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声入人心》到现在3年了,这份情谊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去年看了阿云嘎的首演,有惊喜有感动也有满腹建议,如今二巡,剧情设计修改的紧凑了不少,人物性格也更加突出,主次得当,感情线有始有终。而未能展开的辅线,在调整中删去不少颇有壮士断腕,顾全大局的意味。
带着原卡司对记忆来看新成员,肯定少不了比较,但马佳的演绎是非常令人惊喜的,首演甚至是超预期的发挥。尤其是二叔走后的那一段唱词,原想着这段脱胎于阿云嘎经历的歌曲非得是他来演绎才伴着钻心的痛楚,没成想,在马佳唱起来仍旧能扎得人心肝脾肺都疼起来。
搭档是非常有经验的徐丽东,她的声音极富穿透力,和马佳的组合相得益彰。有人笑言二人技巧性太强,以至于像是文艺汇演,但在我看来,只有在歌声中有底气才能在演绎里更动人。实际上我也没想到,这么板板正正的马佳演起感情戏来也是如此的到位,小羞涩恰到好处,转身往墙上一靠,满满地溢出男人味儿。
我总有一种伸手就能抓住马佳的错觉。
作为一个北京孩子,对于皇城根儿北京小爷的印象,可能多少和马佳有点偏差。仗义他有,但优越感却释放的很少。反之,他很善良也特别诚恳,待人接物一把真心捧在手里。嬉笑怒骂全是真性情,但做事又特有分寸,这分寸还不显刻意,可能是一种习惯,或许也是从小的经历让他时刻怀抱着一颗沉甸甸的感恩之心。
若说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一个美声男高音却自带着莫名的一股子曲艺劲儿,和广播说唱团多少有点关系。平时爱笑,一笑就五官热烘烘地挤在一起,眼睛眯成一条线,亲厚又喜庆。做事不惜力,一头汗满身疲惫也不埋怨。
有时候觉得的,舞台上镁光灯下,那个最最中心的位置是留给各个方面都完美发光的王子的。但是认识了马佳,看了佳姚远之后,我又觉得,为什么一个有趣的灵魂,一个接地气的发小儿,不能是我生命中的男主角呢?
忽地有一天他成了大小伙子,也开始在乎学习和将来,家里的担子开始压在他身上,小男孩儿的腰板子却更硬了起来。他开始努力奋进,仿佛变了个人,他开始有了一项安身立命的本事,甩出两张票让你去看演出,你看着他还能看出小时候的模样,可眼前这人却已经长成了一米八的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