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字康熙字典多少笔画,裕字康熙字典繁体字多少画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3 22:33:20

鲍氏承凤派二十九世鲍鼎(字扶九)

收入仅能维持最低生活标准,扶九先生(鲍鼎字扶九,号默庵,因与建筑学家鲍鼎同名,素以字行)却完成了绍宗楼藏九万册古籍的分类、编目共二十四册,并为京江画派诸画家制作卡片并成册,为镇江博物馆整理碑林资料,还写下了有关镇江语言、民俗等新著十余种,如《镇江旗营始末》《太平天国状元——镇江程德祺》《镇江九李十三张》等。

1966年,“文革”开始,红卫兵抄家,拖走十七板车收藏;被绍宗楼辞退,断了生活来源,鲍鼎经历了一生中最严酷的暴雪寒霜。除了捐赠绍宗楼和镇江博物馆 (又说上海图书馆)的收藏外,余下藏书、手稿、字画及古币皆被抄没,后均杳无踪迹。由鲍鼎保存,存有柳诒徵手抄的李竟成《光复镇江始末记)和早年作的《京江京口诗话》(名待考)草稿等件,也悉数遗失。

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时任镇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陆小波(江苏省政协副主席,著名的民族工商业者,“镇江三老”之一)同情鲍鼎遭遇,时或约他回家“聊事”,指派家里帮佣去陆家附近的杨大昌火面店下一碗面,这个经常上门的潦倒文人,让佣人很是瞧不上眼,脸色难看,令斯文先生备觉羞辱,从此不再登门。

鲍鼎夫妇无儿女,所幸第一楼街、南门大街的鲍家亲人伸出了援手,他们是鲍鼎姐姐的儿女孙金振、孙金玉、孙金石,是叫鲍鼎叔父的堂侄、喜欢吟诗作诗的鲍元顺……

博学多才的鲍鼎,那是少年鲍元顺仰之弥高的大学问家。他的这位堂叔,在其第一楼街1号院后进的三间小楼内,藏有他耗尽心血收藏的,包括宋元明版图书约四万余册,以及各朝名贵古钱、手稿、字画等。他仰慕的鲍鼎叔父,对金文和书法有较深造诣,24岁即为近代学术界泰斗王国维的《国朝金文著录表》续作䃼遗和《〈国朝金文著录表〉校勘记》;29岁著《张夕庵先生年谱》,据说是最有个人特色,也是个人著作中最畅销的一部;30岁名列日本学者编撰的《支那名人辞典》;他还相继完成各类著编作品约20余种。其力作《金文略例》,试图为已发现的大量青铜器进行分类;目录学家周子美教授点评其著《目录学小史》:“鲍君此编著名于考古方面独出一帜,有独特之见解”。他还留下了《金石学之原始时代》《春秋国名考释》以及专题考释《<铁云藏龟>释文》《九州释名》等。 1941年,汪伪政权在南京成立中央大学,主事者慕鲍鼎先生声名、学问,坚欲延请其任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伪职,终为先生所坚拒。鲁迅在上海时,曾多次购买鲍鼎著述(见鲁迅日记1931年6月13,11月21日,11月24日)

落难镇江的鲍鼎是长辈,更是启蒙之师。人到中年的鲍元顺仿佛小学生一样,每星期登门求教,让叔父批改自己的诗作,学习鉴赏经典诗词。“叔母去世后,他一个人生活,不擅家事,我就帮忙做点事,比如煤球不够烧,我就买上二三十斤给他送去……”

当然,有时也约到家里一一残余的张玉书故居坐坐聊聊喝杯茶。鲍鼎擅诗文书法,著有《古意》50首诗,他的诗往往借物喻人,畅论古今世事兴衰得失,老少相聚故居,颇多哲理话题。

1973年仲秋,鲍元顺去了一趟南京。一周后回镇江去看叔父,邻居说老人住院了,赶去医院,医生正在找家属签字,说急性疝气马上要动手术,“我签了字。”手术出来,鲍鼎已经不省人事,术后三天,遽然离世,时年75岁。

1980年,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到镇江宣布为鲍鼎平反。这位“精于甲骨金文之学,著述宏富”(周子美) 的学者、专家长眠于长江之畔的镇江城。

故人西辞不复返,惟有长江天际流。第一楼街第一家,作为江南士族的一个历史背影,近现代历史文化转折点中的传承之一,虽已远逝,亦历久弥新。

故家故人,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上一页12345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