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邓庄镇留仲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大村落,据传,村名的由来与春秋时期的孔子有关。孔子名丘,行二,字仲尼,当年率众弟子周游列国、四处讲学,曾在此村落讲学并留住过。后人为作纪念,取村名留仲。村东有耕地名“烟墩地”、“狼窝地”,推断为春秋时期一座烽火台的遗址。
留仲村东临索泸河,西邻古朱家河。坐落于两河之间的一片地势较高又开阔的平原上。村域近10平方公里,有肥沃土地近万亩,是宜耕宜居的好地方。
明清重镇
自明朝以来,先民们长期辛勤劳作,繁衍生息,留仲村逐步成为一个大村庄。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3年),衡水县知县李完主持在此建堡,村名遂叫留仲堡。据民国《衡水县乡土志》记载:“堡,筑土为小城曰堡,治东二十里,堡内径一里二百步,高二丈五尺,池阔一丈,深七尺四,门四座。李完知县建。旧称文物之乡,与武邑交错,所出棉花为夥,尝运输京畿迤北一带。”堡的四周建筑有防御性的土城墙,墙外挖掘成宽一丈、深七尺多的城壕,夏天雨水大时便积水成为护城河。同时建有东南西北四座大门,还有一座小北门。各门的旁边建有值班房,有专人看守,晚上关门,早晨开门。班房内还曾备有抬枪、砂子、碎铁片、火药用以守备。堡外有北庄、西庄和南庄,少部分居民住在那里。北庄和南庄紧邻堡墙,仅以城壕相隔,西庄较远,相距约一里有余。西庄,历史上曾叫“井安村”,清代《衡水县志》记载:“井安村,20户”,一直同留仲村为一行政村。
经过几百年的风剥雨蚀,土城墙已荡然无存。最后剩下的西大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城门洞尚能为车马行人挡风避雨,后因岌岌可危,村民们便将其拆除,砖和木料用于修建学堂了。
民国《衡水县乡土志》还记载:“县备仓廒凡十,常仓四、义仓六,其留仲一。留养局,养济院,以恤贫民之离逖,或鳏寡老疾无依者,善政也。境内留养局五,一在留仲村西首。明清时期,官府曾在留仲建立粮仓,备灾荒年开仓济民,同时在村西头设立留养局一处,收留流浪贫民,以免遭不幸。
留仲村百年老房
自清代始,留仲村是南宫、冀县一带商客去往天津、北京的必经大官道。1923年华北水利委员会测绘图,途中标注“MAIN CART ROAD”(主要道路)官车、镖车、邮差常在街内各店和大北门外的茶棚内停住休息。因而,沿街的店铺鳞次栉比,车马行人熙来攘往。一派繁华景象。人们富足了,盖房甚至盖楼的人家也多了起来。因此在村北紧邻陈村、堤圈地界处垒起了几座烧砖窑。因取土烧砖,村四周出现了一片片土坑和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