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元体验课宣传语,9.9元体验课宣传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4 04:02:52

“博物馆奇妙夜”。2021年5月18日,参观者在上海自然博物馆生命长河展区参观。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除了为一线科普工作者搭建展示和学习的平台,上海科技馆最近还提出建议,改革科普人才的职称评审标准,激励更多青年人投身科普事业。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宋娴分析,科普工作的实践性很强,职称评审标准不能只看论文和课题,更要看申报人员的科普作品和科普项目,包括文章、图书、音视频节目以及他们策划并深度参与的展览、教育活动等,客观评价科普作品和科普项目的质量和社会效益。更好开展科普人才职称评审工作,有助于催生更多优秀的科普成果,为社会厚植科技创新的土壤。

在上海科技馆的科普队伍里,还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志愿者,他们也是科学与公众的“桥梁”。已连续20年在上海科技馆担任科普志愿者、上海健康医学院退休教师傅向东回忆:“2003年我讲解人耳鼠时,一名高中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并问我哪里可以学生物材料,我就向他介绍了复旦大学生物工程系,没想到第二年暑假,他再次前来参观并告诉我,他已经考上了复旦大学!”在科研机构、科普场馆、科普工作者以及志愿者的不断努力下,热爱科学的青少年越来越多,也推动上海成为科技创新和科普教育的热土,傅向东说,20年来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观众们提出的问题往往维度更多也更深入,这反映大众科学知识结构的进步。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科协发布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上海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4.30%,继续位列全国第一。

99元体验课宣传语,9.9元体验课宣传单(9)

上海天文馆“馆校合作”项目启动。 11月10日,在上海天文馆,学生在观赏航天服。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在上海市松江区副区长顾洁燕看来,今年7月出台的“双减”政策,又是一个新的契机,将推动博物馆和学校教育更有效融合。据介绍,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天文馆已先后与上海多所学校签署合作协议,尤其是已与数十所位于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等五个新城的学校建立科普活动、展览等领域的合作。

无论是稚嫩的孩童,还是年迈的老者,或是喜爱时尚的青年,走进上海科技馆或与之成为亲密网友的公众越来越多。当年种下的科学种子,业已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上海科技馆将不断提升展览吸引力,科学传播力,创新驱动力,技术渗透力,持续发展力。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王莲华说。

99元体验课宣传语,9.9元体验课宣传单(10)

最新出版的《我们共同走过——上海科技馆开馆20周年口述历史》一书中,30位口述人讲述着科技馆如何播下“科学的种子”。受访者供图。

来源: 新华社

,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