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的重要性和优势,教材的重要性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3 20:13:27

教材无小事,如人民日报微博所言,教材里有真理,有家国,也有灵魂塑造。之前的教材插画事件于近日有了调查处理结果,算是给公众一个回应和交代。

教材是人们认知学习的渠道和媒介,特别是涉及基础教育的第一套课本是许多孩子认知的起点,编写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小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培养审美、形成价值观的关键年龄段,在学习期间,教材的质量关乎一代人的健康成长。无论是文字的编撰,还是配图插图,都能体现教材的质量高低,从编撰到出版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极强的责任感,确保教材层层把关到位,知识准确,导向正确。

什么是你心目中的好教材?不同年代的人有着不同的答案,但总有一些经典流传至今。例如,叶圣陶先生负责编撰的《开明国语课本》,由丰子恺先生配画插图,一课一画,花鸟人物搭配颜体楷书,浓浓古风跃然纸上。还有1978年出版的第五套统编全日制十年制教材,当时,为了完成这套教材的编写,让全国师生们能够在1978年秋季开学使用该教材,教育部发出200多封紧急调令,从各地抽调有经验的专家、编辑参与编写工作,并提供专门的资金用于在全世界采购各类教科书。编撰教材的专家和编辑们参考了多达8000多本的各国教材,对国内教材内容进行了修订。这套教材亦算经典,前后使用了将近20年。作为八十年代编撰的教材,主题更多体现的是现代化。好教材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

语文教育是各个科目学习的基础,从语文教材来说,好教材首先是符合语文训练的规律和程度,要科学严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民国时期,“大学者编小学课本”成为一时之风尚,张元济、叶圣陶、丰子恺、朱自清、吕叔湘等都曾编写教材,诸位大家编写小学教材,严谨细致,提笔千钧,对字句反复推敲,深入学生和老师中征求意见。新中国第一部教材编写过程中,叶圣陶先生对编撰教材提出了要求,在编写之前,要吃透教材中的知识点,了解相应年龄段的孩子的接受能力。其次,要将那些受教育水平高的地区和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地区结合起来进行参考,让教材具有更好的适用性。正是因为拿出了治学一样的严谨态度编撰教材,教材的内容质量得到了保证。因为对学生学习能力有基本了解,课文内容能与儿童生活相适应,以做游戏、讲故事、介绍见闻、思考辨析等方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传授给孩子知识和价值观。

人生大道藏于字里行间。丰子恺女儿回忆,有幅画是孩子问父亲,为什么不种花。父亲答“先种菜,后种花”,寓意为生活要先务实,再言其他。可以说,编者的心血、价值观也渗透在课文里,把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娓娓道来,让人动容。

好教材当是科学严谨的,具有时代印记的,应当发挥其铸魂育人、启迪智慧的功能。历史学者傅国涌点评说:小学课本不是什么大著作,但它能为一个民族提供文明的底线。是啊,教材编写是悠悠国事,更当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它写好、编好,让好教材为学生燃灯指路。(朱婧)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