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用药物治疗疾病是我国传统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它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将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腧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以发挥其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解毒化瘀、扶正祛邪等作用,使失去平衡的脏腑阴阳得以重新调整和改善,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中药外用药物作用直达病所,迅速、简、便、廉、验、容易推广,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小,患者乐于接受。
长沙市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开展各种中药外用治疗方法,效果明显。下面,长沙市名中医胡筱薇为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外用治疗方法。
(网络图,仅供参考)
1、中药打粉泡脚
利用合适的中药配方打粉后用来泡脚,其中的有效中药成分在热水的热力帮助下,渗透进皮肤,被足部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能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从而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效果。
自制祛风止痒方以白鲜皮、地肤子、苦参等药物为主要组成,用于皮肤瘙痒、银屑病、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
活血通络方以桂枝、红花、当归等为主要组成,用于肢体疼痛、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产后风湿、颈椎、腰椎间盘突出。
清热解毒方以黄柏、苦参、蒲公英为主要组成,用于痛风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蜂窝炎、丹毒等。
用法:中药打粉后先用开水泡发5分钟,兑成温水后泡洗10-20分钟。每日1次。
(网络图,仅供参考)
2、中药煎煮外洗
以中药煎熬成汤,外用清洗患处以达到治疗作用。
自制外洗剂以马齿苋、地榆、芒硝等为主要组成,用于急性痔疮疼痛、带状疱疹、丹毒等热毒內盛的疾病。将煎好的中药兑成温水后泡洗10-20分钟,每日1次。
3、神灯敷药
以透骨草、血竭、忍冬藤等具有舒筋通络、祛风寒湿、温经止痛功效的药物制成透骨血竭散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照射,使药物与人体皮肤接触后,在电磁波的作用下,更好地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
这样做使药物有效成分直达病所,由表及里地发挥舒筋通络、祛邪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疾病引起的关节肌肉疼痛的治疗。
(网络图,仅供参考)
4、穴位贴敷
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选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等调成糊状,再直接贴敷穴位,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穴位疗法。
主要开展的穴位贴敷包括敷脐疗法及三伏贴。
(1)敷脐疗法
是将药物放在脐中(神阙穴),上面用胶布或纱布等覆盖固定,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经临床观察,对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及生殖系统等慢性疾病有显著疗效。
如减肥贴,适应于单纯性肥胖为主,高脂血症,爱美女士、希望保持体重者;便秘贴适应于便秘(便干、腹胀)、不全性肠梗阻;消胀贴适应于腹胀腹痛,小儿积食,消化不良。
此外,还可自制利咽方外敷天突穴对慢性咽炎、慢性喉炎及慢性咳嗽行之有效。
(2)三伏贴
也是穴位贴敷的一种,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等有利条件,在局部腧穴上敷以辛温发散之药以振奋人体阳气,使达到阴阳平衡,宿疾得以康复的目的。
适用于风湿骨病,如关节痛、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等;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咽炎等。
还适用于妇产科疾病,如下焦虚寒、宫寒、痛经、带下量多、月经不调等;消化系统疾病,如虚寒性胃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虚寒腹泻;体质虚弱,亚健康等正气不足、免疫力弱的患者,同时也可以用于以上疾病的预防。
小儿体质相对较弱,小儿慢性腹泻、小儿厌食、消化不良、小儿夜间尿床等疾病易于在冬春季节及季节交更之时加重者也可选用三伏贴,连续贴敷3~5年,疗效更佳。
(编辑Anne)
火眼金睛也分不清蘑菇有毒无毒?吃蘑菇要学“八戒”?点击“了解更多”,看“大话西游之毒蘑菇”!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长沙市第三医院 肖智 姜如
湖南医聊每日分享健康科普资讯,欢迎关注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