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青瓦
瓷器鉴定真知堂:更直接的证据在于李白的诗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青丝是中国人特有的头发,乌黑发亮的青丝是美女必不可少的特征之一。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李商隐的《无题》中的青鸟就是青黑色的鸟,肯定不是蓝绿色,那种蓝绿色的小鸟从古至今称为翠鸟。
“欲向何门趿珠履,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杜甫的《短歌行》中的青眼,显而易见是黑眼珠子而不是老外的蓝眼珠子或绿眼珠子。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三折:“ 刘娘娘 不索把三尺青锋赐, 寇夫人 他自拣一搭金堦死。”这青锋宝剑也肯定不是蓝绿色,而是近于玄黑。
翠鸟的蓝色
瓷器鉴定真知堂:证据已经够多了,中国古代的青色并不是今人理解的介于蓝绿之间的那种颜色。我们今天的误会主要来自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个词。
那么,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颜色是如何;来的呢?遍寻资料,中国古代找不到这个词。这个词来自于伟人*的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极有可能是伟人的诗句传播影响实在太大了,所以这个词尽人皆知。
中国古代确有七采一词。亦作“ 七彩 ”。七色。传汉代《西京杂记》卷一:“ 高祖 斩白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烂七采之炤燿,漫五色之煴烟。”这里只说是七彩色,并未指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
那么,青色是否是指绿色呢?比如“青山绿水,青山依旧在”。青山的青应该也不是绿色,绿色的山极为少见,多为绿黑色。
瓷器鉴定真知堂:青黄不接,这里的青苗肯定是绿色的,但是它出自《元典章·户部·仓库》:“即日正是青黄不接之际,各处物斛涌贵。”可见这个青指绿色是元代才出现的。
青梅竹马,这个肯定是绿色了。语出李白《长干行》之一:“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 ,两小无嫌猜。”青色可指绿色,提早到了唐代。
水墨丹青,这里青肯定是黑色的。要不过还有青绿山水一说。"青绿山水"作为一种中国画的技法,以矿物颜料石青和石绿为主,宜表现色泽艳丽的丘壑林泉。这里的石青为蓝色。
青绿山水始创于唐代,南宋时期,青绿山水画风复兴。以赵伯驹兄弟俩的作品最具代表性。传赵伯驹《江山秋色图》现藏故宫博物院。图中写秋日的山川景色,峰峦、河流、飞瀑、村落、长桥、栈道、松柏、修竹、车马、舟船、行人、渡者,画面极为丰富。"可见宋代的青可能指蓝色了
宋代 江山秋色图
瓷器鉴定真知堂:。
好了,我们通过这些中国古代文字和文化分享,大致可知道青色在古代其实是指一种接近于黑色的深藏蓝色。而最早出现以青色代替绿色的青梅竹马,来自于诗人李白,很有可能是一种诗人的想象和创造,属于文艺性的创作。
而青绿山水的出现,唐画无考,最早作品为宋代,则青色代指蓝色最早应该出现在宋代。
所以,我们明初的文献里出现的有“有青色及五色花者,且俗甚矣”《格古要论》中御土窑记载:“元朝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字者高,新烧大足素者欠润,有青色及五色花者,且俗甚)这里说的青色花瓷,就是元代的青花瓷,肯定不是蓝花瓷。应该说在元朝和明初时候,青色在绝大多数正式场合指的还是那种偏黑的蓝色,而不是蓝色或者介于蓝绿之间的颜色(介于蓝绿色之间,来自于对*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