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盘怎么测水,罗盘如何准确纳水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3 05:37:29

我的地勤

(曾广伦)

地勤,是航空兵部队中人数最多的团体。一个团,一般由四个机务中队组成:一、二、三中队负责飞行保障,四中队负责飞机的定期检查。一个师,还有修理厂,负责飞机及设备的修理。所有直接在飞机上工作的人,都是地勤。在航空兵部队,除空勤外,地勤的待遇最高。地勤,是技术性很强的行业,专业分工非常细。有机械、军械、电气、仪表、无线电、雷达等等。装在飞机上任何一件东西,都有人管,一旦出事,都要追究责任。

正值文化大革命期,“知识无用”的口号冲击着部队。“带手表谁还学过理论”的“指示”直接危害着空军。我,就在这样一个时期,走进了地勤的行列,被作为中学毕业生的一个试样(同时有高中、小学毕业生),分配到航空机务中队,从事飞机无线电专业的维护工作。

从那天开始,没有学过任何无线电专业知识、只认识一个无线电元件--喇叭的我,在一名老兵(时称一帮一)的带教下,开始了我至今长达三十多年的航空电子专业工作。

“哇,这么复杂的东西,我连见都没见过;这么多的开关、旋钮,我啥时候才会使用操作;那么多的仪表数据,我怎么能记得下来;那么多的规定要求,我啥时候才能掌握......。”

“不要急,也不要太紧张,先学会做一件事,熟识了再做第二件事。这里有得是时间,今天学会一件,明天再学第二件。天长日久,循序渐进,只要你有恒心,啥都能学会。”一帮一教导我。

果然,第一天,我学会了清点工具。无线电专业的常用工具不多,一帮一教我清点时,数量是17件。其实,那都是些很常见的工具。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么重视清点工具。一帮一告诉我:“一把解刀丢在飞机上,当飞机上升、下降或者倾斜时,这件‘外来物’就会在它的周围自由碰撞,可能引起导线短路、也可能卡滞操纵系统。飞机在天上可不能出问题,一出问题就会摔飞机。机毁人亡就是一等事故。查事故原因的时候,立即就封存工具箱和工作日志,查你工具是否齐全,查你的工作是否有错漏。一旦证实是你的责任,就得坐牢。”就在这一天,我学会了清点工具,并记住了每一件工具的名称和数量,还多少懂得了一点“为什么要清点工具”的道理。

就这一点点收获,足以使我兴奋了好一会。我毕竟学会了一点东西。从那以后,我毕竟替代了一帮一清点工具,使他减少了一件事。我有了成功的激励,我自信还能学会第二件事。

我开始盼望飞行。因为只有飞行,才能进行飞行准备,才可以上飞机做我想做的事。我渴望多知道一点东西,总是利用“早请示”、“晚汇报”之余,找一帮一问这问那。

第二个飞行日,我学会了填写工作日志。一帮一告诉我:工作日志,就是你当日的工作计划。在你工作之前,必须详细地把你将要进行的工作逐条逐项地写在日志上。有些重大的工作,要无线电师(干部)批准,工作结束时,还要验收签字。一般性的工作,自己填写,工作结束后,逐项核查。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每天,必须以此为起,以此为终。

我们今天的工作主要有四项,你来写:

1.清点工具。

2.进行雨后外部检查。

3.更换罗盘防潮沙。

4.通电检查。

从此,航空机务日志上有了我的笔迹。它将跟随着这架飞机,把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完整地记录下来。它,使我养成了做事要有计划、要有记录的职业习惯,要有随时经受得住检查的扎实作风。

对工作的渴望,形成了不顾一切的热忱。在一帮一的带领下,我开始按规定的路线进行外部检查。从左机翼底的无线电高度表天线--机身右侧的超短波天线--右机翼底的无线电高度表天线--前舱的罗盘接收机--领航舱--机翼上的罗盘天线--短波天线--通信舱。总之,自左至右;自前而后;自上而下的规律适用于大至飞机整体、小至一台机器的面板的所有检查。

前人确实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这路线、这程序,有效地避免了差错和遗漏。为之,不知付出了多大代价;有它,也不知挽回了多大损失。它,就出自平凡之辈。

“向战斗胜利负责;向阶级兄弟的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负责”仿佛就在耳边回响。我反复回顾了自己的工作,在确实保证一切良好的前提下,向机械师报告了“准备完毕”的情况。

绿色信号腾空而起,开飞了。一帮一和我维护的轰炸机,昂首飞向碧蓝的天空。它那勇往直前、压倒一切的气势,久久铭刻我心。

完成轰炸训练后,战鹰顺利返航降落。机组人员齐心协力,把飞机推进机库。按规定,我认真地征询了驾驶员、领航员和通信员对无线电设备的使用意见。当他们伸出大姆指,拍着我肩膀说“好的”时候,我兴奋得眼泪都要流出来。

“啥是第一印象?”这就是我军旅生涯的第一印象。这“好的”来之不易。她要你有本事;她要你有热情;她要你有责任;她要你付出辛勤的劳动。正是为了“好的”回答,她激励我一生。

尽管十几小时的飞行时间很长;尽管飞拂晓、飞黄昏的科目必须起早贪黑;尽管严寒下皮工作服内的衬衣已被汗水湿透;尽管烈日下的机场跑道布满了火苗般的热浪。但我毫无疲劳的感觉,毫无厌倦之意。这一切动力,均源自责任和热爱。

爱因斯坦说得好:“我渴望能把异常优美的乐曲表达出来,就逼着自己提高演奏技巧。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热爱有许多功能:热爱使人专注;热爱可以抗干扰;热爱才能持久;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爱可以出效益;热爱可以创造人间奇迹……

自学路

“学好手艺,到那儿都用得着。”我记住了南斯拉夫电影中的一句台词。

“你要立足,就得有本事。”

我真的很想有本事。非常佩服那些科学家。诺贝尔奖获者的一篇论文,就能开工厂;一颗原子弹,就能使日本帝国屈膝投降;依靠科学,把人从极低的生产效率中解救出来;利用科学,把人造卫星送上太空。

我整天面对的这架飞机,就是科学工作者们智慧的结晶。

科学,真的太伟大了,太深奥了。

我甚至还想到,我们应该在科学上多下点功夫,多用点时间。别老在学习“老三篇”、早请示、晚汇报上花太多的时间。正是这危险的白专念头,潜伏在心,在只红不专的年代,常惹麻烦。

“幺--两--三”、“幺--两--三,声音好的。”我反复用喉头送话器说着那些毫无意义的话。超短波把我的声音传至九霄云外。“林副主席最近向全军发出‘要准备打仗’的号召”,罗盘接收机收到了中波传来的清晰信号。“滴--答答--滴”我用电键发出那些最高明的译码家也无法破译的短波数码。我陶醉于我的无线电工作,我充满了骄傲和自豪。我满以为学会了一帮一教给我的一切。

一架架雄鹰腾空而起,紧接着,又见一批批战鹰轻盈着陆。繁忙的机场,穿着黑色皮工作服的地勤们,有的在挂弹、有的在加油、有的抱着机件在滑行道上跑。

07号,再次装满了炸弹,仰着头,在两副螺旋桨的“呼拉--呼拉”声中向跑道滑行。突然,在不该有人的滑行道中央,冲出一个年纪较大的人,将双手交叉着举在头上,示意飞机立即停下。

在万众注目下,竟有人把将要起飞的飞机停下?他是谁,为什么要把我们的07号停下来?瞬间,只见机械师飞快地跑出机库,向着07号停下的地方跑去。

在机械师的示意下,全机组乃至全中队的人员都出动了。众人把默默无声的飞机推回了机库。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外行们都焦急地打听着出了什么事。我真的什么也不知道。

07号就因为他--中队长的中途拦截,没有完成任务,影响了千次率,并立即取消了当天的一切飞行,没有完成预定计划。“五好机组”中断了。

尽管是机械原因,不是我无线电的责任,但我毕竟是07号机组的成员。我们都有强烈的荣誉感。飞机出事,我们都不容光。

没隔多久,全大队集合,传达上级的通报。中队长立三等功。

“这不是因祸得福吗?我们的‘五好机组’都没了,他却要立三等功。”我带情绪地问一帮一。

“这是非常值得的三等功;是名副其实的三等功;是令人佩服的三等功。”一帮一坚定地回答我。

“因为中队长技术高明,能从发动机的声音判断出发动机的故障,并且在检查中证实了他的判断。他的‘洞察力’、他的‘敏锐性’、他的‘果断性’挽救了三个阶级兄弟(飞行员)的生命,挽救了几百万国家财产,确保了武器装备的安全。给他三等功,你看值不值?”

我沉默了。我在思考。

人生啊,有多少东西要学,有多少东西不知道。

我庆幸,能有这样的集体,能有这样的人。

我感谢我的一帮一,他就是我身边的长辈和老师。

正是一帮一这种“经常性”的教育,能使我及时地学到贴合实际、触动灵魂的东西。

中队,并未因07号的“五好机组”中断而沉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队长成了全师的议论中心。

“真是行家,能从声音判断出发动机的故障。”

“真够胆色,能果断地把即将起飞的飞机拉回来。”

“真够本事,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要是飞出去,肯定回不来的危险故障。”

是经验丰富吗?不仅是。是责任感驱使吗?不仅是。是技术高明吗?不尽是。艺高人胆大?

我反复地思索。因为这件事深深地刺激我的灵魂。

权威?--对。这就是我心目中权威的形象。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我瞬间明白了我和中队长的差距。会清点工具算啥?会填写工作日志、会外部检查、会通电检查就值得自豪?

太井底蛙了,差太远了。

“如果我是飞行员,我肯定选中队长这样的人维护的飞机。那才叫人放心。”我心里想。

“在没有发生问题之前,就能预示问题可能发生,采取必要可行的措施,预防事发。这就是预见性。”

“机务维修,必须贯彻‘预防为主’这一中心,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飞行安全。”这是我们的行业之道。

“我真的太浅了,那有一点预见,那有一点洞察力,那有什么本事?”

看到差距,能激发动力。算我有福。

凭着年轻的冲动,我巴不得以血代墨,永记我求学这一刻。

我必须学,必须面对这架飞机,一点一滴地学下去。

从需要开始

激情,是人生海洋中的波涛。她与平静的湖水相比,不同的是--更加辽阔、更加惊险、更充满活力和更有气魄。

在激情的驱动下,我急匆匆地跑到军人服务社,在6元津贴许可的范围内,选择了我必须的学习用具。

这笔记本,并不陌生。十多年的学生生活,几乎都与装在书包里的它形影不离。

今天的笔记本,与过去的笔记本从感觉上完全不同。过去,是老师要我做笔记。今天,是我自己要做笔记。过去,我是学生,记录的是学校的学习生活。今天,我是解放军战士,记录的是我在钢铁长城里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事。过去,我是少年、青年,是没有参加工作、不能独立的人。今天,我是成人,是独立的,是有工作单位的人。

总之一句话,这个笔记本,是记录我步入人生的重要转折关头用的第一个笔记本。

如此重要的笔记本,在首页写什么呢?

“对--写上我的大名。再写上启用的日期。”

写完了,反复看了看,不满意。空白太多,字体也不好。

总觉得还要写点什么。左思右想,脑袋里的料的确太少,怎么也想不出写什么好。

“写几句豪言壮语吧?”那年头因为说得太多,不感兴趣。

“写两句心里话吧?”那年头要是被发现,要被揪辫子。

对了--在笔记本上写上文化革命旗手的话,绝对不会错,对激励自己也挺有用处。于是,在仅有的知识范围内,经过有限的选择,最终在我的第一个笔记本上写着:

“学下去,站起来,世界上没有学不会的东西。”

--鲁迅

几十年过去了。从这17个字开始,至今,我虽有了千万字的笔记,但是,正是这17个字的激励,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让我继续学下去;在我即将倒下去的时候,他鼓励我要站起来。

自学,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那些走在人类前头的科学家,他们所从事的事,到了最关键的阶段,都是靠自学而成的。人类的早先,并非先有先生(老师),而是先有学者。自学,是成才之路。研究,只是自学范畴内的一个项目。

自学,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虽然只要认字,懂一点数理化的人都可以自学,但最终自学成才者寥寥。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然而,成功(成才)者们均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恒心”。

“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

这是我小时候读的一篇课文中的一句话。

人生,是一次长跑;是一次攀登。恒心、毅力和耐性,是决定你成败的关键。

“铁棒能磨成针吗?”

“那得多少天?多少年?”

我自量没有那种毅力,至多能磨几天。因为在今天的时代,一根针只值几分钱。我不会去做这件事。前人为什么能做呢?因为他需要。

是的,需要。

需要--才是真正的动力。

我需要对我所面对的这架飞机的无线电设备有一个透切的了解;

我需要知道无线电在飞机上的作用;

我需要掌握无线电设备中的每个元器件都是干什么用的;

我需要了解无线电是谁发明的;

......。

我需要知道的东西太多了。我必须学习前人的成果,利用前人的宝贵财富来丰富自己。

从最初的一步学起

无线电,充满了神奇。人类神话中的顺风耳、千里眼,最终实现了,靠的是科技。使顺风耳、千里眼变成现实的技术就是无线电。

正因为无线电太神奇,太奥妙,太高深莫测,又会使人产生畏惧和自卑的心理。

我害怕,我怕组织选错了试样;我想学,却不知从何学起。

“看人,得从他最初的一步用心看起,方能明白。”曹学芹说过。

“学无线电,是否也应从它最初的一步学起呢?”

我并不自信。

如果说下决心想学,购买笔记本准备学,这些都是外围准备的话,“学无线电,是否也应从它最初的一步学起呢?”这是我迈进电子行业的第一个问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千里之行的第一脚。

我开始寻找。我已对“别人说的”不那么尊重了。我必须看到文字材料。

窄小的储存室里,存放着我们全中队的所有财产。我记得那里有两箱子旧书。我要找我急需的书。

还是在一帮一的帮助下,从其他人那里借到了我急需的书。

环境可以改变人,但人同样也可以改变环境。我明白了,为什么在两箱旧书里竟找不到一本我所需要的书的原因。尽管“知识无用”,知识分子倒霉挨斗,尽管我们从没有戴过任何手表,而“戴手表谁还学过理论”的巨头指示却天天笼罩在营区上空。生存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并未因此而改变,他们仍有自己的主见。“靠嘴巴子养活不了人,一技之长可防身。”那些好书,一一都被老兵们珍藏起来,而那些批斗文章、《红旗》杂志却装满两箱。

“什么是如饥似渴?”

“什么是如获珍宝?”

我有了切身的感受。

“1895年5月7日,俄国人A.C波波夫(1859-1906)首次表演了他的接收机。此日被确认为无线电的发明日。”

我好像突然明白了:难怪每年5月7日这一天,要对全师的无线电专业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原来今天是无线电的发明日!我深信自己能永远记住这个日期,因为它不仅是无线电工作者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五七”指示发表的重要日期。

“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表演了他改造的赫芝振荡器;表演了无线电信号的发射(距离为250米);并发出第一张无线电报。”

“1897年,波波夫在波罗的海军舰队里实现了640米距离通讯;同年,通讯的有效距离提高到5公里。”

我需要了解,我应该知道前人为无线电事业做了什么。

1729年,美国的S.格雷(Gray)发现电是可以传输的,并且第一次用铜线作导体。

1735年,法国C.达费伊(Dufay)把电分成阳电和阴电两种。

1745年,德国E.G.冯.克莱斯特(Kieist)和P.马斯申布罗克(Mussohenbrock)分别发明了莱顿电瓶(电容器)。

1800年,意大利A.伏尔塔(Volta)发明第一个干电池--伏打电堆。

1803年,德国J.W.里特发明蓄电池。

1820年,丹麦H.C.奥斯特(Oersted)发现电磁现象。

1825年,法国A.安培(Ampere)和德国G.欧姆(Ohm)分别提出安培和欧姆定律。

1828年,德国J.施韦格(Schweiger)制成第一台动圈式检流计。

1831年,英国M.法拉第(Faraday)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32年,美国J.亨利(Henry)发现自感应现象。

1855年,法国J.M.高盖恩(Gaugain)发明阴极放电管。

1860年,德国J.P.赖斯(Reis)发明振动膜片送话器。英国J.J.汤姆森(Thomson)发现电子。

1865年,英国J.C.麦克斯韦(Maxweu)提出无线电波传输模型。

1877年,德国E.W.西门子(Siemens)发明动圈式扬声器。

1895年,意大利马可尼(Marcorni)在意大利的Bologna附近用无线电信号进行通信。俄国A.C波波夫(Popov)已将无线电信号送到600码远的地方。

从1729年导线的发明,到1895年发明无线电,人类在这阶段,整整花去了166年。如果从使用公历计起,则需1895年!

我听到了前人的脚步声,我看到了他们为无线电事业典造的阶梯。试想,要是没有导线、没有电瓶、没有电容、没有电感、没有电阻、没有送话器、没有电流表、没有扬声器、没有电子管,那会有今天的无线电事业。

我惊叹这些纯属人类制造的精灵,在人的组合下,一旦“血脉”相通,便赋予生命,成为人类的顺风耳和千里眼。

就从导线--电池--电容--电感--电阻--电表——送话器--扬声器--电子管这些纯属人类制造的精灵那里学起吧。我感觉找到了入门的钥匙,我信心倍增。对的,我必须从最初的一步学起。

首遇故障

几个月过去了。我的笔记本里已经把前人自1895年以来发明的无线电元器件都记录了下来。我已经能够清楚地解释“喇叭为什么会说话”的童年疑问了。

看着日益丰满的笔记本,我想:前人,要搞点东西真难。今天遍地都见的导线,竟耗费人类数千年的时间;即使从公历算起,也花了整整1729年!今天,几乎每个家庭甚至每个人都有的干电池,竟花了1800年才发明成功。后人,真幸运,特别是在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成果一旦公布,论文一旦发表,当天或最长不超过一月就立即知道。

边学边想,伴随着我。在这飞逝的时光中,我面对自己维护的这架飞机,已经能够回答一些表面的、最基本的问题了。

记得有一天,飞行员老宋提着他的飞行帽来找我。

“老广,帮我检查一下飞行帽。”

“好的,有什么问题吗?”我充满热情。

“耳机声音有时断续,顺便也帮检查一下送话器。”

我从备件葙里小心地取出万用表。依照一帮一曾经教我的方法,搬动旋钮,放在电阻测量的位置,短路表笔,先调零。然后,将两表笔插入飞行帽插头的3、4号孔中。电表立即指示,阻值为2200欧姆。正常。再将表笔固定好,摇动插头软线,“糟了”表针摆动。可疑,再反复,依然。判断耳机软线接触不良。

飞行员高兴极了。轻轻地拍着我的头:

“了不得啊,小伙子,才几个月,什么都能干了!”

我也激动万分。这毕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全凭自己的能力,为飞行员排除了他的飞行帽的故障。我飞快地跑去找一帮一,因为他才能解决软线接触不良的问题。

因为此事,我受到了表扬。

“一个新同志,能够熟练地使用万能表,准确地判断出耳机软线接触不良的问题,有效地避免了空中联络可能中断的故障,这是难能可贵的。我们有些老兵,入伍多年,连万用表都不知道咋样使用。”中队长在全体军人大会上讲。

确实,三年、五年的老兵,不会使用万能表的人,在当时的环境中并不见怪。问良心,谁教育了他们。我们的司令都说了:‘带手表谁还学过理论’,谁敢去学?再说,三用表在当时是部队一件较贵重的仪表。分工专人保管,是不能随意使用的。要是损坏了,要处分的。“明哲保身”,老兵们谁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我不同,我是新兵,我不懂那些道理。我太好奇,我对那玩儿具有强烈的*。我几乎每天都要试试它。用它测人体电阻、测水的电阻、测湿土的电阻、测油料的电阻、测电池电压、测起动电源的电压。总之,一有机会,爱不释手,测个不停。

也是苍天有眼,机会给了爱它的人。

初经考验

每个热血青年,当他投身到集体的熔炉时,都会情不自禁地炫耀自己的光。学机械的,以成为各专业的“机头”为荣;学电气仪表的,以自己专业的干净、显要为傲;学无线电的,以其神秘、深奥自居;学军械的以自己凶猛的火力、最终靠他*敌为得意。

飞机,由各个专业组成。就象人体一样。仪表是眼睛;无线电是耳朵;发动机是心脏;起落架是腿;电路是神经。只有这些东西还不足以具备“*伤力”,军械就是飞机*伤力大小的重要标志。

瞎子、聋子、心脏病者、瘸子、神经病者在战场上与敌对抗,能有几分得胜的把握?

离别郁郁葱葱的南国,踏入冰天雪地的中原。转眼间,麦子熟了。李辛店驻地周围无比辽阔的田野上,望无边际,一片金黄。偶尔吹来一阵凉风,麦香伴随麦浪,水乡人难得见到的神州景象。

这也是一种见识。是我对大中华地大物博的一种切身感受。

“要加强训练,要准备打仗。”军委的号召响切军营。

“要保证飞机良好,故障不过夜。”这是每一个地勤都非常熟识的口号。

一个飞行日紧接一个飞行日。

每当我看到满脸通红、汗湿衣衫的飞行员摘下飞行帽离开座舱时,我就急忙扛着梯子来到机翼旁,手扶梯子,生怕瘦弱的梯子经不住他们健壮躯体的冲击。

当我从老兵那里知道,有的飞行员在长达5、6小时的飞行中实在憋不住,把小便尿在裤子里的时候,我对他们充满了同情和敬意。

“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的题词激励着空军。

飞行员,是空军的重要标志。也是空军战斗力的重要体现。他们的工作最危险;他们的飞行条件最恶劣;他们的训练最严格;他们的历史最清白;他们肩负的责任最重。没有飞行员,就不能成为空军。

学习他们,在生与死的考验中面不改色;

学习他们,面对事故和差错,始终抱着负责与忠诚的态度;

学习他们,克服人生的各种干扰,始终面带笑容地夸奖别人的坦荡胸怀;

学习他们,刻苦勤练,为保卫祖国领空贡献一切的敬业精神。

紧张的飞行,送走了一架架飞机,又迎回另一架飞机。

机组--无论那一个专业的人,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就都各就各位。加油的加油、装弹的装弹、擦飞机的、搬螺旋桨的,每个人都无需吩咐,为飞机再次出动,默默无声地配合着。

在飞行这个家族中,懒惰的人是没有市场的。勤快,是配合的基础。主动,在考验着人。热情,在做工的群体中特别需要。活儿,就摆在那里,干不干,全由你自己选择。

每天如此。月月如此。重复、重复、再重复。

正是这种重复,磨练着这个集体的作风和意志。

工作慢吞吞的人、做事丢三拉四的人、缺乏主动热情懒惰的人、身体有病的人,在长期紧张工作中产生厌倦情绪的人,在可能的条件下,都被分流了。中队有十几亩菜地,有80多头猪,饭堂要有人搞,菜要有人种,猪要有人养。就这样,部分人退居二线了。

被淘汰,是残酷的。但无论在那里都是现实的。

适应,是综合的。不仅是技能、也不仅是身体,同时也需要做人的许多基本的东西。

象我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样,牺牲的牺牲了,病倒的可能再也没能起来,三心二意的开小差了,意志薄弱的投降了,只有坚持到底的人,才能沐浴到胜利的曙光。

学逻辑、走线路

假如,有一个让你演说的讲坛,你将以什么主题来刻划无线电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玩意呢?

学,不断地触发着我的思维。

当我基本掌握了电阻、电容、电感、电子管等元件的作用时,我需要对这些人类制造的精灵在具体电路中如何组合有一个确切的认识。

我常纳闷,常有些解不开的迷。于是利用一切机会,到修理厂看yc-n接收机、APK-5罗盘接收机、b-5发射机、PB-2无线电高度表等机器的内脏。并无特殊发现。用的元件都一样,无异都是那四大件。但功能却变了。高度表能测量飞机与地面的相对高度;罗盘能指示飞机相对机场跑道的位置;电台能沟通天地间的联络。同样的东西,为什么会产生完全不同的作用?

“组合不同。”一帮一告诉我。

“一个电子管,按不同的组合,可以变成放大器、振荡器、重合器、检波器、或门与门等开关电路。”

“一个电阻,根据电路的作用,可以分为:分压电阻、倍压电阻、偏置电阻、限流电阻、降压电阻、负载电阻、反馈电阻、保护电阻等很多名称。”

“一台设备,由很多独立的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又由很多电阻电容之类的元件组成。”

“为了方便学习,便于理解,通常把独立的单元电路用一个方块代表。例如:一个收音机,它通常由天线、变频、中放、检波、低放、功放、扬声器、电源等组成。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可以用方块图表示为:

“这个图,学名逻辑图。俗称方块图。”

“你看,讲解这样一个方块图,大多数人都能理解;要记忆也变得比较容易了。”

“再看它们每个方框之间的关系,信号从天线进入--变频--中放--检波--低放--功放--喇叭。每个方块都由电源供电。”

“假如我们知道每个单元方框的作用,了解它传递给下一个方框的是什么,就很容易判断出那一个方块出了故障。”

“例如:对一台完全无声的收音机,根据逻辑图可以作如下判断:

(1)电源失效;因为只要没点,电路就不能工作,收音机不会有声。

(2)喇叭失效;因为喇叭是唯一的电声转换器件,喇叭坏了,肯定无声。

(3)低放以后失效。因为只有低频放大和功率放大正常时,才有足够的能量推动喇叭发声,低放以后坏了,肯定也无声。”

“逻辑图,太神了!”我惊叹。

成千上万的元器件、密密麻麻的导线、接点,就被这一目了然的方框代替了。我甚至不用一个钟,就能纸上谈兵地作排故判断了。

“逻辑和道理”,这才是无线电的精髓所在。我相信,这也是科学的精髓所在,同样也是人类文明的精髓所在。

用逻辑去阐述电路间的相互关系,用道理去解析电路的工作过程和出现的现象。只要紧紧地把住这两把钥匙,她就会把你领入无线电那个巨大无比、充满着奇妙和梦幻的宫殿。

“只有在对部分的认识的基础上,对整体的认识才可能是清晰的、深刻的;只有在对整体的认识的基础上,对部分的认识,才可能是全面的、正确的。”对一个单元电路而言,方框就是一个整体;组成这个单元电路的每一个元器件,就是部分。方框,是抽象的;电路中的每一个元件是具体的、实际的。抽象和实际(方框和元件),在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都同样重要。

故障,最终可能是某一元件损坏所至;这个元件必定在某一方框内。

如果你熟识每个方框的功能和作用,根据故障现象,就可以直接对某一方框内的元件进行检查。

熟识方框,就如把握了方向;熟识电路,就如掌握了技能。

真正解决问题,就得在逻辑和道理上狠下功夫。

“功夫不到家,耗费多少资源也白搭。”

在逻辑和道理的吸引下,我开始面对飞机的无线电设备,由简而繁,一台一台地进行逻辑归纳,对每个方框内的元器件仔细地进行具体分析。

八人共住的房间,一张桌子都没有。每个人都有一把小椅子。这几乎是全师统一的凳子。能收能放,携带十分方便。看电影、集会带着它;写信、学习、休息都靠它。

想写字,就得把褥子拉起来,床板就是写字台。

不想学习的人,可以列举千万个理由。“人多,环境干扰大;飞行紧张业余时间少;灯光暗;资料缺;没有老师等等。

部队,毕竟不是学校。你要学,就得把哪些边角时间集中起来,以游击式的学习。想学什么,得自己选择。总之,要自己创造条件去学。

真想学的人,其实条件还是有的。

为了熟悉电路,我必须拥有自己的电路图。飞机的无线电电路图,要保密。通常都挂在工作房里。就是电路图册里的分图,也是无法珍藏在笔记本里的。

试想,一个远离图纸的人,失去多少想学又无法学的机会?远离图纸,何时才能熟悉图纸?

老乡,我想起来了。我要依靠他们。

航空兵第二十三师的广东老乡,干什么的都有。机械、电气、仪表、无线电、军械、汽车连、通信连、场务连、四站连、气象站、航材股、卫生队、食堂等等。有个老大哥冯如意,是X光透视医生。他为人好,对老乡特别热情。由于他是医生,几乎全师的人都认识他。他是我们老乡中最有影响的人。由于专业的原因,他有相机,放大机,有大把的胶卷,还会自己冲洗晒相。我求他帮个忙,他给予我终生难忘的帮助。

为使渴望得到满足,我几乎不惜一切,动员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结果,目的实现了。

在朋友的帮助下,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照片图纸。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走线路了。

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却能有如此豪华的消费!

我渐渐明白了,只要决心去做,一切条件都有。你要是想放弃,想退却,随时能找到一千个理由。

逻辑,这是一个抽象的宏观世界。她教你深明大理,防犯方向性、原则性的错误。

线路,那是一个现实的世界。她默默地展现在你眼前,只有熟悉她的人,才能从道理中明白其中的一切。

到北京

一个星期六的晚上,老乡们又聚在一起。相互转告着家乡的最新消息。“我们大队要建一个两千座位的大礼堂,材料都买好了,正要动工,突然接到公社的通知,不准搞了。”黑仔江总是以他所在的大队比别人富裕而得意。“我们大队搞了个宣传队,同学来信说他们正在积极排练,准备参加县里的调演。”鬼灵精也在吹虚他的大队。

一谈起家乡事,连平常不爱说话的人也变得开朗多了。一个吹,稍有漏陷,另一个就贬。那年头,能吹的人大有用武之地。“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吹和擂总是占优势。“你来吹,我来擂,咱两还怕谁?”然而,那毕竟也是一个无政府的时代。批判力远远大于生产力。只要不是*点头的事,权威要批老九要贬。尽管老乡间吹与贬的斗争非常激烈,却丝毫没有使他们养成谨慎言谈的习惯。我们彼此从不设防。

“中国,可能就剩下这一块自由的绿洲了。”我心里想。

在这里,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发泄情绪;可以讲真话而不必担心有人告;可以了解家乡的事情;可以对某些重要的人物说三道四。在那时,这里就是精神的自由市场,信息的传播中心。难怪领导一批再批,老乡间的聚会仅改变了方式而已。

“老广--老广。”突然,房后传来中队长严厉的喊声。

“在这儿--在这儿。”我跑步来到中队长房间。“什么事?中队长。”我心里怦怦地跳。我猜测,又要挨批了。老乡观念太重;说话不注意;不重视政治学习;有时候想家。我默默地准备接受批评。中队长看着我那可怜的模样,想笑,却立即控制住了。语气缓和地对我说:“刚接到大队的通知,叫你准备一下,明天跟随特设分队长李云、机械分队长马春年到唐山接飞机,总共是三架。要保证转场安全保证设备良好,配合两个分队长做好其它的保障工作。时间很紧,明天早上8点30的火车。今晚你准备一下,还来得及。”没等讲完,我那紧张的模样早飞了,生怕耳朵有错。“不可能,怎会叫我这样一个人去完成那样光荣的任务呢?”确实不敢相信自己。就在我沉默的一会,中队长好象看出我的心思。“有困难吗?”我生怕说有困难就会把光荣的任务吹了,连忙大声回答说:“没有、没有。”中队长微微地笑着,握住我的手说:“你的任务很光荣,一定要完成好。你第一次出差,注意安全,不能出事。工作中有什么问题,找两个分队长,他们会帮你出主意。”“好的,明白。”我仍用指挥电台通话时最常用、最简洁的话作回答。中队长象哄小孩一样拍着我的肩膀说:“回去吧,把常用的东西收拾一下,早点休息。”

我一离开房间,就跑步回到自己的宿舍。不知咋的,我还没开口,好几个人就一涌而来。“老广,你有本事,才当一年兵,就能单独执行任务了,今后有你的。”“小子,你是吉星高照啊,老子就来要走的人了,还从未出过差呢。”“帮我从唐山买个茶杯回来,唐山陶瓷举世闻名啊。”还有人要说什么,分队长把他拦住了:“你们都回去,他明天一早就得走。还得收拾东西,时间很紧,等回来再好好聊聊。”就这样,战友们羡慕的目光离开了我。房间又恢复到原有的平静。

夜里,我翻来覆去,总睡不着。总嫌夜太长睡不着就急,越急越睡不着。可能是下半夜了,出了一身汗以后思绪才稍为安静一点。昏沉沉的仿佛又回到迷糊的过去。

“你就是曾广伦吗?”

“是。”

“广东人?”

“是。洪秀全家乡的。”我总以家乡出了个洪秀全为荣。

“你今年多大了?”

“18岁。”

“听说你一个人维护三架飞机?”

“是的。07号、09号和17号。”

“你能忙得过来吗?”

“能。”

“走,咱们一起看看。”

“好的。”我自信地回答着这位老人的提问。

“首长,先检查那架飞机?”

“17号。”

我们来到了17号机旁。首长进了后舱。

“通电啦。”我大声地叫了两声。没见反对,我便插上电瓶,把飞行帽递给首长,开始了电台的通电检查。

他熟练地搬动着yc-n接收机面板的开关、旋钮,每个波段都传来了清晰悦耳的信号。检查了接收机后,进入发射机的检查。只见他左手搬动着收发开关,右手适当地拍打着正处在发射状态的机器。开始,并无异常,反复几次后,调谐指示表突然幌了两下,就从规定的刻度值上掉了下来。我急了:“哎,刚刚还是好的,怎么拍打拍打就不行了?”首长仿佛没听到我的话,一丝不苟地继续他的检查。

在前舱,首长检查了无线电高度表、y-3超短波电台和ALK--5无线电罗盘接收机。

在首长的要求下,我把工作日志交给他检查。

检查后,他在日志中写道:

“设备整洁、开关旋钮初始位置正确;电台调谐准确;超短波信号清晰,波段转换正常,嘈音抑制良好;罗盘定向正确,导航信号清晰。”

主任陈达明

啊,这就是传说中去“支左”的那位主任!我恍然大悟。

一切都检查完了。主任笑着拍拍我的肩膀:

“还可以。”

“还可以?”我低下的头猛然抬起。

“你不是检查出高周组有故障吗?怎么还可以呢”

“对你们这些没有进行过一天技术训练的人,不能要求太高。时间还短,得慢慢来。”

我很快就把电台拆了下来。将27伏的电烙铁插在电瓶车上。把焊锡和焊膏准备好,蹲在旁边认真地看着主任老练的举动。

“在人生的尊严面对人生的羞悔中学到东西。”通过这次工作检查,我又有了一点长进。

从此,我常和主任在一起。我向他提了很多问题。他也向我提了许多问题。

投入,不顾一切的投入,以全身心倾注般的投入,可能是宝贵的、难能的。我看到笔记本日益增多的文字,我感觉到脑袋里多了不少东西。政治学习时,我偷偷地欣赏自己的笔记;与同事的言谈举止中,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置身于阳春白雪中。与同事的交流少了,过多地欣赏自己而忘记欣赏别人。在同事的眼中,我变了。变得傲气了,变得没有共同语言了,变得虚荣了,与人疏远。

就这样,我走上了离群之路。年终,五好战士没评上。渐渐地,我成了孤独的人......。

想啊想,已经把一年的所有事都想了一遍,还是睡不着。

终于盼到了天亮。吃过早饭,我在两个分队长的带领下,背着满满一书包的用品,穿上了洗得最干净的衣服,满怀着一种无限喜悦的心情,告别了战友,赶去乘坐前往北京的列车。

69次特别快车,穿山越岭、跨河渡江。农民起义领导者家乡的子弟,坐在靠窗的座位上。毫无倦意地观看着滚滚奔腾、翠绿重染的祖国河山。他顿觉胸怀开阔,幻想纤纤。

“旅客们,北京车站到了。”我的心在剧烈地跳动着。恨不能插上双翅,飞到天安门广场。

随着有序的人群,我们走出了站。

“善心看人皆可敬。”首都的人真好,我真想给他们敬礼。

北京车站真大,比我们广州红云路那个广州车站不知大多少倍。车站雄伟坚固的建筑、光滑洁净的地板,为顾客服务的小卖部、开水房、椅子、电梯应有尽有。广播里不时传来女广播员温柔的报站声。巨大的时钟,经常奏响“东方红”的乐曲。各式各样的小汽车、大轿车,穿梳如流。

这里的一切都那么新鲜,看起来都那么亲切,那么和谐。

我象大多数没见过世面的孩子一样,经不住这大世面的吸引,不知不觉地呆立在人群中,想把这大世面的细小枝节认真地看个够。

“老广,快走啊。”

我才醒悟过来。跑步,往前追去。侧面开来的一辆小车,“咔”的一声急停在我身边。司机伸出头来对我说了几句,我才知道违反了交通规则,诚恳地向司机表示了歉意。

两位分队长都是北京人,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十分熟悉。他们了解我这个南方战士的心情,把北京的情况以及对我的要求都一一说过之后,便让我自己逛去了。我高兴极了,告别之后,便如脱疆之马,即刻来到天安门广场。

“哗!天安门广场真大!”我情不自禁。惊叹之后,我还要环视四周,晚上写日记的时候还得有料。完成任务回去见到战友们还得汇报汇报。

国旗,在她升起的地方高高飘扬;*的巨幅彩色画像,紧贴在红色的天安门城楼中央。我站在主席像前,凝望良久。

想起母亲为我送行时,不惧时忌,仍在“天公”面前烧香点烛,祈求保佑平安;七十多岁的外婆,把我拉到她身边,解开她那自制的“钱包”,用她颤抖的双手,一分一分地数,总共有一元三角六分。她很勉强的笑了笑“不少了,够买支笔的了。全都给你!既然出去了,就要用心学,好好干,有本事的话,永远都不要回来当农民。”

一年过去了。母亲的祈求,“天公”作美了;外婆的嘱咐,或多或少实现了。如今,我就站在*像前,成为我们家族中第一个来到北京的人。我初次有了幸福的感受。

天黑了,我躺在北空招待所的舞台上。半醒半睡,自言自语:

“记住这美好的时刻。”

“享受这幸福的时光。”

“或许再过几十年,我会全家一起来,重温已往的风光。”

重要转折

人生的成长路程,就像我们常走的路,有弯路,有直路,有平路,也有坡路。有个别人,能够选择适合自己走的路,始终不渝,成为领路人;更多的人,跟着别人走,没有目标,也没有选择。走同样的路,却有不同的命运。这其中的原因,我无法解释,理由可能很多,但运气恐怕是重要的因素。

我出生低微,读书不多,能力有限,但却有着极好的运气。我感谢母亲几十年对观音的诚挚,她的坚持精神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每当重大转折来临的时候,我总是得到观音菩萨的保佑。

从学校走进社会,最初的一步就要将人分类:初、高中或是技工学校毕业的人,如果分到工厂,身份就是工人;如果回到农村,身份就是农民;如果分到服务业,身份就是职工……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他们的档案纳入劳动部门管理。一旦你取得中专、大专、大学毕业文凭,如果分到工厂,身份就是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如果分到政府部门,就是行政二十三级干部;如果分到服务业,身份就是科员……他们都是国家干部,吃皇粮。他们的档案纳入人事部门管理。命运,从你踏入社会的第一天就定位好了。是工人的,最高的地位是以工代干,已经是干部的,最赖也不会成为工人。

只有解放军的情况特殊。五湖四海的年轻人,从农村、城镇来到部队,命运将他们分派到各个岗位。有的岗位,对技术的要求高,有的岗位对办事的能力要求强,有的单位,干部的比例大,有的部门,二十多人才有一个干部……能*人,可能因为运气,被分到干部比例很小的单位,即使你能干,也会因为名额有限而失去提*机会;有些并不能*人,就像我,因为运气好,分到三、四个人就有一名干部的单位,提*机会就大多了。需要,是提*第一条件;是否能干,是需要之后才考虑的第二位的因素。如果要提拔你,你必须先入党。干部,是党掌握的。党要掌握枪,必须掌握人。时代不同,对人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在需要听话的年代和需要挣钱的现代,有没有一些共同的东西呢?

坦诚是首要的。在我身边,有许多年龄比我大的战友,他们有些是从老师岗位中入伍的,也有从工人中入伍的。他们入伍前,都拿过工资,见过世面。对人生,处世都有自己的见解,并积累了经验,他们是成熟的,我非常尊敬他们。但是,奇怪的是,他们当中几乎没有提*。我,和他们相比,就像一张白纸,像个玻璃人。白,透明,是我的优势。单纯,幼稚,在需要听话的年代,并非劣势,而是绝对的优势。因为你单纯,无话不可对人说,别人不会把你视为竞争对手提防你;因为你白,一无所知,每个人都是你的老师,人人都从你的求教中找到自己的尊严;因为你年幼,没有任何摆资格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使唤你,他们从你的身上享受到指使别人的满足。我,一个一穷二白的家伙,竟然成为百多号人都喜欢的玻璃人。与此相反,比我懂得多的人,或者因为他们高深莫测、或者因为他们成熟老到,被领导他们的人敬而远之。四年前后,他们都一一回了原籍。

勤快、有良好的协作精神是关键。一架飞机要飞起来,得有很多工种来保障。每个工种,是由不同的领导来管辖的。如果你只满足于自己工种领导的要求而忽视了飞机这个集体的协作,你将失去亲和力。由于我运气好,分工飞机无线电的维护工作。那是飞机上最好的专业,工作相比最轻、最干净、最有趣味。我通常只用三件工具就完成飞行前的全部工作。一是毛刷,二是抹布,三是飞行帽。但是,机械师却是非常忙、责任非常大、工作特别多的人。一架飞机,从头到尾、从上至下、由表及里几乎没有他不管的东西。就拿最简单的清点工具来说,每个工作日至少要重复三次:工作前清点、工作中清点、工作后清点。他的常用工具就有146件。比无线电常用工具(17件)多出近8倍。因为工作多,机械师手下有两个机械员。由于忙,他们的衣服和鞋,总是比我的坏得快。总在一起工作,时间长了就明白在什么时候要做哪些工作。比如,首次来到机场,第一件事就要清点工具。第二件事是填写工作计划。专业的事情做好之后,就要做飞机这个集体的事。揭蒙布就是进入飞机前必须做的一件工作。揭蒙布这件工作几乎没有技术可言,只要看上一次,人人都能干。但是,揭蒙布也是一件令人讨厌的事。揭它的人,必须把它叠好、放整齐。几十平方米、几十斤重的蒙布,把它从机头、机尾拿下来不难,但要把它叠好却不容易。这是一件公共工作,你可以逃避,等别人搞好后再来。一天如此,大家以为你有别的重要工作,原谅你,两天如此,三天如此,长期如此,你“懒”的形象就在机组人员中树立了。对你的意见会通过你的直接领导转告你,意见很抽象:“你的XXX对集体工作不够关心。”你得到了清闲,却失去了公信。像我,没太大本事,也不忙,却经常干哪些别人看得见的活,表面上吃亏了,实际上却占了大便宜。说实在的,我并不想通过做一件事,图一个回报。而只是感到,大家的事,大家都来做,有一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公心。热爱自己的集体,对集体的事情要积极主动去做,“天道酬勤”,你不会吃亏的,不就出点力吗?这是一种精神,是集体主义精神,是团结协助精神,是任何年代、任何机制、任何分配方式都需要的精神!

胜任工作是基本的。一个人一个岗位,你履行好岗位的责任,集体就能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在老九被斗的年代,尽管没有读过无线电专业的书,但是,有“一帮一”的直接带教,技术操作、好坏的判断这些基本的技能仍然是可以掌握的。在一帮一的教导下,我学会了无线电设备的外部检查技术。我对一帮一说:其实,学会一台设备的外部检查,就等于学会了所有设备的检查。一帮一有点惊讶,你说说看。

“对所有设备来说,检查的项目几乎都是相同的。比如,一看固定,二看面板、旋钮、标志,三看清洁。具体的检查路线几乎也是相同的:从左至右,从上至下,由前及后。”

“对,你概括得很好”。

一帮一拍拍我的肩膀,非常肯定地说。几次通电检查之后,我以惊人的速度掌握了所有无线电设备的通电检查方法。不是聪明,仅仅是喜欢。在机场,我一有机会就钻到座舱,不厌其烦地搬弄哪些开关旋钮。罗盘和短波接收机的通电最有趣,它们可以收到周边地区所有电台的信号。每当收到动人的演唱时,我会脱下飞行帽,把音量放大,让旁边的人都能听到。回到驻地,我会反复琢磨每台设备的通电过程,这还不放心,我要把通电的过程和正常的现象用文字描述出来,因为这样就可以防止遗忘。动作的描述真是太繁琐了,几个动作,要用一大段文字来表达,而且表达得别别扭扭,念起来都绕口。不如把机器的面板画出来,给每个开关、旋钮一个代号,操作过程用箭头等符号代替,之后再用操作符号和开关、旋钮代号连接起来,变成一句只有自己才看得懂的操作规程。正是得益于这种方法,我很快就掌握了超短波电台更换晶体后的调谐技术。要知道,换晶体的机会不多,操作却非常多,比我早入伍一年、甚至有些66年的兵都未能掌握。我还非常爱管闲事,那里有故障,那里肯定有我。拆卸机器所需的工具,测量线路所需的万用表,通电检查所需的电瓶车,只要所需,一定有应。分队长、主任们判断故障的方法都深深地影响着我。我会利用熟练驾驶自行车的技术优势(现规程不允许用自行车带机器送修),一直把故障件送到修理厂,并跟踪它的最终原因。之后,我习惯把这一切记录在自己的日记里。经历,是成长的轴。实践,使经历的质量提高。在这充满趣味的日子里,我成为最快掌握专业维护的新兵,第一个成为可以单独外出独立执行任务的无线电员。

坦诚、勤快、协作、胜任,是大熔炉给我的启示。我没有突出的成绩,也没有过人的技能。但熔炉给了我丰厚的回报。1971年入党,1973年提为雷达师。部队能给的,我都得到了。

地 勤 组 歌

准备

填写好你的日志,

清点好你的工具。

遵循科学的路线,

落实每一道程序。

百万个零件

是你每天面临的挑战;

千万条电路

是我时刻承受的考验。

密布的管道,

你有渗漏的压力。

交错的网络,

我有中断的顾忌。

用你警惕的双眼,

发现可疑的隐患。

我用敏锐的触摸,

把住放飞的每一关。

把一切准备好,

向咱的机长报告:

“一切准备完毕,

战机安全可靠。”

当你雄姿英发,

从我扶着的梯子登上座舱。

饯行的队列,

为您长空铺道!

起飞

我们不会放过,

涡轮呼啸中的杂音;

我们不会放过,

滑行起跑中的异常。

当你抬头挺胸直冲云霄,

千百双眼为你注目护航;

当你展开双翅星空翱翔,

千万颗心等你平安信号。

祖先的罗盘,

为你引领格斗的航向;

多卜勒雷达,

为你锁定攻击的目标。

马达轰鸣,

赞你凌云壮志。

无线电波,

为你长空讴歌。

别以为你只身在外,

我就守候在你身旁;

机器就是我的化身,

昂首傲视生死存亡。

当你满面红光,

从我扶着的梯子凯旋归来。

伸出拇指夸奖“好的”时候,

我们倍感无尚荣光!

责任

我们踏着

夏北浩开辟的检查路线,

在无数次反复中巡逻,

搜捕安全的每一个隐患。

我们继承

三老四严、三想四到的精神,

用智慧、诚实、汗水和时间,

换取胜利与平安。

向战斗胜利负责!

强军的号角响彻云霄。

向科学技术要战斗力,

抹平人与物理的鸿沟。

向战友生命安全负责!

我们从法规汲取力量。

分层分工协同把守,

构筑防患的铁壁铜墙。

万无一失,

我们才有胜利的保障;

精益求精,

才能磨砺*敌的锋芒。

创造条件

确保战机良好!

这就是我们——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信念

我们依照牛顿欧姆的定律,

用勤奋的飞瀑积蓄着才华;

我们坚信唯物辩证的理念:

强大才能拥有地位与尊严。

用心策划好每一项工作,

那是我们对人民的承诺;

忠实履行好每一道程序,

那是我们要打赢的誓言。

发现问题、消除隐患,

是我们肩负的重担;

吃苦耐劳、科学严谨,

是我们给党的答卷。

我们用辛勤的手,

托起高飞的雄鹰。

我们用火热的心,

铸造空军的辉煌。

我们看重

鹰击长空的豪壮;

我们坚守

凝聚战机的一钉一铆。

涡轮呼啸

是我心灵的呐喊!

穿云破雾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