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
如果一个人在最初的交际中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触,这种第一印象留下的好感也会对以后的交往产生积极的影响。
虽然这个效应人人皆知,甚至到了老生常谈的地步,但这其中确实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规律。因为我们都习惯对看见的人与事进行归类和整理,简单来说,就是“贴标签”。
当我们接受到来自外部的信息,就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认知的框架,后来接受的信息就被整合到框架上,一旦定型就很难改变。
09 路西法效应
路西法效应来自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主持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实验者被随机分为狱卒和犯人两组,接着被置身于模拟的监狱环境。一开始,实验者都努力去扮演既定的角色。但是到后来,情况就渐渐失去了控制。原本单纯的大学生慢慢变成了残暴凶恶的狱卒和逆来顺受的犯人,原定两周的实验也不得不宣告提前终止。
“斯坦福监狱实验”在心理学界可谓是无人不知,它直白的展现了人性的脆弱和不堪,一套制服一个身份,就轻易让一个人性情大变,不得不让人感叹“人之异于禽兽几希”。
就像圣经故事中的路西法,他曾经是天国中最美丽、最强大的天使,地位仅次于上帝,但是因为嫉妒亚当,并且带领天国三分之一的天使们发动叛乱,于是被上帝打入地狱,成了堕落天使。
路西法效应体现了人性中恶的一面,只不过这些平时被我们的意识压制住了,一旦到了某个特定的情境,受到环境的激发,这些恶就会喷薄而出,让我们从好人变成坏人。
10 羊群效应
羊群是一种很散乱无序的组织,如果有一只羊做出了异常的举动,跑向某个地方,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蜂拥而上。简言之,羊群效应就是一种从众心理。
正如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说道的:“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群众的眼睛不一定是雪亮的。有时候,我们抱持着某种看法或者观念,并不是观念本身很正确,而是持有这种观念的人数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