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我有一个朋友,是一名江苏的会计师,她曾经跟我说过:“中医嘛,太好学了。”
我问她:“为什么呢?”
她说:“中医就是背中药,背方子,把中药和方子背完了,中医也就学会了。”
实际上,没有她说的那么简单。
中医不同于西医,西医,特别是西医内科,只要通过CT、彩色B超、抽血化验、病理切片等一系列检查确诊了病情,那么,打开电脑“医师工作站”,按临床指南,临床路径,一路执行下去就可以。医师个人其实没有多少可以发挥的地方,按照循证医学的高等级证据来执行,是最靠谱的做法。
但中医就不一样,以我多次写过的“半夏泻心汤”为例,这个方子出自“伤寒杂病论”,在中国被称为“经方”,在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得到广泛运用。
它主要治疗什么呢?
能治疗急、慢性胃肠炎,贲门痉挛,神经性胃炎,消化不良,口腔黏膜溃疡等疾病。
但你若按图索骥,就按疾病来用药,如能治好,“纯属偶然”。
因为经方的使用原则并非按病下药,而是“方证对应”。
“方证对应”也不仅仅是按症状来用药,比如“半夏泻心汤”是治疗“呕而肠鸣,心下痞”的方子,所谓“心下痞”就是患者自我感觉胸下,胃上脘塞满了东西,很胀,但不痛。
那么,一遇见这种情况就投以“半夏泻心汤”,就有效吗?
不一定。很可能出现六个患者,好了两个,两个症状同前,两个反而越喝越胀的情况。
这是因为,这样用方,依然没有抓住“证”的实质。当然,要把握“证”的实质,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需要多年的积累,也需要医师的极其细致的检查。
但,我也不想把这件事情“玄学化”,我相信这背后一定有规律,并且可认知,可重复,现在让我们尝试做这件困难的事情。
[日本生产的“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为什么能治疗胃部胀满?
人之所以会感觉胃上脘胀满不适,但医师腹诊,或胃镜检查又查不到“包块”,用中医的宏观视角来看,或是有“无形气热”,或是有“痰饮“,或是有咕噜咕噜响的“泛滥之水”,或是胃气虚弱,或是有热结在里,或是有食积,情形复杂,不存在一方通*,一试就灵的道理。
这也是我建议患者就近治疗,多给医师一些时间的原因,因为,很多疾病是陈年固疾,多数医师需要一段时间的用药摸索,才可能真正对症。
回到“半夏泻心汤”去。
“半夏泻心汤”由七味药所组成:
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
在这个方子中,半夏擅化痰,干姜能除饮;黄芩,黄连能解热,消痞;人参,炙甘草,大枣合用能守护胃气,补益胃津。
从药物的功效来分析,这个方子,擅长治疗心下有痰和饮,同时脾胃又比较虚弱,寒热错杂这样一种状态。
“半夏泻心汤”之所以能消除胀满不适的症状,就是因为它能除痰饮,补益脾胃。
若患者心下并没有痰饮呢?
若患者心下并没有痰饮,是其他原因导致的患者胃上脘胀满,那么服用半夏泻心汤后,轻则无效,重则越喝越胀,甚至还会引起便秘。
因为那些药物以“化痰,除饮”的药物为主,你的胃脘假如没有痰饮,用了这些药物后,当然就越来越干了。
如何判断患者心下有没有痰饮呢?
我曾经详细写过用腹诊来判断的方法,但腹诊不容易掌握,而且依赖于医师的“手感”,如果当天医师手感不太好,也容易出现误差。
如腹诊后拿不准,可以用下面几点来辅助自己判断:
1、患者大便不成形,形似溏泥,可以初步判断为有水饮。
2、患者有腹泻的倾向可以初步判断为有水饮。
3、患者肚子咕噜咕噜地响,并且大便不干,可以初步判断为有水饮。
这时就可以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
水饮多,可再加“生姜”,食欲不振,脾胃虚弱甚,则可加大“甘草”的量。
若患者有“便秘倾向”呢,就别再用“半夏泻心汤”了,可以朝“大柴胡汤”的方向考虑。
附:大家可以结合下面我的这些文章一起看:
如何用腹诊判断上腹部有没有水饮:
如何缓解胃部痉挛:
大柴胡汤的使用指南:
欢迎关注*医师黄继斌 , 一个沉溺于中医古方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