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购体验商城怎么样,分购体验商城系统案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4 06:03:48

3. 用户推荐Referral

策略:通过核心“拼单功能”,让用户吸引好友一起购买。

通过社交推荐方式,营造了一种好友购买,并将好物推荐给你共同购买的连接感,让购物不只是简单的孤单的单人逛商场感受,而是小姐妹一起逛街的陪伴感。

虽然现在这个功能已经变成伪功能,但在产品设计之初,或者用户在未发现这是伪功能之时,还是会去权衡商品可以分享给哪些好友,我相信这些基于对于好友的了解与推荐帮助拼多多获得了更多订单。

分购体验商城怎么样,分购体验商城系统案例(9)

4. 商业变现Revenue

策略一:通过“用户标签及商品推荐”让产生购买行为的用户交叉购买。

千人千面已经成为所有电商平台的标配。但是否能达到良好的催化效果,结果更多取决于平台对于用户理解,以及算法模型的准确性,这方面燃豆科技不展开讨论。

策略二:拼多多所有的优惠券、红包、活动基本都是限时24小时内,即不断强化过期不候,营造优惠错过不再有的方式,刺激用户直接下单购买。

分购体验商城怎么样,分购体验商城系统案例(10)

5. 用户拉新Acquisition

策略:通过“朋友帮砍一刀,100元红包差一点点就可以提现”等运营产品化工具,让老用户传播,影响其他新用户,实现低成本的拉新获客

拼多多最为人诟病的也是这块的策略。

有非常多的用户为了拿到100元红包,或者砍更低的价格购买商品,而*扰整个朋友圈。能被大规模的骂也说明这个策略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拼多多运营之初刷爆好友圈,通过用户的相互邀请为拼多多带来了超高的裂变。

从商业ROI角度,也有很多UP主分析过,要拿到红包需要为拼多多拉来几十或者上百个新用户,平均获客成本才几块钱,对比其他渠道获客成本ROI简直不要太棒。

随着拼多多产品发展到当前8亿的规模,平台运营重点也从拉新调整成转化,因此在用户自拉新上的预算逐步减少之后,商品砍价、邀好友开红包等策略也逐步弱化。

分购体验商城怎么样,分购体验商城系统案例(11)

五、除了模型应用外的其他亮点

1. 所采用的运营策略与产品及用户特性结合度高

很多运营人说拼多多这些直接用现金激励的策略吸引的是对钱极其敏感的用户,这部分用户不是优质用户因此没有平台忠诚度,但他们忽略了拼多多本身平台的定位就是低价,对应的用户群里就是价格敏感的用户。所以采用的运营激励方案与用户特征是吻合的,用户进了产品从一开始的利益刺激,到后面的产品价值都获得了“低价购物”的一致性体验,进一步巩固了用户心智,因此策略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与之相反的是有些产品哪怕采取了同样的运营手段,但由于产品本身特性与运营利益点的结合性不够强,导致效果远不如预期。

比如趣头条类资讯App,同样通过运营用户产生裂变,但玩法拉新和内容消费无法有效结合,而广告收入与用户补贴之间无法有效结合,产品快速兴起后也快速走向衰败。

2. 固定版块-强化认知

用过拼多多的朋友们应该都感觉到,拼多多的产品模块一直都比较稳定,近几年除了增加了“多多买菜”“多多视频”等拓宽业务面的版块,其他的产品版块相对比于几年前一直没有很明显变化。

前几年互联网行业非常看重创新,很多公司,一段时间玩一种花样,今天做个养成、明天做个抽奖,但是效果却不甚了了,用户因信息纷扰而缺乏记忆点。

而拼多多看似近几年没有明显创新,但简单粗暴且守旧的产品形态,让用户牢牢记住了拼多多就是那个砍一刀的平台,就是那个拆红包可能获得400块钱奖励的平台。这个心智建立与长期接触同样的运营产品曝光是分不开的。

所以运营手段不在于多,而在于在设计之初方案清晰,设计好简单的用户体验路径,长期形成运营IP,才能有效的植入用户心智。

3. 细节到位

得益于电商平台持续购物特性,拼多多平台特别深刻洞察到用户的心理(也可以说利用了用户的心理),在运营策略上、交互呈现上,都可以说是提前预测了用户下一步的动作,极其擅长给予用户惊喜,并且以文案、画面等方式push着用户一步步往下走。

举个例子,平台希望用户购买会员卡,但又不像常规平台直接发放给到用户购买会员卡的优惠券(这样显得有点过于常规),而是给用户一个抽奖工具,用户抽奖获得该超低价格购买会员卡的机会。而且奖池里其他很多奖品价值不如该奖品(比如谢谢参与),给予用户非常难得抽到如此优惠的价格的感觉,如果不及时购买后面就没办法享受到如此优惠的即视感。在这种氛围烘托下用户非常容易冲动下单。

分购体验商城怎么样,分购体验商城系统案例(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