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床垫定制价格表,常平床垫定做价格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4 04:31:02

将单位成本不到1000元的床垫卖到数千元甚至上万元——近日,慕思床垫因价格问题登上微博热搜。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了解到,直营和电商渠道下,慕思床垫的毛利比招股书中的还要高得多。调查还显示,慕思床垫不仅营销翻车,就连业绩都玩起了“变脸”。而这些,背后是该企业营销套路屡遭质疑的显现。

东莞床垫定制价格表,常平床垫定做价格(1)

调查:最贵18134元!慕思床垫零售价比招股书平均单价高很多

近日,慕思床垫因价格问题登上微博热搜,将单位成本不到1000元的床垫卖到数千元甚至上万元,被网友质疑通过砸钱营销,树立中高端形象,专门收割社会精英。甚至有网友称其为“床垫刺客”。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慕思床垫的成本价并不是什么网友的曝料,而是写在了慕思股份的招股书中。根据其招股书,其床垫产品2019-2021年的单位成本分别为939.11元、855.37元、873.43元,对应的平均单价分别为2419.93元、2102.6元、2041.97元,毛利率分别为61.19%、59.32%、57.23%。

虽然按照慕思股份自己的统计口径,60%的毛利率已经高于同行业水平,但是实际上,慕思床垫的零售价格却远比招股书中的平均单价高很多。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慕思某电商旗舰店中,其最便宜的婴儿床垫售价607元,而最贵的一款床垫售价18134元。在该网店销售的100个床垫产品链接中,售价在千元以下的有4个链接,售价在万元以上的有10个链接,在售商品链接的主要价格带在3000元到8000元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慕思是以经销为主,直营、直供、电商等多种渠道并存,而在直营和电商渠道下,慕思产品直接销售给终端消费者,一般价格相对较高,毛利率也更高。上文提到的网店,主体是东莞慕思寝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慕思股份的全资子公司。

追访:深陷虚假宣传漩涡,曾被证监会提问“洋老头”是谁?

事实上,慕思床垫的高毛利已经被质疑了一段时间。而更多的质疑还来自于慕思股份的“身世”。在一般的消费者看来,对于“慕思”这个品牌的熟悉程度远没有经常在各大机场、高铁站以及手机广告推送中貌似乔布斯的“洋老头”形象来的熟悉。

东莞床垫定制价格表,常平床垫定做价格(2)

而这个“洋老头”正是频频出现在慕思海报中的人物,这让很多人认为慕思是一个来自国外的品牌。但实际上慕思与国外品牌并无关系,反而是一个东莞土生土长的本土品牌。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法定代表人为王炳坤。出生于1972年的王炳坤,在1998年开始做家具代理。慕思招股书在介绍王炳坤的履历中明确,其2004年1月至2007年3月,与林集永共同创立慕思品牌,并依托东莞市大志家具有限公司经营。林集永是王炳坤的一致行动人,出身于厚街林氏家族,该家族主要从事酒店家具生意。

证监会曾在慕思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的反馈意见中,接连发出了59问,其中还直接指出公司“洋老头”广告是否涉嫌虚假宣传。在今年3月时,证监会还是要求公司就早期广告宣传、毛利率等4个问题进行补充回复。

事实上,在2021年11月9日报送的更新版招股书中,慕思股份也只是提到2009年8月15日,公司曾与TimothyJamesKingman签订《协议书》,约定后者授权慕思有限使用带有其肖像的照片及其底片,使用期限为永久使用。而TimothyJamesKingman就是海报里拿着烟斗的洋老头。

招股书还显示,慕思股份在营销上的支出很大。其2019年到2021年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2.10亿元、11.05亿元和15.96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1.32%、24.82%和24.63%。其中,慕思股份的广告费支出分别为4.45亿元、3.96亿元和4.80亿元,占各期销售费用比例分别为36.81%、35.84%和30.06%,主要投向电商平台、冠名赞助、互联网广告和公共交通场景广告等渠道。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证监会和很多投资者都急于弄清广告中的“洋老头”到底是谁的原因。而该老人的形象已经被慕思注册为商标。

而此事在今年6月13日的路演中,也频频遭到投资人的质疑。投资者提问中多次提到了“虚假宣传”一词。

东莞床垫定制价格表,常平床垫定做价格(3)

最新:半年报不及预期 股价在破发边缘反复横跳

不仅营销翻车,就连业绩都玩起了“变脸”。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招股书中,慕思股份对今年上半年的业绩给出了预期。2022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为29.5亿元至3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2%至12.14%;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预计为3.1亿元至3.5亿元,较上年同期变动-5.03%至7.23%。

不过,近日慕思股份刚刚发布的半年报,业绩却变了脸。财报显示,慕思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7.52亿元,同比减少2.03%;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约3.07亿元,同比减少5.95%。营收和净利这两大财务指标均不及此前预期。

慕思给出的原因是,2022年上半年各种不确定性交织在一起,新冠疫情在国内依然持续反复,公司经历了比上年疫情期间更为复杂的运营环境。

不仅如此,慕思股份的股价也在上市后仅一个月的时间就一度跌破发行价。

6月23日,慕思股份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发行价格为38.93元/股,上市首日收盘价报56.06元/股,较发行价大涨44%,但后来便一路下行。

8月3日,该个股收于38.68元/股,跌破发行价。随后开始了围绕发行价的拉锯战。截至8月30日,慕思股份盘中一度跌破发行价,最低达38.75元,但以微涨收盘,股价报39.18元。

事实上,慕思股份在上市前后就开始打造自己“智慧睡眠”“科技床垫”的概念。但是,相比于其动辄4亿元/年的广告费用,2019年到2021年,慕思股份的研发费用分别为0.74亿元、0.9亿元、1.5亿元,三年的研发费用还不及一年的广告费。

在这种情况下,慕思股份频频宣称自己的产品“将人体工程学与智能化技术融入到产品设计中”,是“‘会思考的人工智能’床垫”等。慕思股份智慧睡眠的故事能否继续讲下去,还有待市场的考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田野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