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多提一嘴,当年日立、东芝、松下一起搞了一个IPS-α面板,日企对于画质的强迫症完全体现在这个面板上,效果直接秒LG……可惜这个面板成本高,用的厂商太少,当年松下用α-IPS做的高端液晶电视,号称在画质上最接近等离子电视,其水准可见一斑,不过现在已经没人用这个面板做产品了。
各大厂商的VA类型面板说到VA面板,最早是富士通等公司开发出来的面板技术,最早叫MVA。VA面板不像IPS那样被LG捏着名字不放,经过富士通的授权,很多厂商开发出的VA技术面板,其实都叫可以VA面板,至少名称中也能带VA两个字。
三星无疑是VA面板中的大佬级人物,三星的VA面板叫PVA,后来还有SVA面板,算是MVA的改进型产品,拥有更宽的可视角度和更快的屏幕相应时间。技术部分我们不用多说,过去高端液晶电视,画质最好的产品基本上全用了三星的PVA面板,它的效果就毋庸置疑了。笔者记得索尼1080P时代的面板,无论是用CCFL还是用WLED以及RGB LED背光的高端电视,全用三星的PVA面板,画质残暴之极,对比度接近5000:1,当时还有一个名称叫三星水晶面板,其实就是三星最高端的PVA面板,包括索尼的HX900/HX800系列等都用的这货。三星自己的高端产品也是用的PVA面板,只不过这两年三星不做LCD面板了,改为采用其他厂商的面板,未来我们应该是看不到三星的PVA面板了,三星现在发力QD-OLED和Micro LED面板,以后三星采用VA面板的产品,多半都是从友达、群创以及华星光电采购面板了。
现在夏普在电视部分,还在做VA面板。不过夏普的VA面板名字叫做CPA面板,也是效果极好的VA面板,我们也俗称龟山屏,因为当年是在龟山生产线上做的,夏普电视在国内日常宣传语是“日本原装屏幕”,其实就是CPA面板。当然现在没人用CPA面板去做显示器,成本高不划算。夏普还有一个技术叫ASV,很多人这里有一个误区,以为ASV是一种面板,其实并非如此,ASV只是夏普发明的一种提高画质的技术,而不是面板类型。不过ASV技术可用在VA和IPS面板上,能有效降低屏幕响应速度以及增加可视角度和亮度,之前我们在各种设备上都有看到,比如说小米、魅族的手机、夏普的电视以及一些专业的非民用显示器上。另外多说一句:夏普还搞了一个UV2A的VA面板技术,效果也是很不错的,用在之前的电视上。
国内做VA面板的厂商不少,比如说中国台湾的群创、内地的华星光电和熊猫电子等等。这几家公司的VA面板色彩表现不错,对比度都在3000:1左右。华星光电的VA面板叫做HVA面板,也是目前各大电视厂商比较喜爱的面板了,索尼、三星等公司都从华星光电采购面板,索尼去年的X9J系列全系高端液晶电视,都采用了华星光电的HVA面板,说明华星光电的HVA面板是足够承载高端电视的画质需求的。
友达也是一个VA面板大厂,之前获得了授权也能叫MVA面板,后来又延伸出AMVA、SMVA这样的面板,当然群创的面板也是这样,有MVA和SMVA这种名称。友达的VA面板在目前可以说是效果最好的面板,一方面颜色和其他VA面板相比并不落下风,但是它的对比度极高,也能达到5000:1以上,比现在一些厂商的VA面板要强不少,前几年一些高端液晶电视用友达的VA面板来做也是有其道理的。友达自己的AMVA能做到很不错的屏幕响应速度,不过可能是压得太狠,色彩部分反而没有以前那么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