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2022年关中地区小麦玉米“吨半田”小麦实收观摩暨研讨会,在宝鸡市岐山凤鸣镇朱家塬村“吨半田”示范田举行,实收测产现场再一次传来捷报:平均亩产812.93公斤,增粮增效显著。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任步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房玉林,陕西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睿教授、首席专家赵建兴研究员,陕西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薛吉全教授,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邀请的关中地市农技推广、科研等单位相关测产专家组专家,以及宝鸡市农业农村局、岐山县有关负责人参加了现场实收测产和研讨会。
岐山县凤鸣镇朱家塬村“吨半田”核心区30亩,播种品种为金麦1号。专家组依据农业农村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采用雷沃 DE80H 收割机,随机选择3点进行实产验收。实收面积10.13亩,共6753.37平方米,鲜重8683.00公斤,杂质0.12%,水分17.39%,不计收割机损失,按照国家粮食入库安全标准含水量13%折算得出结果。
该示范田去年10月18至19日采用宽幅沟播方式播种,亩播量17.5公斤。在技术管理中于11月冬灌一次,结合冬灌每亩追施小麦复合肥10公斤;今年春灌一次,结合春灌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进行化学除草一次,结合“一喷三防”亩喷施25%的丙环唑、30%的氯氟吡虫啉、99%的磷酸二氢钾,有效防治了病虫危害,呈现出成穗足、个体壮、穗大和粒饱的特点。
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确保粮食安全,2020年以来,在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的领导下,陕西省小麦产业体系牵头,联合陕西省玉米产业体系及各试验示范站、关中4个地市及部分县区相关单位和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周年冬小麦 夏玉米“吨半田”科技攻关和试验示范,初步探索出“吨半田”生产技术。试点工作从三原县、武功县、岐山县、富平县和渭南市富平县二黄试验站开始,经过两年的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效,2021年秋播扩大了试点范围,安排了29个试验示范点。
为了总结和不断完善“吨半田”技术,为下一步持续做好试验示范工作,辐射带动关中地区粮食产量的提升,从6月8日开始到14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对泾阳、三原、岐山等的“吨半田”陆续开展了实收实测,小麦产量较去年有了显著提升。
专家组强调,要加强“吨半田”技术在关中灌区示范展示,充分发挥该技术高产特点,助力陕西省“吨半田”技术模式的进一步示范辐射和推广。任步学在总结讲话中说,“吨半田”是各种优势技术的集成和叠加,找到了一套完整的技术路径和生产模式,为粮食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要坚定信心,紧盯目标,精准思考,挖掘潜力,积累经验,全力做好“吨半田”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工作。
记者:胡润田
编辑:魏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