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不仅是中国第一长河、大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作为中国大江大河的代表,长江拥有无可争辩的绝对地位。
长江湖北段
长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级行政区,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87公里,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长江流量是黄河的20倍,水资源总量为9616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流域内生活着4亿人口,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大河。
长江三峡
那么,长江的源头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在古代一直都存在争论。关于长江源头的最早的记载,是2千多年前的古籍《尚书·禹贡》中所记录的——岷江是长江源头的说法。此后的1500多年里,没人敢怀疑这个定论。由于此书是儒家权威书籍,所以岷江是长江源头的说法,成为定义。而中国古代著名的河流名著《水经注》中,只有关于长江三峡的记载,没有长江源头的只言片语,可见,郦道元也只到过长江湖北和四川段,再往上游,则是一片空白。直到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沿着金沙江抵达云南丽江后,这一说法才被推翻,徐霞客在他的著作《溯江纪源》一书中提出:故推江源者,必定以金沙江为首。意思就是,金沙江为长江源头。当然这是徐霞客的观点,现在看来,是不正确的,但在当时,也算是一个进步。
长江下游安徽段
清康熙时期,朝廷派人绘制出金沙江之上通天河上游水系的大致方位。乾隆年间,齐召南所著的《水道提纲》中,认为布曲为长江正源,当曲和沱沱河为支流,将长江之源往前推进了几百公里,这在当时已经属不易,非常了不起了。但距离真正的长江源头,还相差甚远。到了清末和民国时期,中国深陷战乱之中,但仍有科考人员深入到长江源头地区探源,但鉴于长江源头地区的复杂地理条件和恶劣的气候环境,也缺乏有效的测量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对长江源头的探查,并没有取得大的进展,所以民国34年出版的《中国地理概论》一书中,对长江之源的描述为:长江,原名扬子江,源出青海巴颜喀拉山南麓,全长5800公里,为中国第一长河。其上游在青海有南北两个源头,南源曰木鲁乌苏,北源曰楚玛尔,江河同源于一山。就是说,该书中认为长江与黄河都发源自青海巴颜喀拉山,长江发源于南麓,黄河发源于北麓。用现在的观点看,这个定论显然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