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甜玉米最晚种植时间,甜玉米最晚什么时候种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3 01:36:18

夏甜玉米最晚种植时间,甜玉米最晚什么时候种(1)

在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看村,看什么村?看渔村,看山村,看专业村,看城中村;到这些村里看什么?看村庄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渔村看我省海洋强省建设取得的成就,通过山村看我省精准扶贫结出的硕果,通过专业村看我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铿锵脚步,通过城中村看我省城镇化的隆隆步伐……本报青年记者蹲点报告奉上这一组稿件,敬请关注。

夏甜玉米最晚种植时间,甜玉米最晚什么时候种(2)

种下甜蜜桃摘掉贫困帽

——我省精准扶贫的一个片断

2015年-2018年,三年内我省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51.6万人,8654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退出,圆满实现“2018年基本完成”的脱贫攻坚工作目标。2018年,我省对脱贫攻坚工作提出新的目标,“2018年基本完成、2019年巩固提升、2020年全面完成”。

——题记

站在桃树下的折叠梯上,抬头,手抓桃子轻轻一扭,一颗鲜红的蜜桃摘下……桃园里,桃子一筐又一筐。9月11日,蒙阴县垛庄镇桑园村旁的蒙山上,到处是采摘蜜桃的村民,到处洋溢着欢庆的气氛。

村民魏顺强摘下一个桃子,对记者说,临近中秋节时,桃子需求量大,这一单是威海的超市定购的,总共两万斤,每斤卖一块六,一单就能挣3.2万元。

正是凭借蒙山上3000亩桃树及其他种养业的帮助,曾有一半农户被认定为贫困户的桑园村,2017年底全部脱贫,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988元,目前全村仅有部分老人、病残者、无劳动能力者继续享受扶贫政策。

桑园村位于蒙山深处,出门四面是山,过去仅有一条土路通往外界。这条路最窄处只能容一人通过,村民到12公里外的垛庄赶集要走三四个小时。80岁的王宝顺告诉记者,小时候最盼父母带自己去垛庄赶集,然而当美梦成真的时候,刚从家里走到半路,自己就已累得哭了起来。多年来,村里以种高粱、谷子、地瓜等耐旱作物为主,一年到头,吃的是掺杂着大量野菜的绿煎饼。20世纪90年代,村民曾在山上种植板栗等经济果木,但也没走上致富路。

2014年,我省为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当年,桑园村416户中有213户被认定为贫困户,总计568人。2015年,桑园村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村。据了解,当年全省共确定像桑园村这样的省定贫困村7005个,贫困人口519.5万人。

马金存老人是桑园村568名贫困人口中的一员。他有一子二女,儿子长年在福州打工,两个女儿已嫁人,只有他和老伴在家务农。老人说,精准扶贫前的2013年,家里7亩山地主要种板栗,还有一点儿桃树,那一年板栗毛收入5000多元,亩均纯收入不到100元。

2014年,镇上依据山区地形、果树的比较效益,推出精准扶贫措施:种桃树。这年,镇政府无偿为桑园村发放桃苗2.4万株,全村平均每人10余株。2015年,镇政府为村里贫困户无偿发放桃苗23210株,平均每户110余株。马金存老人除了两次领取镇政府发的桃苗,自己又买了一些,在7亩承包地上种桃树苗4亩,近400株。

也就在这时,村里成立了宝增果品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同山东果树研究所挂上钩,桑园村成为研究所蜜桃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示范基地。合作社还是蒙阴县科学技术协会的科普示范基地,县科协每年到村里举办3-4次培训班。马金存虽然没加入合作社,但他经常来合作社听技术培训,加上管理用心,他的桃子个儿大、味甜,卖得很好。2018年,马金存的桃林产桃1.4万斤,收入1.4万余元。加上种板栗、养羊的收入,2018年马金存老两口收入2.8万多元,是2013年的五倍多。经过镇政府的两次推动,桑园村桃子种植面积由1200亩增长到3000亩,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12988元。

为了便于桃子销售,在扶贫政策资金支持下,桑园村投入54.5万元,修了2.5公里的水泥路,并和山外的道路连接上,现在收桃子的货车能直接开到桃林。汽车装满桃子,15分钟能到达垛庄镇。

2017年,全村213户贫困户成功脱贫,为巩固扶贫成果,他们继续享受精准扶贫政策。经过验收,从今年8月开始,马金存等140多户不再享受扶贫政策。

2018年,桑园村退出“省扶贫工作重点村”。

59岁的王贤明种桃树7.5亩,年收入2.2万元以上,已摘掉贫困户帽子。他在2014年加入宝增果品专业合作社,桃林中有2.5亩承包自合作社。合作社提供“夏甜”“秋彤”等优良品种,统一购药、施药,统一销售。今年,山东果树研究所在合作社桃林免费安装了虫害监测设备,免费向合作社提供*虫技术指导。王贤明说,没有合作社作后盾,他怎么也侍弄不了这么多桃子!他承包自合作社的2.5亩桃子,每斤比其他桃子多卖0.2-0.3元。魏顺强介绍,合作社内桃林每亩可使村民增收1500元。目前,合作社共有核心社员4名,带动种植户100多户,其中有19户曾为贫困户。

目前,桑园村有71户脱贫户继续享受扶贫政策。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桑园村正开展饮水、危房改造等工程,在做强桃业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村民老龄化趋势,推广种植花椒、榛子等管理相对轻松的经济林木。

(大众日报记者 刘春德 报道)

西瓜学问大品牌文章多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一个侧影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必须打牢产业振兴这个基础,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品牌目录制度,制定并发布了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评价地方标准,遴选推出一批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合作社)产品品牌。

——题记

“友光果业”“国伟果业”“金辉果业”……金秋时节,早已过了西瓜收购“热季”,但去往邢家常疃村的路上,西瓜广告牌依然让人眼花缭乱。“这些都是农户自己的西瓜品牌。”村党支部*邢宏志介绍。

坐落于潍坊市寒亭区固堤街道的邢家常疃村,是一个西瓜种植专业村。全村237户620多口人,80%的村民以种西瓜为生。在村里走走,几乎家家门口前都停了一两辆轿车。据邢宏志介绍,目前村里户均年收入十余万元,不少村民在寒亭城区和固堤买了房。

“这样的光景想都不敢想!”谈及往昔,65岁的村民邢世象唏嘘不已。邢世象说,他记事时,村里就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下一场雨路就变一次“脸”,泥泞难走。村里到处可见的土坯房无序分布,屋里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那时甭说汽车,村里连马车也没几辆。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这两样亩产过低,就种地瓜凑合着填饱肚子。

作为农村改革发展“潍坊模式”的探索者之一,这里的农民较早便有了品牌意识。1993年,村民郭洪泽注册“郭牌西瓜”,成为远近闻名的“西瓜大王”。经过多年摸索后,邢家常疃在2003年又打出“世超果业”“世泉果业”等西瓜品牌。截至目前,村里已有50多个西瓜品牌。

“注册品牌能多赚一半的钱。”“世泉果业”负责人邢世泉说。注册品牌前,邢世泉骑车去市场卖瓜,顾客总对他抱怨,瓜好吃,但下次来买记不清是在哪个摊位。打出品牌以后,客户买瓜就有了“坐标”,很快就能找到邢世泉,就算每个瓜贵几块钱,还是有很多人买。

“村民有了自己的西瓜品牌,不但有利于销售,村民之间还形成竞争,提高质量、注重信誉。现在我们邢家常疃是固堤街道西瓜种植第一村,固堤是寒亭区西瓜种植第一镇(街)。”邢宏志的口气里充满自豪。

现在,邢家常疃所在的固堤街道上,瓜农合作社有几十个。邢家常疃超过一半的瓜农加入合作社,凡加入合作社的,无不扩大规模,到外村租种土地。据介绍,邢家常疃总共有耕地700亩,其中650亩种西瓜,另外在周边村租种瓜田1300多亩。

近年来,邢家常疃的瓜业正走向一三产融合——由单一种植向瓜果采摘转型。每到西瓜成熟期的周末、节假日,寒亭甚至潍坊的市民便会带着孩子来村里采摘西瓜。邢宏志的瓜地在大路边,年均二十余万元的收入,四分之一来源于采摘。

作为“潍坊模式”的另一标志,这里建设了寒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园就在固堤街道,主导产业是寒亭西瓜、潍县萝卜,是我省三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园之一。产业园统一规划、科学管理,建设面积达90.7平方公里。包括郭牌西瓜合作社在内,目前已有12家农业企业进驻产业园。据介绍,郭牌西瓜合作社在产业园内建设西瓜四季立式种植示范园,占地1000亩,带动邢家常疃等周边村发展西瓜近6万亩。邢家常疃村民邢国防,在产业园租种郭牌西瓜合作社和其他公司的土地共80亩,种西瓜和蔬菜,年收入几十万元。郭牌西瓜合作社还在新疆、海南、辽宁、内蒙古发展种植基地,保证西瓜全年有280天不间断供应。

(大众日报记者 马海燕 王琛 报道)

城郊村嗖嗖“开”进市区

——我省城镇化的一个样本

截至2018年底,山东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1.18%,16市常住人口达到700万以上的有7个,我省城乡二元结构的坚冰正在消融。

——题记

在济南城区西北隅,著名景观“齐烟九点”之一的匡山脚下,坐落着富庶的匡山村,5800多名村民正书写着自己的新市民生活。

9月10日,天高云淡,秋风飒飒,记者走进匡山村,看见一条宽阔的马路笔直延伸,马路一侧是高楼林立的匡山欣苑小区,另一侧排列着快餐店、口腔诊所、服务驿站等便民场所。

来到村里的益民文体活动中心,一曲悠扬的葫芦丝合奏《康定情歌》传入耳畔。表演者之一的张希霞老人神采飞扬,她对记者说道:“我们也是城里人了,能过上这样的生活,真是想都不敢想!”

“以前从匡山到济南市里,要走整整一个上午。”回忆起小时候的场景,70岁的朱希珍颇有感触,“我记事起就住着土坯房,一到下雨天,雨水呼呼地往屋里灌啊,排也排不出去,屋外一脚下去全是泥。”

改革开放以后,匡山快速发展起来。匡山村集体企业如雨后春笋,匡山木材厂、铸造厂、汽车配件厂等企业应运而生。随着济南市区的发展,匡山村从一个城郊村变成城边村。从1990年开始,匡山村实行旧村改造,相继建成了别墅、多层住宅楼和高层楼。村党委委员程玉刚告诉记者:“现在从匡山去济南泉城广场,开车半个小时就到了。”匡山村已经与城市融为一体。

农民变市民,关键是解决就业问题,而解决就业需要发展产业。1993年,匡山村组建成立村级企业集团——山东匡山集团总公司。如今,匡山集团下辖12家村办企业,包括被誉为省城“4S航母”的汽车大世界、年交易额高达30亿元的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等。村办企业的蓬勃发展“抓”住了村里的年轻人。33岁的汽车销售主管陈勇,十几年前大学毕业就回到村里。“我本来就是学销售的,比较了一下,济南汽车销售最牛的就是我们村。”

在占地170多亩的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蔬菜交易分公司,记者看到一辆辆大货车不断出入。副总经理王长勇介绍,这里日均蔬菜交易量200万公斤,有固定业户1500余家。在良好产业的支撑下,匡山村资产总额达到35.78亿元,净资产6.92亿元。2018年12月成立了股份合作社,全体村民变股民,人均股份12万元。

“现在真是吃穿不愁。”徐寿全是匡山老年艺术团里年龄最大的成员,今年已经74岁了。他笑着告诉记者,他和老伴每个月都会领到1000块钱的生活补贴,过年过节过生日村里都会发钱。每年春天,村里还会组织老年人免费旅游,“我们已经去过北京、天津、海南等好多地方了,坐飞机住宾馆都不用自己掏钱。”

文体活动中心的排练还在进行中,10月8日的“匡山村九九重阳节文艺汇演”是她们期待的表演时刻。村党委委员程玉刚说,匡山村每年都会举行多场文艺演出,目的就是为了“让村民物质生活上去的同时,精神生活也不落下”。此言不虚——近年来匡山村先后荣获“山东省十大美丽乡村”“省级文明村”等称号。

“我们村的发展就像那个高铁一样,嗖嗖地向前开,开进济南,我们变成了城里人。”徐寿全老人还没说完,几位阿姨哈哈笑起来。

(大众日报记者 李岳岳 巩姗 报道)

小村渔业的升级之路

——山东海洋强省建设的一片枝叶

海洋牧场式养殖是先进的生态养殖方式。截至2018年底,我省创建省级以上海洋牧场83处,其中国家级32处,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山东海洋牧场综合经济收入居全国首位,“要垂钓,去山东”已成为全国钓友的共识。

——题记

秋日的日照海州湾从容平静,阳光温柔地倾泻在湛蓝的海面上。

9月11日上午8点左右,几十艘凌晨出海归来的渔船停泊在码头,附近的批发市场人声鼎沸,距海边不远处有几座小高层楼房——村里统一规划建设的40栋楼房,已建成11栋。

这个小渔村曾经的名字是“岚山头二村”,现在则是很文雅的“海州路居”。

“大虾五毛一大把,一年到头挣个几百块钱,少的才挣几十,穷的连地瓜煎饼都吃不上啊!”今年79岁的村民赵玉快捕了一辈子鱼,回忆起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家里的穷困潦倒,连连叹气。

“那时候村里八成以上的人都是靠打鱼生活,村里有4个生产队,9艘大的帆船,剩下的都是小木船。”海州路居党总支副*王伟向记者介绍,“渔网是用麻做的,经常得补,海上靠指南针辨方向,靠经验捕鱼,捕多捕少不一定。”

后来,村民逐渐由捕捞开始向养殖转型。村里最大水产养殖企业的老板刘清远,较早走上了创业之路。“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搞养殖,通过养殖扇贝一年可以赚二三百万。1994年我注册了日照市前三岛水产开发有限公司,这一干又是20多年。”刘清远说。

水产有了,海州路居的产业链不断延伸。“兴海鲜活水产品批发市场就是我们村出资在1997年建的,是周边最大的水产市场,也是农业农村部菜篮子定点市场,一年交易额26亿元。”海州路居党总支组织委员王均江说。

记者来到距离海边仅600米的兴海市场,上午10点多,市场的交易已经进入尾声。42岁的海鲜经纪人张浩刚刚卖完一车鱼。“我18岁就在这卖鱼,现在一天能卖一百多万斤,一年能赚三十万。”张浩对这个市场很感恩。

“去年政府给我们批了2000万元建设海洋牧场,海洋牧场规划很科学,底层播殖海参和鲍鱼,用网箱和吊笼养扇贝、牡蛎和各类鱼虾,是立体化的养殖。另外我们正在建设一个896平方米的海上平台,可以用来看护海洋牧场、进行海上垂钓。”据刘清远介绍,目前垂钓旅游每年能带来最少500万元收入,以后公司会将此项目作为重要发展方向。

2018年5月,我省出台《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提出打造海洋渔业综合基地是海洋传统产业升级行动的重要一环。“我们将把兴海市场升级改造成商业综合体,实现水产品捕捞、养殖、批发、风情购物街、电商中心等一站式服务。”海州路居党总支*刘森说。

(大众日报记者 陈辉 孙源泽 报道)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