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sen姐妹,美国的一对双胞胎童星,9个月开始当演员,6岁就成为了制片人,18岁登上过福布斯排行榜,在美国几乎是无人不知。
但不是科班出生的童星光靠儿时积攒的流量就要做品牌,还是一个非顶奢却要在价格上叫板顶奢的牌子,可想而知公众的反应。《华尔街日报》曾经就有篇报道这么写过:
“高端商场们根本不看好The Row,两个童星做的牌子,还卖这么贵,谁买呢?”
但事实上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Olsen姐妹将The Row成功推向了时尚潮头。分析这其中的原因,所有都可以围绕“嚣张”二字。
01
嚣张的定位和定价
The Row从创立初期就坚定一个理念:衣服不是给时尚编辑和博主们穿的,目标消费群体是那些不差钱,追求衣服质感的人群。Olsen姐妹用了“sophiscated”一词来形容,意思就是成熟有想法的有钱人。
在追求“能出片儿但不实穿”服饰的千禧年,The Row的品牌定位其实是很冒险的,因为那个时期的审美就是夸张、繁复。这不仅能从希尔顿姐妹引领的Y2K时尚风潮中看到,一些顶奢的主流设计风向也如此,比方当年还是小马哥Mac Jacobs掌舵的LV,几乎承包了LV史上最为“辣妹”且有话题度的设计:
Louis Vuitton 2008ss Runway
看看那时候的爱马仕也相似,原本高级的它却在探索着高缇耶式的野性和浮夸:
Hermes 2004年宣传画册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之下,Olsen姐妹却底气十足的发布了自己的第一个女装成衣系列,卖的是与流行“格格不入”的基本款。贵是贵,但实穿也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