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哪里卖全包三轮车,新乡二手三轮车哪里买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3 15:10:22

农业生产筑起金融“防火墙”

——河南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调查

本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周期性、地域性等特点,且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尽管粮食年年增收,但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保障农民权益这根弦丝毫不能放松。今年遭遇罕见洪涝灾害的农业大省河南对此感受尤为深刻。经济日报记者日前深入河南采访发现,通过充分利用农业保险这一重要保障手段,河南正为农业生产牢牢筑起“防火墙”“安全网”。

站在河南周口市扶沟县曹里乡顾家村的田野上,只见冬小麦长势正好。谁能想到,几个月前,这里曾受汛情影响大面积受灾,万亩农田绝收。7月以来,我国农业大省河南遭遇罕见洪灾,农业生产一度吃紧。然而,记者日前在河南采访发现,当地农业生产大灾之后已迅速恢复——其中农业保险功不可没。

近年来,受益于农业保险快速发展,河南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农业保险市场:小麦与育肥猪保险保费规模居全国首位,总体保费规模稳居全国第二。河南在走出一条农业保险特色发展之路的同时,为农业生产筑起“防火墙”,为广大农民吃下“定心丸”。

应对灾害及时出手

对于农民来说,农业保险意味着什么?对于曹里乡的村民来说,农业保险是“救命稻草”一样的存在。

受贾鲁河汛情影响,7月下旬,曹里乡万亩农田绝收。对于村民们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幸好我买了保险,挽回了一部分损失。”村民顾春茂告诉记者,农田受灾后,7月27日上午,他的手机就收到了中原农业保险周口分公司7951.8元农作物受灾理赔款的入账消息。惊讶于理赔款快速到账的同时,顾春茂心里暖洋洋的。“第一时间感受到了国家政策好,给我们提供了坚强后盾,让我种地更安心。”

同样深有感触的还有村民顾占兴。“今年秋作物播种时,我给家中600亩花生地每亩投保了5.4元,中原农险在这次水灾中给我赔了16万多元。”顾占兴告诉记者,他用理赔款重新购买种子,完成了冬小麦播种。

“当时发现灾情后,我们第一时间克服各种难题去田间地头勘验,并操控无人机深入重灾区勘验定损。”中原农险扶沟县支公司经理胡胜利告诉记者,面对灾情,为最大化安抚受灾群众,帮助大家开展生产自救,最大限度减少农作物受灾损失,他们采取了闪赔方式开展理赔。“如果按照正常理赔流程,大家要等1个月左右才能拿到理赔款。而这次,我们从查勘到理赔款全部发放到群众手中,只用了不到24个小时。”

顾家村共有土地3800余亩,其中,1344亩种植花生和大豆的农田参加了农业保险。经历这次灾情后,全村共获得1052万元农作物受灾理赔款。“这让村民切身感受到了农业保险的‘后盾’作用,比任何动员都管用。”顾家村党支部*顾亚勇说。

为小小种子护航

农民种粮,保险护航。粮食事关国运民生,其中,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

“6月下旬,我们种了玉米幼苗。”新乡市获嘉县艳阳天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方子介绍,在种植玉米之前,这片土地刚刚收割了今年的制种小麦。“当时,制种小麦收成还可以,亩产达700公斤。”徐方子告诉记者,今年是他第一次投保,在政府的支持鼓励下,艳阳天合作社共为1659亩农田投保了制种小麦保险。他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5月,因病虫害受灾的100余亩小麦损失程度为34%,按照每亩1000元的保额,他获得了中原农险赔款3万余元。问及保费,徐方子掩饰不住喜悦,“保费10元一亩,政府全包,我们一分钱没掏”。

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研发投入大、市场风险高、投资周期长,且容易受到气候、市场、技术等因素影响。与一般的农作物种植相比,制种对天气的要求更为苛刻,面临着更大风险。

对于徐方子这样的农户来说,种地就害怕天灾。他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2016年,徐方子从农民手中流转了3500亩土地用来种制种小麦。万万没料到的是,小麦在关键的蜡熟期遇上了连日暴雨。那一年,没有购买保险的他赔了200多万元。附近村庄种粮大户也与他一样,严重受挫。雪上加霜的是,2017年,当地又出现了严重旱灾,那些还没恢复元气的合作社,接二连三**……说到这里,徐方子难掩激动,“农业保险确实是个好东西!面对今年的暴雨洪涝灾害,我购买的保险提供了及时保障。就算政府不补贴,我也愿意买!农业保险就像一颗‘定心丸’,让我再也不用担心天灾了”。

与徐方子一样,在获嘉县好收成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1200亩地也是首次承保了小麦制种保险。5月中旬遭受病虫害后,经中原农险、农业农村局及时查勘、定损,合作社在一个月内获得赔款1.8万元。

“现在,我们对保险非常信赖!有了保险撑腰,不管遇到什么灾害,我们都有勇气挺过去。”好收成合作社理事长李喜亮说。

与特色农业深度捆绑

食用菌棒排列整齐,部分工人正在采摘成熟的香菇……在南阳市西峡县西坪镇孙氏菌业专业合作社,现场一片繁忙。“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们的食用菌以内销为主,销往各大商超和市场。”该合作社负责人孙伟告诉记者,他今年是第四年为食用菌投保。

“食用菌对生长环境要求很严格,种植风险大,稍有不慎就容易受到感染或损伤。”孙伟介绍,食用菌在生长期容易受到杂菌感染、越夏连续高温、自然灾害3种侵害。去年,他们合作社种植的香菇因受到杂菌感染,产量受损近10%,获得理赔款30多万元。按照每袋0.13元的保费,政府补贴后,每袋食用菌仅需支付0.03元保费,便可享受每袋保额2元的农业保险。

“我们合作社共700多户,户均年产量达100万袋以上。”孙伟说,“前几年没保险时,风险大,我们不敢盲目扩张。现在有了保险,我们扩大规模有了底气。”

除了种植业,农业保险在养殖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牧原集团内乡肉食产业综合体,记者看到,一栋栋现代化猪舍已经建成。住楼房、吹空调,成为综合体内生猪养殖的常态。目前,牧原集团在内乡的生猪存栏量有30万头,今年1月到5月,牧原生猪养殖陆续入保150余万元,期间有3万多头猪获得理赔。

“对于我们来说,保险的意义是降低风险和损失。”牧原集团内乡肉食产业综合体负责人秦明华告诉记者,牧原投保的生猪保险大致分为子猪、种猪、育肥猪三类。“其中还包括死猪无害化处理。我们每天会上报死猪数量,大约3至7个工作日结算一次,在减损的同时也具有社会意义。”

说起生猪养殖保险,牧原集团内乡肉食产业综合体员工谭佩说:“如果能以智能勘验代替人工勘验就更完美了!”她告诉记者,人工勘验具有不可预料的风险,比如不可避免地与死猪接触,存在病菌传染可能性等。如果能实现智能勘验,既省力方便,又保证了工作人员安全。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各地特色农业均与农业保险深度捆绑在一起。比如,在南阳,西峡的猕猴桃、博望镇的黄金梨、传统的小麦玉米等种植中,农民投保意识均不断增强。

创新模式解民忧

如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推进中,农业保险可以发挥的作用也在不断增加。

在平顶山市叶县,农业保险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打造出的新模式,就是一个生动案例。“我们村发展起来了,下一步还要带动其他村一起发展。”叶县龙泉乡全集村党支部*李国豪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他们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1050亩,发展金丝黄菊、高油酸花生等特色种植。在县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他们又流转土地500亩,发展玫瑰种植和蔬菜大棚种植。

“‘保险托底’给了我们坚实后盾!”李国豪说,去年合作社种植的360亩高油酸花生因天气原因遭受病虫害,大面积减产,他们第一时间向人保财险叶县支公司报案。该保险公司随后多次实地查看测量,同农业专家一起确定损失,按照“保险托底”政策赔款10.7万元,真正解决了大家的难题。

记者了解到,2020年,人保财险河南省分公司已累计承保叶县集体经济组织特色种植收入保险项目80个,承担风险保障5000万元,目前累计赔款50万元。

在三门峡市,苹果“保险 期货”也悄然改变着果农生活。在三门峡金山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苹果种植基地,负责人王磊磊告诉记者,“我们有160多户社员,去年共流转土地1300余亩,根据期货行情,去年不到3万元的保费赔付了24万元”。目前,该合作社已为周边就业困难人群提供近200个工作岗位,每日工资达70元到100元。

“我只管种就行了。”三门峡市陕州区菜园乡南阳村的脱贫户水建伟去年也投了保,由于期货价格变动,他家3.5亩苹果地每亩受益610元。

“我们的特色农业保险涵盖苹果、食用菌、核桃等14个品种,按照市、县两级财政各承担40%,投保人自担20%的方式计算,并对困难群众免费。”三门峡市财政局副局长冯铎说,通过实施“特色农业保险”“苹果保险 期货”,做到了既保成本,又保市场。

“通过保险产品、监管手段、政策机制3方面创新,河南正通过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助力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河南省财政厅地方金融处处长韩菊敏说,历经10余年探索实践,河南农业保险初步实现了“三个转变”,即由保物化保险向保完全成本保险的转变,由保成本向保价格、收入的转变,由单一保险模式向“保险 期货”“保险 信贷”等协同联动的复合模式的转变。

来源: 经济日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