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节是饯花节,这是《红楼梦》的发明,这个节日真正的含义是“泽草所生,种之芒种”,出自《周礼·地官·稻人》,意思是当青草发于润泽之地,就可以播种稻麦了——这才是《红楼梦》“芒种”的真正寓意。这层寓意,咱们下面再讲。
虽然书中没有写贾宝玉的生日是哪一天,但他无疑就是送别花神最殷勤之人。而贾宝玉殷勤饯花神,都是跟林黛玉学的,黛玉葬花,才有贾宝玉饯花。假如以饯花神这件事来判断贾宝玉生于芒种节,那么,与宝玉同生日的薛宝琴、邢岫烟、平儿、四儿又当何解呢?林黛玉葬花,为何她的生日为什么又不在芒种节呢?
林黛玉生日是二月十二,这天被设定为花神的诞辰,宝玉饯别花神,实际上是送别林黛玉。二月十二不仅是林黛玉的生日,还是花袭人的生日。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贾宝以芙蓉花祭奠晴雯,晴雯去天上做了芙蓉花神,林黛玉的花签就是芙蓉花。所以,林黛玉的出现,引起宝玉丫鬟的惊呼:“不好,有鬼。晴雯真来显魂了!”
无疑,晴雯的生日也是二月十二,与黛玉、袭人都应当是《红楼梦》中的花神。林黛玉的花签是芙蓉花,晴雯是去做芙蓉花神,贾宝玉也是祭的芙蓉花,晴雯也是一个花神。大观园中的姐妹都有花签对应,她们都是花神。有意思的是,这些花神似乎跟王熙凤过不去,大姐儿遇见东南方花神就发起热来,幸亏刘姥姥“以毒攻毒,以火攻火”,巧解了这场小灾。这个细节暗伏了刘姥姥救巧姐,这件事就与未时交节的“芒种节”密切相关。
那么,为何是东南方的花神隐伏了刘姥姥救巧姐的故事呢?这件事,还得从书中的第一花神袭人说起。花袭人才是第一花神,林黛玉、晴雯都不是,充其量,她们不过是东南方的芙蓉花神。
花袭人本名花珍珠,是贾母身边的丫鬟,老太太溺爱嫡孙,特别把这个“心地纯良,克尽职任”的俾子拨去服侍宝玉。因袭人姓花,宝玉便以“花气袭人知昼暖”,把花珍珠改为花袭人。以《红楼梦》惯用的拆字法来解读,袭人,就是“龙衣人”,这是十分明显的字谜,不能回避不“猜”。若是否定了“龙衣人”,《红楼梦》很多谜题那就猜不出了。
龙衣人就是皇帝,花袭人便是“花皇帝”,难道她不是书中第一花神吗?那么,“花皇帝”又是指的谁呢?作者不会无缘无故地写这样一个与故事毫无关系的“皇帝”吧。这里,我把皇帝二字加上引号,是想说这个皇帝并不是真正的皇帝,“花”本来就有虚假的意思,故而,袭人就是贾府中人。为什么呢?这个疑问,隐藏在“花珍珠”这名字当中。
珍珠,是“瘦词隐语”中的一则灯谜,要以灯谜谜格来解读。所谓“瘦词”,就是以灯谜的方式隐写真相,我曾经以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解读过“瘦词”,此处不再重复。以灯谜谜格猜“珍珠”,就是“朱珍”,中间再加一个字,就是“朱世珍”。
朱世珍即朱五四,朱元璋的父亲。大明建立之后,朱元璋追谥其父为皇帝,庙号仁祖,谥号淳皇帝。到底,这个皇帝并没有坐过龙廷,只是名义上披了件龙衣。朱世珍迁居钟离(凤阳),葬于中都凤阳——书中的“都中”,其实暗藏了中都。荣即桐木,“花”,即桐花,梧桐招凤凰。所以,红楼群芳都是凤阳人。
以“花珍珠”为“花袭人”,这个被写成俾子的角色,竟然是第一花神。饯花节,却是为“花皇帝”而专门设定的红楼节日。这是什么意思呢?
《红楼梦》第一回的开头,其实写的是“甄宝玉送玉”,也就是元春点戏中的《仙缘》。一僧一道中的“那僧”就是送玉之人,一道是个陪衬者。那僧点化了无稽崖青埂峰下的石头,变成了扇坠大小的美玉,送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甲戌本在这段文字中不断批注,暗示这就是贾宝玉。
其实,脂砚斋大错特错,贾宝玉绝不是美玉,佩戴在他胸前的通灵宝玉才是那僧所化之玉。而且,此时还没到贾宝玉那个时代。这块美玉经历了一番红尘之劫,写满文字又回到青埂峰,那僧挟着这块玉,带着道人和甄士隐去警幻仙境交割。这之后,贾宝玉才口衔通灵宝玉,落草而生。所以,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一定是警幻仙境所出,而不单纯是此前的那块玉。
甄宝玉就是那僧,五彩玉石经过三次辗转,最后送到了荣国府,这就是“三生石”。《红楼梦》中谁生在三生石畔呢?就是其中的花神之一,绛珠仙草林黛玉。绛珠,就是红色的珠子,这则仙草开红色的花,结红色如珠之果,其中的寓意就是“朱元璋”、朱洪武。花神,当然也是出自凤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