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一中校园 图源:衡水一中官网
这所学校的办学资金来自社会和企业,教育教学、师资和学生管理多依托于参办的衡水中学。可以说,成立之初,衡水一中和河北衡水中学血脉相连。
不过,二者的办学历史和性质不同。河北衡水中学是一所老牌的公办学校,只招收本地生源;而衡水一中是一所年轻的民办学校,招生对象更宽,主要包括两个条件:本地及外地户口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全面发展、成绩优秀的学生。
这种“掐尖”招生的现象还体现在复读生的招收中。在衡水一中2021—2022年复读生招生简章中写道,“理科638及以上、文科620分及以上可随报随录”。
为了吸引优质生源,前述招生简章中还写道:“2022年高考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复读生,凭录取通知书全额退还学费(含省外)。”
这种特殊的办学模式,吸引了河北各地考生报考。成立仅一年,衡水一中的招生规模达到河北衡水中学的三倍,其中八成学生来自衡水市外。
同时,凭借着题海战术、严格作息时间表等措施,衡水一中很快取得了傲视全省的高考成绩,被称为“超级中学”“高考工厂”。
高三学生备考忙 图源:视觉中国
例如,2016年在河北衡水中学和衡水一中共同发布的高考成绩喜报上,河北省文科前四名、理科前四名均被这两所学校的学生包揽。这一年,这两所学校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达到139名。2018年,这一数字超过了200。
河北衡水中学和衡水一中通过“名校办民校”取得成功后,向全国各地扩张。据《中国新闻周刊》统计,截至2021年9月,这两所学校在国内不同省市揭牌的分校至少有21所,其中河北衡水中学分校13所,衡水一中分校8所,最远一所甚至开到了新疆。
持续近5年的切割
衡中系学校遍地开花的同时,跨区域招生、提前“掐尖”招生、办学规模无限制、收费偏高等问题饱受争议。
2017年4月,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揭牌。进驻浙江的这一举动,引发广泛争议,直接导致了教育部介入调查。
同年5月,民间教育研究机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公开举报衡水中学涉嫌违规办学,再次将衡水中学推上风口浪尖。
按照当时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民办学校应做到“五独立”,即“独立法人、独立办学、独立财务、独立招生、独立发证”。
而河北衡水中学与衡水一中长期处于“两校合一”的状态,与“五独立”原则不符。
外界经常分不清河北衡水中学与衡水一中 图源:视觉中国
曾在衡水一中就读的王安(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学生内部通常将河北衡水中学称为“本部”,将衡水一中称为“南校区”。
“这两所学校用的是一套管理体系,师资力量、教学资源、招生宣传,甚至连平时考试用的卷子和排名都混在一起。”王安说。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蒋建华曾到衡水中学进行调研,他也发现,此前衡水中学和衡水一中的教师资源很多都是共用的,“衡水一中作为民办学校,挂个衡水中学的名称能给自己带来效益”。
时代周报记者发现,在宣传层面上,河北衡水中学与衡水一中也常混为一谈。
譬如,衡水一中2016年的招生简章中的学校介绍板块,衡水一中称“全面推行衡水中学的办学模式,与衡水中学共享教育资源,具有一流的师资。”
2016年高考成绩的学生喜报上,落款处为河北衡水中学、衡水第一中学,从喜报的具体内容上看,并没有明确区分哪些学生来自河北衡水中学,哪些来自衡水第一中学。
2017年6月,河北省教育厅会同衡水市教育局对衡水第一中学和衡水中学进行专项检查,发出整改要求。
其中,对于河北衡水中学,整改要求包括:“去除河北衡水中学官网中涉及衡水第一中学相关信息,在涉及对外宣传内容上,不得发生河北衡水中学与衡水第一中学同时出现的情形。”
对衡水一中则提出尽快建立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制度,将资产过户到学校名下,控制办学规模,规范招生行为等要求。
外界认为,上述整改的思路是对河北衡水中学与衡水一中做切割。
目前衡水一中官网尚未更名 图源:衡水一中官网截图
截至2月16日中午,时代周报记者发现,河北衡水中学官网已经很难找到衡水一中的消息。但在衡水一中官网首页的右上角,仍然还挂着河北衡水中学的链接入口。
在学校概况中,衡水一中称:“衡水第一中学的落成启用,是衡水中学跨越发展的新起点”。
自立门户还是“换汤不换药”?
衡水一中改名,背后是“公参民”学校转制大幕的拉开。
去年9月,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施行,提出“六独立”要求(即独立法人资格、校园校舍及设备、专任教师队伍、财会核算、招生、毕业证发放),内容比修订前的“五独立”更具体。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除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教育部等部委也曾发文,内容关于“公参民”学校的转制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衡水一中改名,且明确是民办,这是必然的政策要求。”
不仅衡水一中,其他的“公参民”学校进行了更名。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以来,包括国际学校在内的非公立学校中,上海、广州、无锡、东莞分别有22所、16所、10所、3所学校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