了玉符河。胶济、津浦铁路筑成后,泺黄支线也与局内相通。
及至1933年,建成津浦铁路济南新城兵工厂专用线。现在的厂区内,仍有一条总长2.8公里长的还在使用的军品铁路专运线。
山东机器局创办的困难主要出在经费上。由于当时的户部大臣翁同龢与李鸿章向来有隙不和,以慈禧办寿和光绪大婚为由拒绝拨款提供支持,使得建设费用颇为紧张。丁宝桢创设山东机器局,原本想同时生产军火、枪炮,但由于经费难筹,只能选择生产一项。“且事由渐进、始克专精。现与徐建寅商明,先造子药;俟子药造成后,再续买枪炮机器为制造枪炮之举,俾无旁骛,冀收实效。”
现在,在厂区大院内,还保留有一处建造于1892年的长枪工坊,门口有“固体库”的标识,说明现在成了库房。库房内14根宽大厚重的方形木梁横跨南北,跨度大约有14米,支撑起整个车间大跨度空间,景象很是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