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时候有没有打碎过家里的贵重东西?你父母当时是怎么教育你的?你做了父母后,面对同样的情况,你又是怎么教育你的孩子的?
有一个网友分享,他小时候不小心打破了妈妈一个很贵重的手镯,妈妈回到家,把他暴打了一顿,说他不应该玩这么贵的东西。
网友说他原本一直不安恐惧等着妈妈回家“判刑”,但被打一顿后却突然放松了,“我打破了你的手镯,你打了我一顿,我们扯平了。”
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又遇到过好几次类似的情况,大都是被父母打骂一顿了事。他从骨子里厌恶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发誓自己有了孩子后绝不会做这样的父母。
但有一次,5岁的儿子不小心将他新买的新款苹果 手机屏幕摔碎了,他根本听不进孩子的道歉,把孩子狠狠骂了一顿。有那么一瞬间他看着这个哭泣、害怕的孩子仿佛看到了儿时的自己,懊恼、悔恨一下子涌上心头。
那些成长中的恐惧、害怕、委屈、不被尊重,对孩子而言就是重重的打击和伤害,这让他们没有安全感,容易自我否定、自我怀疑。但这种令他们深恶痛绝的教育方法,又悄无声息地传递给了他们的孩子。
在生活中,孩子打人、扔东西、不好好吃饭、不好好写作业,为了买东西撒泼打滚等问题几乎每天都发生,但对于我们来说,孩子的这些错误就是不听话、不懂事、笨。而我们之所以面对这些情况暴怒,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没有成长成我们“期待”的模样。
当我们对孩子失望时,压力和烦恼就成几何倍暴增,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暴怒打骂孩子,希望他们吸取教训,下次不要再犯。但效果却并不好,我们越是暴怒的对待孩子,孩子反而做得越不好,离我们那个心目中的孩子越来越远。
因为我们在这个过程忘记了两件很重要的事:1、告诉孩子没关系;2、告诉孩子该怎么做。
虽然方法很简单,但我们却很少用在生活中,为何呢?因为我们不知道应该怎么具体做?但前两天看到过的一个小视频,简直就是这种方法的教科书式应用。
一个3、4岁的小朋友拿香蕉时,不小心打碎了妈妈祖母送给她的碗,爸爸听到响声出来查看,男孩一脸愧疚地对爸爸说,“我不是故意的”。
爸爸看到这个情况,并没有发火而是先确认孩子有没有受伤,“你没事吧?没伤到你吧?”在确定孩子没受伤后,接着询问经过,“发生了什么事?”“我刚才想拿一根香蕉,不小心滑了一下。”
在了解情况后,告诉孩子这个碗对妈妈的意义,妈妈可能会生气,“这个碗是妈妈祖母留下的,是妈妈最喜欢的。”
孩子听到后快要哭了,爸爸发现孩子的情绪后马上安慰:“这只是一个意外,对吧”“没事的,所以我们不要太担心。”
安抚好孩子的情绪后,爸爸马上给出处理建议:“好了,我觉得我们要先把这里清理一下,对吧?”“很好,你在这不要动,好吗?”“我来清理一下这些碎片。”
在爸爸清理碎片时,孩子再一次对爸爸说“爸爸,我真的很抱歉。”而爸爸回答:“哦,我知道,没关系的 宝贝,这只是一个小意外,对吧。”
等孩子情绪好些后,又询问“我们该怎么跟妈妈解释呢?”看着孩子想哭,爸爸马上说“我懂,我和你的想法一样。”
接着爸爸开始询问孩子解决办法,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你有什么好主意吗?”孩子回答“我们应该去买一个新的。”
对于孩子的这个办法,爸爸首先肯定了孩子的主意,但又提出了可能会遇见的问题。
“真是一个好主意,但是这个打碎的碗,我认为你在店里买不到一样的。”
面对孩子的质疑,爸爸解释说:“这是一个年代久远的碗,这是*妈的祖母送给她的。”看到孩子失望,爸爸马上说“但是我们可以去找一个和它类似的碗。”
最后爸爸又重复了一遍他们的计划:“让我先把这里清理完,然后去买一个和它看起来接近的碗。”
在超市里,孩子对爸爸说,“我希望妈妈不要对我们发脾气。”爸爸显然对“我们”这个词并不认同,“是你打碎的碗,爸爸只是在帮你。”让孩子意识到这个是他自己的错误。
父子俩选好碗后,爸爸又进一步指引孩子如何道歉,“我有一个好主意,作为补偿,我们该给妈妈买回去一个礼物。她喜欢马克杯,或许我们该去看看。”
回到家后,爸爸再一次和孩子沟通这件事,“我认为欺骗妈妈是不好的。”“要不要告诉她真相呢?”,而爸爸的一系列操作早已让孩子的情绪平静下来,不再害怕面对妈妈可能的怒火,他回答“要”。爸爸接着说“不管发生什么事,这毕竟是一个小意外,对吗?”进一步安抚孩子,给他安全感。
不难想象有这么会沟通教育孩子的爸爸,肯定也会在妻子回家前告知妻子这件事,和妻子沟通好。
从这段堪称教科书式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面对孩子的错误,首先要确认孩子有没有受伤,然后再询问经过,安抚孩子的情绪,接着要指引孩子如何承认错误、该怎么道歉。
孩子的成长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错误,原谅与帮助孩子,是我们最基本也是最容易忽略的事情。只有让孩子知道他可以被原谅,他才不会纠结于错误,只有给孩子指引,他才会吸取教训,知道下次该如何做。
让错误变成孩子成长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如何正确地解决问题、与人沟通,而不是让惩罚把孩子困在原地,才是在问题发生时,我们最应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