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966年这一区域对比
以1973年的地图为例看调整范围,红线为两省原省界
调整后,滞洪区全部存在于河南省,这样就需要把原属山东省的部分滞洪区域划到河南省,范县、寿张两县在当时都跨黄河和金堤河,也就是滞洪区。如果单单把山东省部分的滞洪区划走,范县、寿张两县就变得支离破碎,所以就以两条河为界限,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1、撤销了寿张县。2、范县、寿张县金堤河、黄河以南的区域分别就近划给相邻的山东省各县。3、两条河道中间的剩下区域为范县,划给河南省。4、东明县从河南省划到山东省。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寿张和范县,县域都跨两条河
1964年4月1日调整完毕,到这个时候,两省之间这一段的省界线就已经变成了今天的这个样子。不过在后来,这个尖角形地带内部还发生了细微的变化,由于调整后的范县,东西狭长101公里,南北宽却仅有7.5~20公里,总面积1030平方公里,交通、防汛不便,1973年12月为了有利于治水、防汛、除涝,以范县的“东五区”范围组成了中共范县台前工委,为县一级建制, 1978年12月成立台前县。至此,这个河南省深入山东省内的尖角以及附近的省界线完全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1969年卫星图上的金堤河流域,以及各重点城镇、位置
虽然经过区划调整,解决了金堤河水和滞洪区洪水入黄河、避免产生两省水事纠纷的问题。但由于当时采取的一刀切作法也留下了一些弊端。比如金堤南北村庄土地问题、范县县城建设发展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在今天已不算什么问题或者已经被解决。但是文化被割裂的问题却始终无法解决,像范县的旧县城留在了山东省,千年古县寿张被撤销等等,不免让人感觉有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