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崔学庆 实习生 王冰鑫 通讯员 叶中琳 刘启旸)6月8日,炎炎烈日下,杞县裴村店乡宏图种业的高产田内,收割机轰隆隆地奔波作业。许远超手捧浑圆饱满的麦粒,满脸欣喜。许远超估算了一下,亩产1576斤。
“‘藏粮于技’,就是要向科技要粮。”今年36岁的许远超,从曾连续三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种粮售粮大户”称号的父亲许国志手中接过培育良种、生产良种、推广良种的“接力棒”,努力让更多农民致富增收,并执着地坚守着心中的方向。
“父亲是我人生道路上的‘领路人’。小时候,父亲干庄稼活是一把好手,在我心中是无所不能的‘超人’;长大后,父亲是我最坚实的依靠,送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许远超自豪地说。2007年,刚上大学二年级,许远超就跟随父亲和国内知名棉花育种专家、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谭联望研究员参与“富棉289”“富杂3号”“富杂5号”“岱杂2号”等棉花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15年里,他们累计在全国推广棉花种植面积1010万亩,总增产量3.3亿斤。
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的许远超,如今在父亲许国志未完成的事业道路上,实现了梦想和坚守的传承。“我要做打赢种业翻身仗的一粒种子。”许远超坚定地说。
大学毕业后,许远超回到家乡,接替父亲开始潜心研究良种培育。针对小麦、玉米育种,推出“良种 良种”模式,提质增效扩产能,推广“开麦13”“项麦969”“金麦8号”“豫农202”等一系列小麦和“郑单958”“郑单1002”玉米新品种,服务当地农业发展,良种培育对于保障粮食产量、改善粮食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意义重大。十几年来,推广良种近千万亩,增产粮食4.5亿斤左右。
“只有情怀走不远,但情怀是初衷,永远不能丢。”许远超说。在情怀与现实中,许远超已经找到了平衡点。
2015年,许远超注册成立杞县宏图农业有限公司,他与河南农业大学知名小麦育种家詹克慧教授共同研发小麦新品种。
通过合作,许远超2015年推出优质小麦品种“豫农202”。他2020年又推出更优秀的,具有矮秆、大穗、节水、节肥特点的“豫农605”,这使公司的主营业务由棉花转变为小麦良种开发,成功实现了业务的升级转型。
目前,许远超的“豫农605”小麦繁育面积土地有5000余亩,除了公司高产田里的1000多亩外,剩余都是周边农民在种植。每到小麦收获季节,许远超都会组织员工到农民种植“豫农605”的地里收割,并以每斤高于当时市场价0.1元的价格进行收购。许远超非常自信地说:“只要水肥适当、天公作美,‘豫农605’小麦每亩产量比采用其他一般种子的产量多上百十公斤很正常!”品种优良的种子、高水平的种植技术指导,再加上门收割和高于市场价收购,许远超的“豫农605”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青睐。许远超还为裴村店乡群众免费发放“郑单1002”玉米种子3500余亩,每亩可收获玉米1600斤,比其他农户平均亩产高出近200斤,成为当地群众信得过的高产、抗倒伏品牌种子。
今年5月,开封遭遇的短时强对流天气,导致很多小麦倒伏。而在许远超的育种基地里,“豫农605”小麦优秀的抗倒伏能力,让种植“豫农605”的农户更加有信心。高产、抗倒伏,这些优良的性状使得一大批销售商、种植户纷纷提前下订单,让许远超今年的种子销售量比去年多了两三倍。
为了更好地推广新品种、新农业技术,许远超积极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等单位积极合作,将新品种的比较试验、生产试验、品种展示试验放在公司试验田,打造以新品种、新技术为示范中心的展示区,被评选为“全国农业推广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接下来的一周,许远超将在试验田内采取人工收割的方式,将试验田的几千个小麦材料逐一收获,为下一年品种选育做好准备。公司自主选育的矮秆、早熟、多抗、高产的小麦新品种“瑞麦1号”田间表现优异,让许远超在良种选育的路上越走越有信心。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我愿做‘藏粮于技’的那颗种子,在中原大地上奉献一生,只为守护中原的粮仓。”说着这些话的时候,许远超的目光坚定深邃。
(映象网开封新闻热线:18003711879,投稿邮箱:hnrcnkf@163.com。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0371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