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扁王基村冷库里,村民在整理火龙果。
王永刚(右)与村民促膝谈心。
村民正在摘火龙果。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高山峡谷占全州面积的98%,全州54万人口中有一半多是傈僳人,分布在横断山脉1.4万平方公里的半山地带,长期与世隔绝。如今,中国政府坚定有力的脱贫攻坚行动,让无数怒江傈僳人告别了穷困。
今年秋天,本报记者走进了怒江大峡谷,感受到了傈僳族人的脱贫勇气。
一户一方案
一边是刀砍斧凿的绝壁,一边是波涛汹涌的怒江,沿着泥泞的道路从怒江州所在地六库镇,驱车沿六丙公路蜿蜒20多公里后,泸水市大兴地镇自扁王基村映入眼帘。
记者首先见到的人,就是受中交集团党委组织部委派到怒江州泸水市大兴地镇自扁王基村担任第一*的王永刚。
2018年10月,王永刚离开工作生活了近30年的故乡,以一名扶贫干部的身份赶赴全国深度贫困地区云南省怒江州。
山高坡陡,土地贫瘠,适宜耕作的土地面积少,发展基础差、产出率不高,老百姓的经济收入低,让这位七尺男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王永刚最初与自扁王基村结缘于2009年的“五四青年节”,他在泸水一中开展“中交集团捐建多媒体网络教室”团日主题活动,“当时这里的贫穷落后面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一直想什么时候能有机会再回去看看,再为他们做点什么?”王永刚说。
自扁王基村坐落在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脚下,蜿蜒曲折的怒江从村边流过。全村600多户人家,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占了267户。
“春种满满一山坡,秋收只有一笸箩”的怒江州,是全国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之一,至今还保留着“溜索”和“茶马古道”。
在对贫苦户首次摸底过程中,蔡南文一家成了王永刚的“心结”。一面空心砖、一面木头柱、一块石棉瓦顶棚,三位残疾人在里面一住就是15年。第一次来到蔡南文家时,作为怒江当地人的普琦也着实惊了,“一家3口都是残疾人,这是多绝望的事情,这种情况怎么能脱贫?”
普琦略感无力地望向王永刚,正好看见了王永刚湿润的眼眶。
“一定要解决,而且要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被深度贫困震撼的王永刚一回到村委马上行动了起来。
那段时期,王永刚没日没夜地为这事四处奔波。3个月后,在政府、残联、企业等多方的努力和支持下,蔡南文一家的两层临街小楼终于建了起来。
住房有了,王永刚还为这一家人做了更长远的打算。他先是帮蔡南文把新房一楼租了出去,保障一家人有固定收入;又联系公益机构帮蔡南文装上了假肢,让他重新站了起来。现在,蔡南文见人总笑,说起话来也底气足了。
王永刚这次专门带记者实地参观了蔡南文一家的两层临街小楼,记者发现该楼地处商街,很容易作为商铺出租。楼周围地面已经作了硬化,上下整洁干净,整个居住环境焕然一新。
刚来到自扁王基村,王永刚便列出了保证2020年全村脱贫出列的一份“军令状”,自扁王基村共27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初来乍到,王永刚与村干部先是花了20多天时间摸底盘查,最终确认22户的住房问题亟待解决。王永刚与村干部商议采取“一户一方案”的措施来落地危房改造相关事宜。如今,这22户贫困户住房都已经改造完毕。
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王永刚的办公桌上,整整齐齐摆放着很多资料盒,里面装的都是当地贫困户的资料,从贫困户的家庭住址、致贫原因、联系方式到帮扶责任人、产业信息,十分详尽,他每天都要看上好几遍。“掌握了全村贫困户的第一手资料,便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扶贫计划和帮扶措施。”王永刚说。
在去自扁王基村崎岖的盘山路上,有一块耕地“挂”在陡坡上,因为这块坡地状如灯笼,人们叫它灯笼坝。
2016年10月,王永刚的前任、驻村第一*王慧奇协调各方帮扶资金一百多万元建起火龙果基地。
刚开始种火龙果这个项目时,就碰到了一大难事:火龙果种苗买好了,辅助种植的农业专家也请来了,村民们却不积极加入合作社。
王永刚了解到,主要是因为怒江州从没种过火龙果,大山里的傈僳族乡亲更没有见过火龙果。
王永刚就组织扶贫工作队人员,挨家挨户上门游说:“其实,咱村的日照、气候最适合火龙果生长,火龙果这种优质水果一年四季都结果,每个月可采摘,市场也能卖上好价钱。”
“火龙果基地的建设资金是为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请来的,不是贫困户就是交钱也不能加入;贫困户加入合作社不用交一分钱,火龙果卖出后就可以参与分红;贫困户还可以在基地打工,出一天工,挣100元工资。”
终于,蔡南文的妻子文又凤等首批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了。由于火龙果的长势与收成直接与每个员工的利益挂钩,他们工作格外精心。
为了让广大贫困户燃起对种植火龙果项目的致富热情,王永刚决定搞一次灯笼坝分红仪式。
灯笼坝分红,在这个贫困山村还是破天荒头一次。钱虽不多,但在村民心中分量不轻。
2018年8月,火龙果卖出了几千斤,收入3万多元,村里召开了分红大会,每户分得1000元。
2018年12月,傈僳族“阔时节”即将到来时,灯笼坝再次分红。乡亲们身着民族盛装,唱起感恩歌,并将一套精美的本民族服装赠给王永刚。
很快,主动要求加入火龙果合作社的村民越来越多,王永刚采用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形式,让火龙果基地越做越大。小小的灯笼坝从82亩扩大到了230多亩,成了怒江州最大的火龙果基地;村里还建起了两个大型养牛场;成立了一家经营农产品的村办企业怒江乡味经贸有限公司。
2019年12月,自扁王基村实现整村脱贫。
今年7月的一个好日子里,灯笼坝上挤满了老老少少,格外热闹。
上午10时许,王永刚走上台,清了清嗓子:“乡亲们,2019年咱村产业帮扶项目效益不错,纯收入53万余元,今天给大伙分红啦!”全村267户贫困户838人,平均每户受益1327元,人均422元。
“我种了几十年地,没想过自己还能成为*。”傈僳族贫困户李义妹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我已经是第三次参与分红了,这要感谢永刚*,是他和村干部扶着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祝兴妹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年到头,一家四口,人均收入不到4000元。得知情况后,王永刚带领驻村扶贫工作队成员多次到祝兴妹家里,鼓励他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祝兴妹家加入了自扁王基村荣新火龙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在今年7月份领到第一次分红。
“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福利。”祝兴妹激动地说,她的改变全因王永刚的一句话。原来,在一次入户调查时,王永刚曾经鼓励过她“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要鼓足干劲创造幸福生活”。没想到,这不经意的鼓励竟让她充满了信心和动力。看到此情此景,王永刚悄悄落了几次泪。大兴地镇党委*李雪花说,“从北京来了两年多,永刚做了很多大事,皮肤晒黑了,头发也白了不少。”
口袋富脑袋也在富起来
跟着王永刚的步伐,记者来到了火龙果种植基地灯笼坝。在大中午火热阳光的照耀下,几位美丽的傈僳族妇女身着民族传统服饰,正在采摘成熟的火龙果。果园里,还有许多火龙果树正盛开着鲜艳的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在怒江边构成了一幅十分艳丽的美图。这令几位同去的专业摄影发烧友激动不已。
面对这么美的画面、这么好的风光,王永刚说,在乡村振兴规划中,他萌生了发展观光农业的念头。实际上,周围的村子有好多农户正在抓紧装修,准备发展农家乐。
走入火龙果种植的地头,记者看到了第一代和第二代、第三代种植方式的不同。刚开始的种植方式是一株株火龙果散种,这造成了采摘、施肥的不方便。第二代的种植方式是一行一行的连片种植,便于施肥、采摘的半人工操作。目前,这里火龙果的种植又开始采取新的方式,主要是引进新的火龙果品种,对果实进行深加工等。
王永刚向记者说,这得益于火龙果种植新技术的突飞猛进。
今年4月开始,灯笼坝龙火果基地里,细心的村民发现,突然来了好几位陌生人,他们戴着大草帽,在地里一待就是一整天。
他们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罗为群博士团队,都是永刚*寻来的“宝贝”。
罗为群博士团队来了之后,王永刚带着他们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跑。15天后,患上溃疡病的80亩火龙果治好了;40天后,40多名村民学会了新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治理技术;90天后,一个占地8亩的新品种育苗基地种上了新苗……
“每天几乎都在改变,我算是彻底见识了科技的力量。”村民文又凤说。罗博士团队无偿提供的种植技术和品种,不仅改变了以往火龙果靠人工授粉的方式,减少了人工劳动,而且新品种产量高、口味好,储藏的时间也更长。
在由中交集团援建的两个冷库里,记者看到,几位傈僳族村民正在抓紧包装发货,火龙果两天内就能发到上海。由于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又不用农药、化肥,这里的火龙果十分畅销。
被誉为致富带头人的祝荣新,是自扁王基村现任团总支*,今年荣获“云南青年五四奖章”。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2017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中交集团的帮扶下,祝荣新成立了泸水荣新火龙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火龙果基地。合作社采取“公司 种植大户 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经营和分配模式,把全村贫困户267户838人纳入合作社,火龙果成为自扁王基村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龙头产业,祝荣新迈出了带领乡亲一起脱贫致富的第一步。
2018年,村里成立村办企业怒江乡味经贸有限公司后,祝荣新担任总经理。公司主要经营草果、核桃、火龙果等当地农副特产的生产和销售。截至目前,共为乡亲销售各类农副产品总额达220万元。
用祝荣新的话说,傈僳人要彻底脱贫致富,在富口袋的同时,要让脑袋富起来。这两年,祝荣新组织了大批农村年轻人,到东南沿海地区学习先进的种植理念和技术。他先后数次去我国火龙果主要产地广西学习溶岩地带的种植技术,还到上海和江浙地区考察冷库保鲜技术以及火龙果切片脱水加工技术。(本报记者 陆培法)
(本版照片均为杨烨摄)
《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10月22日 第 05 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