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鸡才能称之为“土鸡”?
1、品种是当地方的原有品种,没有经过杂交和改良的非良种鸡。
2、纯粮或米糠喂养的,非饲料喂养的鸡。
3、散养的,非圈养的鸡。
4、非饲料非圈养的鸡。
5、有浓厚的鸡肉味的鸡。
6、肉质细嫩,皮下脂肪少的鸡。
回答这个问题答案还有更多,但上面6种是我们最常能听得到的。从答案中反映出大家比较重视的是:品种、养殖方式、口感这3个问题点。这里我就围绕这3个问题点,从我的认知角度去和大家探讨一下鸡。
非杂交和改良种的鸡是土鸡这种说法应该认为是最专业的一个答案,只是从这个角度回答却并不适合消费者也不适合养殖从业者。消费者主要从口感和养殖方式去两个角度去认定土鸡。养殖业者会从鸡的品种和非笼非舍养殖和养殖时长这3个角度去认定土鸡,不考虑饲料因素,同消费者在认定上有很大的区别。存在的这种区别也是消费者总认为被骗的原因,所以常听到:“明明就是饲料鸡却骗我说是土鸡”这种投诉。明确的说“怎样的鸡才是土鸡”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个消费者和养殖业者共同认可的标准。但偏偏到目前,我国就没有这样一个标准。没有标准又要解决了问题平衡各方的认知,怎么办呢?我们跳出“土鸡”这个争议的中心,单从鸡的角度去试试。
首先:鸡,不同的品种都会有自身不一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毛色、成鸡的体型大小、脂肪的含量和肉质的粗细4个点上。前两点大家会比较好理解,这里只讲一下后面两点。从常见的三黃鸡说起,三黄鸡:体型小、羽毛黄、爪黄、喙黄、抗病能强、肉质嫩滑、皮脆肉爽、脂肪丰富。三黄杂交改良出来常见的品种有:大三黄、中三黄、麒麟鸡3种。麒麟鸡只遗传了三黄鸡的小体型;毛、爪、喙黄。肉质变得更细嫩,脂肪量减少,顺毛变翻毛,也让抗病能力变差了。大、中三黄也叫良种三黄体型变大的同时肉质也变得粗糙。所以说杂交并不一定会变差。皮下脂肪含量低的品种主要是一些乌毛或乌骨类的品种。
2、鸡的生长特性。在完全满足鸡的生长发育需求条件的情况下,母鸡从破壳第一天算起120天能长到标准体型重量,公鸡为160天。如果减少鸡的活动量这个过程可以缩减到90天。反之会加长这个过程的时间。之后鸡由长身体变为营养积累,再也不会增加体重,对营养的需求也会降低。
3、饲料在鸡的生长中起到的作用就是在鸡生长中提供各种营养。日常中我们可以见到的有全阶饲料和粗饲料,粮食和米糠属于粗饲料。在120或160天前喂粗饲料不利于养鸡人:粮食价格高会增加养殖成本,米糠一类的粗饲料因为所含营养不足又会延长鸡的生长周期。所以粗饲料只会用在生长阶段过后的营养积累阶段。
4、对于所有食客所在乎的肉质口感和味觉感受来自于鸡在养殖过程中的运动量和营养积累时间的长短。问题出在这两点都和养鸡人的利益是冲突的。运动可以令肉质更紧实但会消耗能量,就会增加饲料成本,同时生长周期变长还会大大提高防疫上的风险。特别是生长期后段,每损失一只鸡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养了11只不赚钱的鸡。鸡肉的味觉感受来源过鸡肉内贮藏的氨基酸,氨基酸含量越高味觉感受越好。肉质和味觉感受最佳状态是放养条件下养殖周期在1年左右,有足够的运动量和营养积累,肉质还未老。对养鸡人来说1年鸡的做法风险极高,只有不计鸡损的农家才会养,做法是买回120或160天的成鸡,粗饲料放养至1年。
长篇大论之后不知道有没有给大家带来对鸡的全新认识?
乐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现在的签约荔枝、龙眼农户有326多户。从2020年开始公司为了禁用除草剂和降低农户果园中除草的人工成本而要求农户每年在果园内放养2批成鸡,每批周期为100天左右。不知道大家怎样定位这些只放养了100天的成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