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老师发明的子母钩,子母钩创始人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4 04:21:43

而在《吴越春秋》中这样写:

吴王夫差,为越所败,遁而去,得自生之瓜食之也。

这里说的是吴王夫差被越王勾践打败后逃跑时吃瓜的事,这看似说的争霸时期,但《吴越春秋》的成书年代其实是在汉朝,为汉代赵晔编撰而成,所以只能算在汉朝时期。

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中这样说:

邵平故秦东陵侯。秦灭后为布衣,种瓜长安城东,种瓜有五色,甚美……

而汉朝甜瓜最有力的证明则是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女尸,考古人员在她胃里发现了没有消化完的甜瓜籽。

所以,我国是起源地之一,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而有证可考则是在汉朝。汉朝时,多是贵族食用。

梁老师发明的子母钩,子母钩创始人(5)

二、从魏晋到唐朝

到魏晋时期,甜瓜已经非常受贵族和那些名士的喜爱,而且这时候显然已经经过了培育,品种上也已经出现了好几样,在郭义恭编撰的《广志》中曾这样记载:

瓜之所出,以辽东敦煌之种为美。有鱼瓜、狸头瓜、蜜筒瓜。女臂瓜、羊核瓜……

另外,干宝的志怪小说《搜神记》中这样写:

时有徐光,常行术于市里,从人乞瓜,其主勿与,便从索瓣,扙地而种之,俄而瓜生蔓延,生花成实,乃取食之……

这里说了一个类似于会变魔术的人,我们在电视剧中常常看到这样的剧情,只不过现在多用西瓜。

魏晋名士中,阮籍是最爱写甜瓜的,简直就是写瓜狂人,写了无数篇的诗词,比如在押泰韵的《咏怀·其八》中这样写:

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距阡陌,子母相钩带。

他写的太多了,我们不能一一举例。但是,魏晋时期关于甜瓜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是曹丕儿子曹睿,他是曹魏时期第二个皇帝,谥号魏明帝,他写过一首叫《种瓜篇》的诗,诗是这样写的:

种瓜东井上,冉冉自踰垣。与君新为婚,瓜葛相结连。

皇帝写甜瓜,说明瓜仍然是上等人吃的东西。同时我们可以看出来,这时候的主要种植地在西北地区。

梁老师发明的子母钩,子母钩创始人(6)

到了唐朝时,名字上基本确定了甜瓜,在唐朝方干的押麻韵诗《题悬溜岩隐者居》中这样写:

蒲葵细织团圆扇,薤叶平铺合遝花。却用水荷苞绿李,兼将寒井浸甘瓜。

重点是这里出现了“甘瓜”,甘甜不分家,这说明唐代时的叫法已经跟现在差不多,甚至直接叫甜瓜。

从魏晋到唐朝,出现了从贵族到平民食用的转变,唐朝时写瓜的诗非常多,而且多借用某小院来写,这说明到唐朝时,已经从西北地区流向中原各地。

梁老师发明的子母钩,子母钩创始人(7)

三、宋朝到以后,全面种植

到了宋明时期,甜瓜的瓜子是可以炒来吃的,多是当成零食被富家女闲得无聊时嗑着玩儿。电视剧《水浒传》中王婆的镜头老爱吃瓜子,这是不严禁的,我们从电视剧中可以看出她吃的瓜子非常大,而在北宋时期是没有的,不管是葵花子还是西瓜子都没有。

宋朝时,文天祥的七言绝句《送赵王宾三首·其三》中这样写:

懒从原上访桃花,又不青门去种瓜。传得神仙蝉蜕法,君如觅我问烟霞。

苏颂等人修编的《图经本草》中这样说甜瓜:

瓜有青白二种,入药当用青瓜蒂,七月采,阴干。方书所用,多入吹鼻及吐膈散中。茎齐主鼻中息肉……

这里说瓜蒂是可以治病入药的。

到了明朝时,陈诚《西域番国志》中记载:

鲁陈土宜种麦、麻、豆、广植葡萄……甜瓜……

这里应该是哈密瓜。

梁老师发明的子母钩,子母钩创始人(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