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小麦穗子大,不等于产量高。甚至,“大穗小麦”反而会减产。
实际上,大家想一分钟就明白了:当前审定的小麦品种这么多,为什么99%以上都是“多穗型”密度大的品种呢?
因为,小麦是群体作物,亩成穗多少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千粒重其次,穗子大小对产量的影响最小。
第一,河北和山东,亩成穗47万以上的小麦品种,更容易亩产1400斤“似倒非倒,产量最高”——是小麦育种界精英人物刘广田老师的说法。刘广田老师认为,穗数多是产量高的保障与基础,当穗子达到了这块麦田的容量时,产量肯定就有了。
另外,国家“十四五”期间的“最新一代”小麦品种“亩产构成”大于1400斤的品种,90%以上品种都是亩成穗在47万以上的:如“衡麦29”(亩成穗47.2万穗),“马兰1号”(亩成穗48.5万穗),“山农42”(亩成穗48.6万穗)“冀麦665”审(亩穗数48.8万穗)等。
亩成穗多品种,千粒重偏低,一般千粒重在43克—45克左右。
如果亩成穗降低了,那就必须提升千粒重在至少在45克以上,甚至55克左右,才能维持不减产。
第二,河南、皖北、苏北,小麦品种千粒重45克至50克 亩成穗40万穗以上,才容易亩产1400斤因为,降低亩穗数,必须提升千粒重。
这些小麦区域不同于河北、山东,小麦类型以“千粒重45克至50克 亩成穗40万穗以上”为好,因为,这样更利于普通农民亩产1400斤。
例一:河南省的“商道29”:
亩成穗40.2万穗,千粒重46.8克,审定公告的“亩产构成”=705公斤。
例二,河南省的“浚黎818”:
亩成穗40万穗,千粒重46.5克,审定公告的“亩产构成”=706公斤。
例三,河南省的“天中麦7号”
亩成穗43万穗,千粒重47.4克,审定公告的“亩产构成”=717公斤。
例四,河南省的“郑科11”
亩成穗数41.4万穗,千粒重49.5克,审定公告的“亩产构成”=709.05公斤。
例五,河南省的“鼎研189”
亩穗数43.8万穗,千粒重45.9克,审定公告的“亩产构成”=701.63公斤。
请一定注意:不管大穗品种,还是多穗品种,千粒重偏低是【灌浆能力不好】的表现,也是综合抗灾能力差的表现。
亩成穗越少=千粒重必须越高,不然,就是减产。
第三,大穗品种获得审定很难,因为不容易高产!只有一个大穗麦品种千粒重55克以上,审定公告的“亩产构成”大于700公斤当前的所谓大穗品种,获得超高产很难,因为不稳产容易减产——通过审定的很少很少。
因为,所谓的“大穗”=损失了亩成穗,必须提升千粒重到50克以上才可以。
当前,审定公告“亩产构成”大于1400斤的大穗品种,只有一个,仅仅【武农981】这一个品种:
据国审麦20210154资料,“武农981”株高75厘米,亩穗数24.7万穗,穗粒数54.4粒,千粒重55.9克=亩产构成751公斤。
这个品种,审定公告的数据单穗粒重3克以上(相当于多穗型2个穗子),但遗憾的是,这个品种审定公告低于550公斤的减产记录——审定公告中,最低亩产508.4公斤。
或许说,“穗子大”的大穗麦抗减产能力不如“成穗多”的多穗麦,这又佐证了刘广田老师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