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LCD面板诞生开始,其实在最底层的技术变化就不算太大了,从整个历史来看,整个LCD在技术方面无非也就三种,分别是TN、VA和IPS,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包括技术细节方面的改进、厂商自己宣传的需要,以及避免侵犯其他厂商的知识产权,所以现在各大面板厂商的面板都有自己不同的名称。
比如我们知道LG面板就叫IPS,三星的电视面板叫S-PVA,京东方的面板叫ADS,这就给人一种错觉,似乎LCD的面板有很多类型。但实际上了解面板技术的朋友,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过可能因为厂商自己宣传的话语,所以在购买产品的时候,特别是电视机的时候,一些用户可能会有这样感觉:这个面板看起来要比IPS(或者VA)更高级,画质更好……但实际并非如此。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各家的LCD面板,或者说希望更多人看到这篇文章之后,对于各个品牌的面板技术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不过这次我们只谈面板,不谈背光技术,否则CCFL、WLED、RGB-LED,加上侧入式和直下式,那可说的就太多了。
先来说说几种面板技术的优劣我们说了,面板无非就是TN、IPS以及VA三种技术。TN是最老的LCD面板技术,也是现在大家不愿意碰的一种LCD面板,但实际上现在市面上的TN面板液晶显示器,还真有不少,都做成了高刷新率,关键还是价格便宜。TN面板最大的优势就是响应速度极快,当年拿来办公和玩游戏都还是不错的,估计有一定年龄的老玩家,都有类似的体验,至少在我们当年,用响应速度较慢的IPS屏幕玩《实况足球》,那全是残影,而TN显示器就没有这个问题。
TN面板的就是两个优点,一个是价格便宜,一个就是屏幕响应速度极快,但是除了这两个优点之外,其他都是缺点。比如说画质太差、颜色糟糕、以及极低的可视角度。基本上TN面板是没法做到高色域的,但其他像VA和IPS在经过改善后,又能做到TN面板那样较快的响应速度,所以TN面板被淘汰也是很正常了。
至于目前电视和显示器行业用得最多的就是IPS和VA两种面板。IPS面板大家都很熟悉了,每次说到IPS大家都会表示颜色好,但是颜色相对精准只是一方面,IPS最大的优点其实是可视角度出色,上下左右都能做到89°的可视角度,厂商当然就说是178°的可视范围了。而且IPS面板比较容易做成窄边框,再加上又是硬屏设计,触控屏也喜欢用IPS面板来做。另外大家喜欢用IPS做产品的一个很大原因,还是技术成熟成本可以接受。
不过IPS也有很明显的问题,首先就是IPS面板亮度不均匀,大家说什么漏光,屏幕黑一片白一片的,都是亮度不均匀导致的,至今无解……其次IPS面板的对比度极低,好点的1000:1对比度,大多数都是700:1左右,这导致IPS面板整个画面发灰,黑位表现极差,暗部细节几乎没有。不过IPS面板一直都在进步中,比如LG推出的Nano IPS改进了面板的色域,友达的Fast IPS面板则将IPS面板的响应速度做到了业内最强;另外针对IPS面板对比度不够的问题,LG今年还推出了IPS Black的技术,将IPS的极限对比度做到了2000:1,虽然比不上VA面板,但也算进步较大。另外IPS面板搭配Mini LED是个不错的选择,可视角度和实际对比度都有了,亮度也能做得很高。
至于VA面板,目前显示器和电视机都用得不少,但显示器上显然不如IPS那样普遍。VA面板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软屏,这也被很多厂商拿来当做问题来诟病,有点不知所谓……VA面板的成本其实要低于IPS面板,有意思的是VA因为物理特质,很容易做成曲面,所以现在很多曲面电竞显示器,其实都是VA面板。VA面板的最大优势就是对比度高,通常能做到3000:1以上的对比度,三星过去优秀的VA面板,能做到5000:1,黑位效果和暗部细节非常出色,所以很适合拿来当做高端电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