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偏方3天见效,美白皮肤小妙招三天见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4 08:13:26

“肤如凝脂”“粉白黛黑”等记载,表明在古人心中白色具有美、纯洁、高贵的内涵

考古证据表明,在全国不同地区的春秋时期贵族墓葬中出现了一批微型化妆品容器。这一现象说明当时的诸侯国之间存在一定的交流和审美趋同,大家都向往美丽、追求美丽,进一步印证了春秋时期是中国化妆品的兴起阶段

韩城市梁带村芮国遗址出土的白色残留物经综合实验分析,结果显示为铅白。因为旧木效应的影响,这批样品的碳十四测年结果略早于墓葬埋藏年代,但它仍然反映了样品的人工合成属性。由此,我国使用人工合成铅白的历史提前到了春秋时期,比欧洲早300多年

美白偏方3天见效,美白皮肤小妙招三天见效(1)

梁带村芮国遗址出土的小铜鍑器盖内部的人工合成铅白残留物。通讯员 方琦摄

“没想到春秋时期的人就开始追求美白了呀,果然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人工合成铅白化妆品是不是相当于今天的粉底呀?”

近期,韩城市梁带村芮国遗址发现迄今世界最早人工合成铅白化妆品的消息在网上引起热议。

网友热议源于韩宾博士发表的一篇题为《美容与化学:亚欧大陆东西两端合成铅白的独立起源》的论文。韩宾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以下简称国科大考古系)特别研究助理,是论文第一作者。论文发表在人文社科期刊《人文与社会科学通讯》上,与之相关的古代残留物分析工作由国科大考古系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的支持下共同完成。

铅白通常由水白铅矿、白铅矿或两者的混合物组成,在古代长期被用作美白化妆品,在人类的美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9月14日,记者采访了韩宾,听他讲述古人的美白“秘方”。

见微知著 残留物分析揭开谜团

在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里陈列着众多展品,其中有一组小巧精美的微型铜容器,包括圈足匜、贯耳罐、圈足鍑、单把罐等。与常见的青铜重器不同,它们的高度在10厘米左右。就是在这小小的“身躯”里,考古人员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铅白,也揭开了微型铜容器具体功用的秘密。

据韩宾介绍,微型铜容器在春秋早中期十分流行,在山东、陕西、甘肃等地都有出土。但对于微型铜容器的具体功用,学界的观点并不统一,有人认为是化妆品盒,有人认为是首饰盒或者有其他功用。

“大家通常会从器物的形制或考古背景去分析它的功用,对器物里残留物的研究可以为其功用提供关键的证据,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开展得较少。”韩宾说。

为此,韩宾所在的课题组专门去往韩城市,在梁带村芮国遗址出土的微型铜容器中提取了白色残留物带回实验室,对这些白色残留物进行综合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残留物样品由白铅矿(碳酸铅)或白铅矿和角铅矿的混合物组成,也就是常说的铅白。

确定梁带村芮国遗址出土的白色残留物为铅白后,韩宾接着要解决的就是这些铅白是天然白铅矿还是人工合成铅白。“在对古代铅白的研究中,铅白是天然白铅矿还是人工合成的一直是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区分天然白铅矿和人工合成铅白的重要技术手段是碳十四测年分析。”韩宾说。

原则上,天然白铅矿的碳十四测年结果会明显早于墓葬埋藏年代,因为天然白铅矿中的碳源较早,会导致碳十四测年结果和墓葬埋藏年代相差数千年甚至上万年。

人工合成铅白的碳源则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或人为提供的碳源(燃烧木头或制取的碳酸盐)。这些提供碳源的物质会携带同时代的碳十四信号,所以如果是人工合成的铅白,其碳十四测试结果通常与墓葬埋藏年代相近。

“因为旧木效应的影响,这批样品的碳十四测年结果略早于墓葬埋藏年代,但它仍然反映了梁带村样品的人工合成属性。由此,我国使用人工合成铅白的历史提前到了春秋时期,比欧洲早300多年。”韩宾说。

美白偏方3天见效,美白皮肤小妙招三天见效(2)

韩宾利用视频显微镜观察铅白晶体形貌。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系供图

科学论证 独立起源的铅白合成工艺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人工合成铅白技术是由欧洲传入的腐蚀法合成技术,但通过对梁带村芮国遗址发现的铅白进行分析,证明中国的人工合成铅白技术为独立起源,并非由西方传入。

中国的人工合成铅白技术是独立起源还是由西方传入?具体工艺是什么?这些问题在学术界还没有定论,但此次梁带村芮国遗址的新发现为回答这些问题提供了新证据。

韩宾介绍,铅白的人工合成工艺主要有腐蚀法和溶液沉淀法。腐蚀法最早出现在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具体方法是:将醋倒入一个容器内,然后在容器内放一个小架子,再将铅片放在小架子上,最后将封好口的容器放到一个有热源的地方。醋受热蒸发后到达铅表面,铅被醋腐蚀后会产生一层白色物质,将白色物质刮下来再经过后续处理就得到了铅白。铅白可进一步加工成化妆品或颜料。

“因为缺乏考古证据和相应的科技分析,中国合成铅白出现的年代和具体技术在科技史上还存在争论。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人工合成铅白技术是由欧洲传入的腐蚀法合成技术。但通过对梁带村芮国遗址发现的铅白进行分析,证明并非如此。”韩宾说。

晶体的形貌是区分不同铅白合成工艺的重要指标。通过腐蚀法合成的铅白通常为短棒状、颗粒状晶体,但在梁带村芮国遗址中发现的铅白晶体呈现假六面体、长针状和棱柱形,其晶体的形貌特征符合溶液沉淀法。

韩宾介绍,根据梁带村遗址出土的人工合成铅白的晶体形貌,可以推测铅白晶体的形成过程:首先让氧化铅和醋酸反应生成可溶性醋酸铅,再与燃烧木头产生的二氧化碳或可溶性碳酸盐(草木灰中的碳酸钾)在溶液中反应产生碳酸铅沉淀。这种方法与欧洲长期使用的腐蚀法工艺有显著的差异,同时证明中国的人工合成铅白技术为独立起源,并非由西方传入。

“虽然我们了解了梁带村芮国遗址出土的人工合成铅白技术,但其所需的具体原料配比以及详细步骤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韩宾说。

美白偏方3天见效,美白皮肤小妙招三天见效(3)

梁带村芮国遗址仲姜墓出土的一组微型铜容器,其内发现人工合成铅白残留物。通讯员 方琦摄

古人尚美 我国湿化学实践早见于春秋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醋能溶解金属氧化物,将湿化学实践从东晋时期提前了近千年,为研究我国湿化学的起源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梁带村芮国遗址中,除了在仲姜墓和一位女性贵族墓葬中发现人工合成铅白外,在芮桓公的墓中也有发现。同时,考古人员在刘家洼遗址的一处男性墓葬中发现了美白化妆品,由此推断古人可能向往白皙肤色。

考古人员在山西、河南、山东、甘肃等地的春秋早中期贵族墓葬内,都发现有形制类似的微型化妆品容器。对于这个现象,韩宾认为,春秋时期不同诸侯国之间存在一定的交流和审美趋同,大家都向往美丽、追求美丽,进一步印证了春秋时期是中国化妆品工业的兴起阶段。

除了用作化妆品外,自汉代以来,铅白不断被用于壁画、建筑物墙壁上的粉饰,以及中药和丹药。人们对白色的喜爱催生了对化妆品的巨大需求。这种文化和社会背景促进了人工合成铅白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古代的湿化学实践。

湿化学即溶液化学,是指以液体为反应媒介进行的化学反应。之前学界有观点认为,我国的湿化学实践始于东晋时期。而在梁带村芮国遗址发现的溶液沉淀法合成的铅白说明,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醋能溶解金属氧化物,将湿化学实践提前了近千年,为研究我国湿化学的起源提供了重要参考。(记者杨露雅)

美白偏方3天见效,美白皮肤小妙招三天见效(4)

细长的针状和棱柱状人工合成铅白晶体的显微照片。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系供图

记者手记

读懂历史的“来信”

你知道吗?判断一件文物的用途,不仅可以根据它的器型、考古背景、文献记载,还可以通过分析其中的残留物去判断。

你知道吗?一件文物上只需提取10毫克左右的残留物,就可以通过碳十四测年技术测出它的年代。

你知道吗?在考古行业,不仅有一批考古人实地开展发掘工作,还有一批从事科技考古的学者在实验室里埋头实验,大家共同为探求历史的真相而努力。

韩宾说,他从事科技考古工作已经4年了,专注于残留物的研究。通过采访,记者对科技考古人员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感受到要接近历史的真相,有时不仅仅要结合文物的形制和考古背景,还需要关注文物上微量的残留物,它常常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我觉得‘见微知著’很适合用来形容残留物分析。我们的日常工作就是通过对微量的样品进行精细化分析,来揭示残留物的物质组成,然后将分析结果应用于解决考古学和科技史上的问题。”韩宾说。

中国科技考古工作者一直致力于用科技手段让文物活起来。韩宾告诉记者,做科技考古研究离不开考古工作者和文保工作者的支持,依靠考古学家前期的精细化发掘和文物保护人员的细心保存,科技考古人员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不同专业的人员通力合作,才能让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发声”,让文物活起来。

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送给我们的礼物,而其中的残留物则是充满历史“温情”的“来信”。善待文物、读懂“来信”,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杨露雅)

来源: 陕西日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