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雨季过后,土坑中积满了水,形成了一个个池塘,村民们俗称它们为“大坑”(读qing)。叫上名的有:“出子坑”、“芦苇坑”、“甜水坑”、“南城壕坑”、“郭家坑”、“马家坑”、“赵家坑”。其中最大的要数“出子坑”了,它紧靠村子的西北面,足有一万多平方米。村东和村西便是大片的洼地。遇到雨水大的年份,村子四周的池塘和洼地连成一片。偌大的村庄被水包围,只有四门和小北门通往村外的道路可供牲畜、车辆出行,人们在多个水面狭窄处,临时搭建起独木桥,以方便村民出入劳作。村东南的出土坑里还留着一个高高的土疙瘩,被称为“东皋儿”。据《衡水市志》载,在清朝时期,留种村已经拥有500户人家,这在县内村庄中是仅有的,曾名留仲镇。
一村双治
通常,一个村庄在同一时期都是由同一地方政府管辖,而留仲村却特殊。历史上,在公元1948年以前,曾有很长一段由衡水、武邑两县分而治之的时期,也就有了衡水留仲和武邑留仲之说。
清康照19年(公元1680年)衡水(县志)记载:“留仲堡,治东二十里,士大夫相续不绝,文物之乡,有集市,与武邑交错。”可见,在公元1680年,留仲村各有一部分院由衡水、武邑两县分别管辖了。
史载,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衡水知县李完主持在留仲村建堡,为县城东之门户。此时,留仲村应为衡水县管辖,原因是知县不会把县城东之门建在外县属地上。由此可以断定,留仲村分县治之起始的时间应该在公元1543年至公元1680年之间,具体分治的年份及原因有待进一步考证。直到公元1948年东西两半合二为一,统归衡水县管辖,留仲村由衡水、武邑两县分而治之的时期长达三百多年。
留仲村分治的界线非常分明。在村子中央有一条南北走向近百米的胡同。它的南端与辘轳把街相通,北端原建有一影壁墙,与北面芦苇坑相隔离。墙南有一咸水井,供附近村民饮牲口和日常洗涮使用。这条过道以东归武邑县管辖,以西归衡水县管辖,所以此过道为两县共同管治,村民百姓称其为“双治过道”,在方言中zh和z不分,通常把“治”读成“子”,于是便有了“双子过道”的称呼,并流传至今。
1948年后,留仲村的称谓也由于合乡并镇等政策不断变化,分别为留仲乡留仲村、东葛村乡留仲村、大葛村乡留仲村、大葛村人民公社邓家庄管理区留仲大队、邓家庄人民公社留仲大队、邓家庄乡留仲村、邓庄镇留仲村。至今留仲村一直隶属衡水市桃城区邓庄镇管辖范围。
尚武好义
渠成江
千百年来,留仲人为了生存,为了发展,树起了尚武好义的优良风俗,一辈辈,前仆后继,代代相传,打造了名村重镇,树起了尚武好义的优良风俗,铸就了爱国爱乡不畏强敌的英勇精神。在清末反帝反封建的义和团运动中,以渠成江为总首领的留仲义和团威名远扬。其队伍强大、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先后攻打了衡水、冀州、景州等地的大教堂,严惩作恶多端的传教士和反动教民,令敌人闻风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