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三县还属于保定吗,保定哪个县划为雄安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2 22:42:13

  编者按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个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在雄安新区设立3周年之际,梳理历史上的雄安,不仅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雄安,也可以更好地服务于雄安的建设和发展。

  1 悠久的历史传承

  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雄安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生息繁衍,距今最早的文化层约有7000多年的历史。

雄安三县还属于保定吗,保定哪个县划为雄安(1)

白沟河

  先秦时期,雄安地区处于中原王朝的北疆,介于华夏与戎狄之间。西周初立,燕国经营北方,燕国遂成为周王朝的北方屏障。在战国燕昭王时期,燕国为了防御西南的中山国、南部的赵国和东部的齐国侵犯,于公元前约334至公元前311年,沿易水北岸修筑了燕南长城。燕南长城西起易县太行山下,向东蜿蜒经徐水、容城、安新、雄县、文安等县,直至大城,总长近260公里。这条长城不仅是燕国的南境线,同时也是燕赵两国的分界线。

  秦统一六国后,置郡县,雄安地区属广阳郡易县。西汉时置幽州刺史部,雄安地区归其管辖。东汉时,该地区又归冀州刺史部管辖。自此一直到北朝,该地处于幽州与冀州之间,或冀州或幽州或由两者分而治之。

  唐代,雄安地区属河北道,河北道是北方军事重镇。安史之乱后,唐代宗瓜分河北之地,授安史降将李怀仙等人为地方节度使,成立成德、魏博、卢龙三个藩镇,时称“河朔三镇”,雄安地区为卢龙镇所属。五代时期,雄安地区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5个王朝的统治。同时,北方少数民族契丹势力不断强大,屡次兴兵南下。后唐清泰三年(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叛乱,为请求契丹援助,割让燕云十六州与契丹,雄安地区属于被割范围。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梁(今开封),建“大辽”,雄安地区遂成为辽国统治区域。后周显德六年(959年),世宗柴荣亲征伐辽,连收三关三州,将雄安部分地区收回,并在瓦桥关设雄州、益津关设霸州,“雄”名即源于此。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宋辽议和,以白沟河为界,自此,雄县、容城被一分为二,今雄县南为宋之归信,北为辽之归义;宋、辽两容城南北并立,共一百数十年,至金始合二为一。

  元朝建立后,定都大都(今北京)。元朝统治者认为“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因此将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及以西的地区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接管辖。1227年春,张柔到保州,将保州改名“保定”,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

  意,保定从此成为护卫京师的重镇。雄安地区作为保定下辖州县,成为拱卫京师的重要部分。

  明清时期,沿用元制。明洪武七年(1374年),由于其军事地位的下降,雄州被降为雄县。同年,将容城并入雄县。十三年(1380),析置容城县,复设安州及新安县,属保定府。清顺治元年(1644年),继续沿用明制。

  民国时期,雄安三县一直属保定管辖。期间,虽然随着形势需要,三县区划多有调整,但隶属保定的大体格局没有再改变。

  2 多元的文化特色

雄安三县还属于保定吗,保定哪个县划为雄安(2)

端村行宫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雄安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质,其中比较鲜明有燕赵文化、边关文化和畿辅文化。

  先秦时期,华夏王朝的政治中心地处中原地带,雄安地区则处在介于华夏与戎狄之间的北疆,其文化历经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既具有中原文化因素,也有着北方文化的特性。但总体而言,据考古发现,其文化属中原文化的范畴。

  春秋时期,雄安地区为燕国辖境。周桓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97年)受山戎侵逼,燕桓侯曾迁都临易(今容城县城东、雄县西北)。战国时期,赵国灭中山,得今安新之地,奠定了雄安地区“燕南赵北”的基本格局。当时的燕南古长城既是燕赵两国的分界线,同时也是燕赵文化的结合部。因此,雄安区域文化带有鲜明的燕赵文化的特质。

  汉唐时期,雄安地区的文化则呈现出鲜明的汉文化特征。在容城、雄县、安新等地,发现了很多汉代墓群,这些墓葬的主人多是西汉涿郡或东汉河间国的贵族,根据对其随葬品的考证,发现这里的文化具有幽冀两州边际地区的汉文化特色。唐时,雄安地区属河北道,深受唐文化的影响。安史之乱后,河北设“河朔三镇”。河朔三镇势力强大,有很强的独立离心倾向。陈寅恪先生曾指出,唐代自安史乱后,“虽号称一朝,实成为二国”,除拥护李氏皇室之区域,即以东南财富及汉化文化维持长安为中心之集团外,尚别有一河北藩镇独立之团体,其政治、军事、财政等与长安中央政府实际上固无隶属之关系,其民间社会亦未深受汉族文化之影响,即不以长安、洛阳之周孔名教及科举仕进为其安身立命之归宿。”由此可知,唐中后期,雄安地区文化受汉文化的影响有所减弱。

  宋辽金时期是雄安地区各民族文化交融比较鲜明的时期。宋辽时期,雄安区域处于宋、辽南北两个政权的交界地带,长期的对峙、交锋使其受到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澶渊之盟后,北宋在雄州、霸州等地设立的榷场更是大大促进了宋、辽两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女真族建立的金灭了辽和北宋后,迁都燕京,实行“南迁北徙”政策,女真人迁徙到燕山和华北一带居住,与当地汉人不断融合。雄安地区再次经历了和女真族文化上的融合。

  元明清时期是雄安地区以畿辅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时期。元明清时期,随着北京成为首都,燕赵地域成为畿辅之地。燕赵文化受京都文化辐射,产生了畿辅文化。清朝康熙年间,曾于白洋淀淀区兴建了圈头、赵北口、端村、郭里口四大行宫。康熙、乾隆也曾多次到行宫驻跸。

  雄安地区在漫长的文化变迁过程中,由于处于南北多种不同文化体系的交接地带,经历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交融,使得该地区的文化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和多样性。

  3 曾经的军事要地

  雄安地区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主要是在五代、北宋时期。

雄安三县还属于保定吗,保定哪个县划为雄安(3)

宋辽边关古地道

  五代时期,华北地区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的统治。到了后唐时期,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起兵叛乱,为向北方的契丹求援,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中原王朝因此失去了燕山山脉的屏障,变得无险可守。同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可以策马南下,穿越华北平原,直抵都城开封。后周世宗柴荣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于959年开始北伐,先后收复了三州三关(瀛州、莫州、宁州,瓦桥关、益津关、淤口关),并在瓦桥关置雄州,益津关置霸州,分别屯驻重兵。于是,三关地区就成了双方对峙的前线,军事地位凸显。

  北宋时期,宋、辽以白沟河为界分而对峙,雄安地区又成为宋、辽两国的边界地带。为了防御辽国入侵,宋朝在此地修筑了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即“水上长城”和“地下长城”。“水上长城”即在白洋淀上筑堤围河,修筑工事,一方面可以练兵,一方面可以抵御辽国骑兵南下。“地下长城”则是指宋辽边关古地道,据说是由杨延昭牵头策划修建的。据明嘉靖《霸州志》载:“引马洞,为杨延昭所治,始自城中,通雄县,每遇虏至,必以出师。”古地道连接雄州与霸州,长约35公里。这些地道既可用于驻军防御,也可用来传递联络,而且还可以利用声学原理探知敌情。

  1004年,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率大军南征,长驱直入,连续击败宋军,攻陷瓦桥关、定州,直逼北宋重镇澶州(今河南濮阳),剑指都城东京(开封)。在宰相寇准等人的敦促下,宋真宗决定御驾亲征。在交战中,双方互有优劣,最后决定议和,订立“澶渊之盟”。从此,辽、宋两国进入了一百多年的和平时期,但是雄安地区的军事防御体系依然存在。在金末元初蒙古兵南犯河北时,发现“惟燕南雄、霸数州乃三关旧地,塘泺深阻,鞑兵不能入”,可见当时雄安的塘泺体系(即白洋淀水上长城)还发挥着重要的防御作用。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同年,北伐中原,元帝弃大都北逃。明军占领了长城沿线,雄安地区的军事防御功能不再必要。洪武七年(1374),降雄州为雄县,标志其战略地位的终结。

  4 昔日的边贸特区

  宋辽的榷场贸易源自澶渊结盟。

  澶渊之盟前,太平兴国二年至四年(977年-979年),北宋曾在镇州、易州、雄州、霸州、沧州等地设有榷场,但不到三年时间就因宋太宗北上攻辽而废置。后虽偶有重启,但不久即又废。直到1004年澶渊之盟后,榷场才稳定下来。

雄安三县还属于保定吗,保定哪个县划为雄安(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