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这些工作实际也是场地考察的一部分,网络搜索信息获取越便利、越齐备,说明场地运营越成熟、工作人员越市场化、职业化。同时场地的最初设计建造规划和硬件条件是否和筹办的体育赛事相符合,场地的热度是否能给赛事项目的后续宣传和售票加分,都是需要前期综合考虑的,毕竟大家做赛事都不是闹着玩的,都需要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我们试想一下,一个场地如果连专业的赛事主办方,通过当今这么发达的网络都无法找到场地的相关信息,请问普通客人又怎么可能在未来达成冲动消费、赞助商又怎么可能拨出预算。
当然需要补充一句的是,从竞赛保障角度来说,场地如果近期举办过同类型的更高级别的单项体育赛事,那么恭喜你,未来赛事现场规划和竞赛保障部分,大概率不会有棘手的硬件障碍了,甚至场地库房里可能还会有很多高质量、市面上少见的专业竞赛器械等着你去发现。
二、看图说话
体育赛事主办方在对场地硬件、场租、市场前景都完成初步调研,并都可接受的基础上,就可以与场地业务人员正式约实地场地考察了。很重要的一点是,在邀约的时候务必让场地方准备一套场地的平面图,一套看台全开的票版布置图(需要含带推荐的同类型或类似赛事平面布置图),如果是大型综合性室内或者室外场馆,还需要场馆方准备好一套各个楼层的平面图、吊点图,以及可能的剖面图。并尽可能向场地方拷贝整套上述图纸的CAD原件,因为有了CAD图就可以省去很多今后现场反复测量的烦恼,而且CAD图在精确度和完整性上有较高的保障,被故意隐藏和删减功能区的可能性也极低。
老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到达场地后,第一时间与场地工作人员“看图说话”。
1、场地平面图
对应场地平面图可以先了解:运动员入口、媒体入口、普通观众主入口(有些大型综合性场馆,观众也可能按楼层,从不同入口进入,更加需要详细了解清楚)、VIP入口、工作人员入口;运动员休息室、淋浴房、裁判员休息室、媒体中心、新闻发布厅、VIP休息室、可能的热身场地、兴奋剂检测房间;运动员车辆入口、客人车辆入口、工作人员车辆入口;VIP停车场、普通客人停车场、装卸车辆停车场。
相信了解清楚上述问题后,对整个场地的整体结构和功能区设计已经有了一个框架概念了,这时一定要追加一组问题:各个通道和区域,怎样分别对应到票和证件,特别是车证和人证,谁设计、谁审核、谁发放,常规总数多少,主办方能分到多少。当然最后还可以顺便问一下,一般赛事现场公安指挥点具体位置在哪里。
2、票版布置图(含赛事平面布置图)
对着票版布置图先了解竞赛区可用空间面积究竟有多大,其次是赛事记录台位置、教练席位置、替补席位置、媒体席位置、摄像机位、控台位置等;内场场边席数量、看台座位数量、常规可以销售的座位数量。
进而还需要问清楚记录台、替补席、内场场边席在内的所有的临时座位由谁来提供,有没有增加费用;场地方是否可以提供竞赛区内的设备设施,是否可以满足到拟办竞赛标准和要求,有没有增加费用;内场通道距离有没有明确的要求;需要预留的场地赠票数量及位置、其他相关政府指导部门需要预留的赠票及可能的防涨票数量、安保定位票位置;场地其他没有体现在票版图里的座位,如主席台、包厢等,涉及的座位数量是多少,主办方可以分到多少;场地对票务系统有没有什么限制和指定。
以上信息了解清楚后,一定要多问一句:“这些预留票、赠票有可谈空间和弹性吗?预留票和赠票的印发是必须通过主办方的认可吧?时间点是主办方控制的吧?可以写进合同吗?”
河北华夏幸福足球俱乐部主场票版
3、吊点图和可能的剖面图
由于现在的体育赛事,一般都有开场仪式、中场秀、颁奖仪式等“体育 ”要求,因此除了竞赛部分以外,对场地的空中吊点承重多多少少有一定的需求。
可以先对照场地吊点图和剖面图去了解:场馆高度多少、空中部分总承重量、吊点是否均匀分布、吊点是否有配套的马道、场馆是否有母架、做吊点需要做哪些保护、是否有高空作业的特殊要求、设计吊点的时候有多少场馆设备设施(视频吊舱、赛事音响等)需要避开、场馆在吊点和承重方面的审核方式和规范、有什么时间节点要求等。
体育赛事比起演唱会、产品发布会的规模来说,空中设备的总重量整体是可控的,但问清楚场地的吊装要求也是非常必须的,而且吊装这块与安全生产挂钩,绝对不容忽视,在询问的时候还可以多问一个问题:“熟悉场地吊点系统的公司有哪几家?”
南昌国际体育中心
三、走起来
完成上述“看图说话”的沟通后,相信赛事主办方对场地已经有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了,接着就可以拿起笔和场地图,穿上一双合脚的鞋,认认真真的“走起来”了。
1、运动员(队伍)动线
既然是体育赛事,那运动员(队伍)的动线肯定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对抗性比赛,那就更要认真细致地去现场实地考察。
首先运动员动线的落车点(上车点)应该在极端接近场馆安保布控(至少是第二层安保布控线内)的空间或通道的尽头,进入到建筑体内步行不应该超过20步,而且这20步的距离,可以方便形成与可能出现的粉丝、记者、其他工作人员之间的物理隔断。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落车点(上车点)可以有两个驶入公共市政道路的路线可供选择,以求在可能的粉丝围堵情况下,方便选择备用路线迅速撤离场地。
进入到建筑体内后,步行到运动员休息室的路线也应该尽可能私密且紧凑,特别是对抗性比赛,主客场运动员(队伍)从各自休息室到赛场的通道应严格分离,理论上双方的动线不会交叉,没有任何在赛场以外的碰面机会。
2、工作人员动线
一场体育赛事的工作人员,至少囊括了主办方、裁判、搭建人员、急救、现场应急保驾等工作人员,他们的动线既要与运动员(队伍)动线有一定的区别,同时应该尽可能减少其与普通观众动线的重叠。
一般工作人员的动线考察,可以先从搭建工作入手,即从场地装卸区域和后台功能房间区域走起,过程中需要了解:场地所在的城市区域,有没有卡车禁行的时间限制;场地有无独立的装卸区域或平台、装卸区域面积有多大、可以停靠多少辆、多少尺的集装箱卡车;通道的最窄和最矮点位在哪里,分别是多少米、能堆放航空箱或集装箱的面积有多大;场地用于装卸施工使用的货梯有多大、最大承载量是多少、标准操作时间是几点到几点;场地主要电源有几个、分别在哪里、电源容量是多少;如果主办方自备发电车停靠位置在哪里;后台和搭建区域需要做哪些地面保护措施、场地是否有针对草坪、制冰设备等特殊设备的保护措施;场地是否有现成的线槽、如果没有线槽,所有走线的要求是怎样的;搭建区域的地面承重是多少、是否可以直接上卡车或叉车、场地地面区域是否因为有特殊的设备设施,导致部分区域不受力;场地是否有约定俗成的的摄像机位和媒体导播位置,如果占用座位(最佳解决方案是从票版中直接锁定或扣除),常规要预留多少张占位票,并记录下占位票的计划区域甚至是座位号;竞赛区消防灭火装备是否还需要主办方添加;搭建施工是否是24小时的,是否有额外的加班费产生、如果有标准施工操作时间段,规定是怎样的。
看完搭建部分,可以开始看后台功能房间部分。需要了解的有,后台运动员休息室和功能房间有多少、分别多大、有几间是带卫生间的、平时相同类型赛事的运动员一般使用哪几间房间、分布在什么区域、走到竞赛区的动线是如何设计的;后台区域是否和公众区域或普通观众有实体墙隔断、还是通过栅栏或临时铁马进行隔断;后台可以提供哪些现有家具、是否有现成的队医专用按摩床;后台房间的网络解决方案是怎样的;房间是否可以进行再布置;工作人员及运动员用餐方案如何解决、是否有独立的空间可以支持后台自助餐、是否每间房间都能使用餐饮,后台是否有专用厨房;后台是否有足够的淋浴房间和淋浴设备;热水供应是否有任何限制;后台房间对大功率电吹风、烧水壶、电熨斗、电磁炉有什么限制和要求。
上述这些问题,你问的越清楚,在向运动员(队伍)或者经纪公司沟通的时候就越有底气,记住笔者之前提到的,大家都能接受“提前”且“公平”的Say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