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前泵后的流速一样吗,泵入口流速和出口流速关系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4 03:48:49

防振措施及管线支架:

防振措施:往复泵、往复式计量泵等出口管易产生脉冲式振动。特别是在出口管径较细时,振动更为严重。配管时应考虑在靠近泵出口的管线上安装减振缓冲罐。

减振缓冲罐的安装位置是:如泵出口管线上有冷却器时,减振缓冲罐安装在冷却器下游;如果管线上有流量计时,则安装在泵与流量计之间;如果输送介质温度高于180℃时,减振缓冲罐的连接管要有3M左右的长度,此段管不保温。

往复泵接管:对于活塞泵和隔膜泵等,如果管系上没有设置缓冲器这一防振措施,则应研究由于介质周期性压力变化引起管系振动的情况以及采取相应的防振措施,在设计支架时,原则上振动管线的支架不应在厂房、构架、平台和设备上生根。计量泵因流量小,振动小,可按一般小口径管对待。

长距离管线:当装置外管线、冷却水管线和泵出入口管线距离长时,会因罐底阀或鹤管根阀紧急开闭或泵的事故停泵而出现水锤及液柱分离现象,管内就会出现压力变化,过大的轴向压力差产生的推力会使管线沿轴向移动和振动,因此,长距离泵出入口管线,原则上要对喘振进行分析,采取防振措施。

管线支架:

管线支架的型式:

靠近泵嘴处的支架,一般应选可调式支架,便于泵的管线调整对准。

伴有热伸缩管线的支架,为了减轻热伸缩对泵嘴的力及力矩,在研究止动卡、导向支架设置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支架形式,此时应取对外力有足够强度和刚性的结构型式。

松软地基上的泵的接管,应考虑泵和管线的相对下沉量。若相对下沉量较大时,应采用泵基础和支架基础一体化的设计。

为检修泵而需拆下管段时,管支架应取易拆装的形式和结构。

支架的设置:各类泵嘴均有荷载限制,支架的设置必须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为使泵体少受外力的作用,应在靠近泵的管线上设置恰当的支、吊架,或设置必要的弹簧支、吊架,做到泵移走时管线不加临时支架。

泵出口垂直向上时,应如图5.3.a所示,在距泵口最近拐弯处,于泵基础以外的位置由下向上设支架。或如图5.3.b所示,在泵口的正上方的拐弯处由上向下设吊架。由下向上支承的方法,其优点是支架易生根和拆装,缺点是对高温管线,泵体与支架有相对位移而产生热应力(可使用弹簧管托予以解决);由上向下吊的方法,仅限于在管架及构架易于设置支架处,缺点是支架不好安装,优点是热应力设计优于前者。采用何种形式,应权衡各种因素后决定。

泵前泵后的流速一样吗,泵入口流速和出口流速关系(37)

对大型泵的高温进出口管线,为减轻泵嘴的受力而设置的支架,应尽量使约束点和泵嘴之间的相对热伸缩量最小。图5.4a、b是分别以热油泵出口管、入口管为例设置支架的情况。

泵前泵后的流速一样吗,泵入口流速和出口流速关系(38)

1-支架高度宜与泵轴中心高度相等,减少相对位移量;

2-轴向止动卡的位置应尽量与泵体固定点的位置在一直线上。

泵的水平吸入管线宜在靠近泵的管线上设置可调可拆支架,如图5.5所示。如条件许可,也可采用吊架或弹簧吊架。

泵前泵后的流速一样吗,泵入口流速和出口流速关系(39)

为防止往复泵管线的脉动,应缩短管线支架之间的距离,尽量采用固定支架或弹簧支架,不宜采用吊架。

管线温度接近常温时,也会由于气温不同及日照而出现热伸缩。为使作用于泵嘴上的外力最小,应在泵嘴最近处设固定支架(或导向架及止动卡),此时虽在固定支架和泵嘴之间存在热伸缩问题,但量很小,不必进行研究。

由于泵附属管线均为小口径管,尽量成组布置,以方便安装支架。附属管与泵连接多采用螺纹连接,所以设置的支架不允许给接口处施加不应有的外力。应指出未经制造厂许可,不得在泵底座上安装支架。

泵配管的一般范例:

泵前泵后的流速一样吗,泵入口流速和出口流速关系(40)

上一页678910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