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好、蒸好的红桃粿香气扑鼻、娇艳欲滴,在晶莹剔透的桃红色粿皮之下,内陷若隐若现,让人垂涎欲滴。最好是再煎一下,红桃粿就能呈现外酥内糯的口感,唇齿之间满溢着香味,令人回味无穷。
甜粿又叫年糕,其他的粿品多是用大米粉制作,而甜粿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粉。
在潮汕民间流传着一句话:“甜粿好食糕难舂。”这是因为舂米很费工夫,至少要过二三遍筛,粉末越微细越好;然后掺入适量白砂糖或红糖,加入些许清水搅拌均匀成为糯米浆糊;再盛放入专用模具中装入蒸笼,将糯米年糕加热蒸熟;待冷却后,用纱线牵拉切成一片一片,放入锅中用植物油煎至金黄色,这样一份香酥可口、风味独特的甜粿就做好了。
在过去,潮汕人因生活所迫要飘扬过海谋生,远离家乡会随身携带“三件宝”里:几件旧衣服,一罐淡水,和几块甜粿。衣服能御寒,甜粿能果腹,是那些旧社会穷苦劳动人民生命保障。
现在曹山城乡过年过节依然有蒸甜粿的习俗,但意义已经变得不一样了:“蒸”意味着“蒸蒸日上”,日子越过越红火,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潮汕粿品远不止上面提到的几种,更多的美味只有来到这里,才能在寻常的大街小巷中,领略更丰富、完整的潮汕风味。
经年累月的漂洋过海的生活经历,酝酿了潮汕人民的粿食文化。潮汕人做粿,从平凡之物中创造传奇:这种既能果腹又便于携带的美食,在饥荒战乱、主食匮乏的时代,陪伴着潮汕人度过一个又一个难捱的日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