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不纹身的傣族小伙等不到傣家姑娘的喜爱,不会织锦的傣家姑娘也得不到傣族小伙的喜爱。
因此,傣族妇女几乎人人都是能工善织的好手, 傣锦织造过程复杂,要经过脱棉籽、弹棉花、卷制棉条、纺纱、缠线、上桨、染色、倒线、牵经编花上机等工序。
在过去,女孩子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织锦。
基本每个村寨都有制作傣装的人,村民若是有手艺又不忙,可以自己制作,若是不想自己制作,亦可麻烦村里其他会缝的人帮忙缝制。
在勐远仙境的城子村里,现在会织锦的人已经不多了,如果有需要,大家会买好材料委托村里的现存少数会织锦的人帮忙。
色彩
傣锦最初的颜色是白底,用红、黑两色来织图案。
这是因在以前颜色都是采集植物自染, 其它的颜色不好染而且容易掉色会染成一片不好看,而红黑两色则很难变色,用来染色的植物原料较易采集。
解放前也有傣族老人自己染成的绿色, 用天然的树木可染成红色, 用树木结的果实可染出绿色的,用树叶和树根则染出黑色的,把采来的植物捣碎和过滤过的石灰水搅在一起,再放进去一些盐,拿出纺好的白线放进去浸泡即可。
但是现代工业技术的发达,织锦的颜色也越来越多, 还有人直接买来染好颜色的线回家后直接就可以织。
图案
傣族人生活在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的热带雨林地区,这给傣锦的编织提供丰富的参照物。
傣锦上的图案多源于生活,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几何图案,如正方形、菱形、多边形、等边形等,全凭个人的喜好和想象自由发挥;
二、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花草树木房屋建筑, 经过织锦人夸张、抽象、变形的随意发挥, 有些能看出是何物但却叫不出具体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